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疑似發現新粒子,標準模型受到挑戰

2020-11-23 澎湃新聞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疑似發現新粒子,標準模型受到挑戰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蔣晨悅

2017-04-19 21:50 來源:澎湃新聞

即使2012年發現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完成了標準模型的最後一塊拼圖,又一次證明了現代粒子物理學的這一基石的靠譜性,科學家們也從未停止尋找標準模型以外的線索。

近日,發現希格斯玻色子的歐洲核子中心(CERN)有了新突破:研究人員在實驗中發現B介子的衰變過程與標準模型描述不符,疑似有新粒子產生。當地時間4月18日,發現這一偏差的科學家們在CERN作報告時這樣宣布。

LHCb(LHC底夸克偵測器)

雖然這個發現本身不足以成為獨立的證據,但結合此前發現的其他線索,科學家們或許已經捕捉到了新粒子模糊的身影。巴塞隆納自由大學的Joaquim Matias說,「此前我們從未觀察到標準模型出現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偏差,而這一系列偏差又可以用一個非常簡單的方式解釋:存在一種新的粒子。」Matias認為這已經是個大發現了,其他同行卻還持謹慎觀望態度。

標準模型與61種基本粒子

標準模型是現代粒子物理學的基石,涉及四種基本力中的三種:電磁力、強作用力、弱作用力,及組成所有物質的基本粒子。它以夸克模型為結構載體,解釋和描述了基本粒子的特性及相互間的作用。

標準模型預測的基本粒子

1995年,美國費米實驗室宣布發現了頂夸克(Top Quark),這是標準模型所預言的61種基本粒子中,第60種被實驗證實的。剩下的唯一未被發現的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

最終,歐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找到了這最後一塊拼圖。2012年,CERN兩個最大的實驗組, ATLAS組和CMS組,分別獨立發現了希格斯粒子。201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授予了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論預測者,比利時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

不過,這次發現新線索的並非ATLAS或CMS,而是LHC一個規模較小的偵測器,名叫LHCb(LHC底夸克偵測器)。LHC共有5個偵測器,其中較大的超環面儀器 (ATLAS)與緊湊渺子線圈(CMS)致力於通過刷新能量上限來偵探新粒子,剩下的三個都是較小型的特殊目標偵測器。LHCb的任務是精確監測已知粒子,尤其是B介子的衰變過程。

B介子的「不正常」衰變

B介子是由夸克這種基本粒子構成的。人們更熟悉的質子和中子就是由3個夸克構成的,其中1個質子包括2個上夸克和1個下夸克,1個中子則包括2個下夸克和1個上夸克。而高能粒子對撞還會產生一些更重的夸克:魅夸克、奇夸克、頂夸克和底夸克。這些夸克可以和反夸克一起組成介子。B介子就由1個反底夸克和1個夸克(可能是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和魅夸克中的一種)組成。

B介子只會存在一萬億分之一秒。科學家們希望在它的衰變過程中窺見新的物理世界的大門。如果在B介子衰變過程中,有任何新的粒子介入,衰變的速度和細節都會偏離標準模型的預測。這就為人類提供了一種間接發現新粒子的方法。20世紀70年代,人們還只知道上夸克、下夸克和奇夸克,物理學家就是因為發現K介子(由1個奇夸克和1個反夸克組成的介子)的衰變過程有點奇怪,預測了魅夸克的存在。

標準模型下粒子間的相互作用

當地時間4月18日,LHCb的科學家們在CERN作報告時宣布,他們發現其中一種B介子衰變為K介子時,副產物和標準模型預測的有所偏差。根據標準模型,衰變要麼產生1個μ子和1個反μ子,要麼產生1個電子和1個正電子,概率是均等的。但在實驗中,他們發現概率分布並不均勻:前者發生的頻率要小於後者。牛津大學的Guy Wilkinson代表LHCb組的770個成員說道,「這個測量結果很重要,因為在理論上應該是非常均勻的。」

除此之外,LHCb組還發現了5個與此一致的線索。早在2013年,他們就發現B介子衰變時產生的粒子偏離了標準模型預測的角度。

按照標準模型,在B介子衰變為K介子時,底夸克會先短暫地變成頂夸克,再變成奇夸克。在這個過程中,底夸克需要先放出一個W玻色子,再重新吸收一個W玻色子(W玻色子是一種傳遞弱相互作用力的粒子)。

但LHCb組的最新實驗數據暗示,底夸克可能是直接變成奇夸克的——一個在標準模型中不可能發生的變化。一部分科學家們假設,這種變化是通過放出一種標準模型以外的新粒子,即Z9玻色子實現的。這個額外的衰變過程會減少μ子的形成。「這聽起來像是為解釋而解釋,但這種假設確實完美地對應上了實驗數據。」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Wolfgang Altmannshofer說道。另一些科學家則假設存在一種夸克和電子的雜交體,輕子夸克(Leptoquark)。

B介子衰變為K介子的過程偏離了標準模型

當然,這種偏差也可能是由實驗數據的波動導致的幻覺。18個月之前,ATLAS組和CMS組就疑似找到了一種新粒子,最後發現他們只是缺乏足夠的實驗數據。

如果Z9玻色子或輕子夸克真的存在,LHC就可能通過對撞找到它們,雖然它們存在的時間會非常短,Matias說道。停工了一個冬天之後,LHC即將恢復工作。下個月,那些粒子偵測器就會回歸崗位。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歐洲核子中心,標準模型,粒子物理,希格斯玻色子,澎湃,澎湃新聞

相關推薦

評論(15)

相關焦點

  •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撞出新粒子
    新華網倫敦12月22日電(記者黃堃)英國伯明罕大學22日發布公告說,該校研究人員在對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最近獲得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時發現了名為
  •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路在何方?
    2012年,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現希格斯玻色子,自此之後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一直持續創造出大量的希格斯玻色子,但至今並未發現任何超出標準模型的粒子,這很大程度上讓人感到失望和困惑。大型強子對撞機目前已被關閉,進入大規模升級的第一階段,升級完成後其亮度將提升至原先設計值的10倍以上。物理學家們希望2026年對撞機升級完成重新運轉後,會有大量新粒子被探測器發現。
  • 大型強子對撞機,最新突破性發現:由四個夸克組成的未知新粒子
    大型強子對撞機首次觀測到一個由四個粲夸克組成的奇異粒子。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合作觀察到了一種前所未見的四夸克粒子,這一發現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研討會上公布,並發表《arXiv》上,這很可能是物理學家以前從未見過的一類,以前未被發現粒子中的第一個。這一發現將幫助物理學家更好地理解夸克,夸克是一種基本粒子,是所有物質的基本組成。
  • 歐洲將地下粒子對撞機與大型強子對撞機相連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學家們公布了一種周長為100公裡的大型粒子加速器的藍圖,該加速器將被用於以前所未有的細節研究希格斯玻色子,並探索新的物理學。今天,為未來的圓形對撞機(FCC)發布了概念設計報告。FCC是一種地下粒子對撞機,將與日內瓦附近現有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相連。
  • 科學展望2016:大型強子對撞機或發現新粒子
    展望即將到來的2016年,究竟有哪些新的科學發現可能會佔據媒體頭條呢?發現新粒子?火星探測任務有重大突破?還是超音速汽車創造新紀錄?讓我們拭目以待。1. 大型強子對撞機或發現新粒子2016年大型強子對撞機或發現新粒子
  • 大型強子對撞機首次實驗發現新粒子雙粲重子
    原標題:大型強子對撞機首次實驗發現雙粲重子中青在線北京7月1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葉雨婷) 近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的底夸克探測器(LHCb)實驗組宣布發現雙粲重子,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高原寧、楊振偉、張黎明和朱相雷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發現新粒子中做出重要貢獻。
  • 為什麼物理學需要大型強子對撞機以外的粒子對撞機?科學家這樣說
    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內部,質子以299,792,455米/秒的速度通過,僅比光速慢3米/秒。高能物理領域存在一個問題,一方面,我們有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描述宇宙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量子場論。從核反應堆到放射性衰變,再到宇宙粒子,再到高能加速器,標準模型已經通過了所有設計出來的實驗測試。另一方面,標準模型並沒有解釋一切。
  • 大型強子對撞機上的實驗進展
    作者:高原寧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摘要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成功建成,使人類對微觀世界的探索深入到了10-18 m這樣一個全新的領域。文章介紹大型強子對撞機上實驗的最新進展。關鍵詞 大型強子對撞機,Higgs粒子,CP破壞,強子譜2018 年12 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LHC)結束了第二個運行期(RUN2)的實驗。
  • 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接下來會發現什麼?
    位於法國與瑞士邊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學實驗設備。自2015年重啟以來,大型強子對撞機的運行能量已升級至原來的2倍,因此它的每一次實驗都令世人倍加關注。物理學家希望利用該設備取得物理學領域乃至宇宙範圍內的更多未解之謎,比如希格斯玻色子之類的新粒子等。那麼,大型強子對撞機將來究竟會有哪些可能的發現呢?
  • 大型強子對撞機接下來會發現什麼?或解宇宙之謎
    自2015年重啟以來,大型強子對撞機的運行能量已升級至原來的2倍,因此它的每一次實驗都令世人倍加關注。物理學家希望利用該設備取得物理學領域乃至宇宙範圍內的更多未解之謎,比如希格斯玻色子之類的新粒子等。那麼,大型強子對撞機將來究竟會有哪些可能的發現呢?
  • LHC疑似發現新粒子 宇宙或存在第五種基本力
    目前模型無法解釋這顆粒子的存在,它可能導致發現一整套全新粒子的,甚至可能發現第五種基本力。去年在日內瓦大型強子對撞機產生的數據裡,兩次單獨的測量發現了一顆疑似粒子,後者似乎比希格斯玻色子重六倍。如果這顆粒子被證實是真實存在而非測量波動所致,那麼它將是一項巨大的新發現。
  • 大型強子對撞機還有什麼用?上帝粒子都發現了
    物理學家希望利用該設備取得物理學領域乃至宇宙範圍內的更多未解之謎,比如希格斯玻色子之類的新粒子等。那麼,大型強子對撞機將來究竟會有哪些可能的發現呢?無論可能性如何,大型強子對撞機一直在向如下這些近期或長遠目標努力。1、超對稱粒子所謂的超對稱理論認為,迄今已發現的任何一種粒子都有一個更重的超對稱夥伴粒子。如果能夠證明這些粒子的存在,就可以解釋目前預言中的某些難題。但是,至今未能發現超對稱性存在的確切證據。
  • 大型強子對撞機探測到不明信號
    (CERN)辦公室和走廊裡,這裡的氣氛正越來越多地被興奮的情緒所籠罩,人們在熱烈討論著關於在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粒子對撞數據中出現的一個不明信號。比如說,標準模型中找不到關於暗物質的解釋,這種神秘物質構成了我們所處宇宙的24%。因此,歐洲核子中心的科學界們一直在致力於探尋那些可能會將我們引向對宇宙更深邃認識的新的物理現象。自從2008年9月投入運作以來,不斷有疑似信號出現然後再被否定。這樣的數據誤差是預期之內的,並且在通常情況下,隨著越來越多後續數據的湧入,這樣的疑似信號很快就會消失。
  • 大型強子對撞機形成罕見的四胞胎「頂夸克」
    來源:新浪科技目前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誕生」罕見的四胞胎粒子,它們被稱為「頂夸克(top quarks)」。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世界最大的原子對撞機——大型強子對撞機「誕生」罕見的四胞胎粒子,它們被稱為「頂夸克」。主導亞原子相互作用的主流物理理論「標準模型」曾預測存在這種四胞胎粒子,但是最新物理理論表明,它們的形成數量可能比標準模型所預測的更多。
  •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重啟 曾證實上帝粒子存在
    新華網日內瓦4月5日電(記者張淼 劉美辰)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歐核中心)5日發表公報說,在經歷兩年停機維護、加固升級及數月重啟準備後,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當天正式開啟第二階段運行。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是目前全球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它通過埋入地下100米深、總長27公裡的超導磁鐵加速並碰撞粒子,可在微觀尺度上還原宇宙大爆炸後的宇宙初期形態,幫助科學家研究宇宙起源並尋找新粒子。
  • 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新粒子:雙粲重子比質子重3.5倍
    ,他們通過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的底夸克探測器(LHCb)發現了一種新的粒子——雙粲重子,又被稱為Xi-cc++。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預言了像雙粲重子這樣具有兩個重夸克的粒子,而這是科學家首次證實這種粒子的存在。在粒子物理學中,標準模型是一套描述基本力(強力、弱力和電磁力)及組成所有物質的基本粒子的理論。在標準模型中,基本粒子可以分為費米子和玻色子,費米子又可以再分為輕子(比如電子)和夸克。目前已知夸克有6種「味」,分別是上、下、粲、奇、底和頂。由3個夸克組成的複合粒子稱為重子。
  •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將重啟 曾證實上帝粒子存在
    新華網日內瓦4月5日電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歐核中心)5日發表公報說,在經歷兩年停機維護、加固升級及數月重啟準備後,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當天正式開啟第二階段運行。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是目前全球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它通過埋入地下100米深、總長27公裡的超導磁鐵加速並碰撞粒子,可在微觀尺度上還原宇宙大爆炸後的宇宙初期形態,幫助科學家研究宇宙起源並尋找新粒子。
  • 大型強子對撞機瞥見了新物理學的線索
    2015年,大型強子對撞機的LHCb實驗做出了一個令粒子物理學家激動不已的觀察:它發現粒子的行為可能與標準理論不符。這些數據支持了物理學家的猜測,即存在比他們的理論所暗示的更多的基本粒子,甚至可能為最近發現的希格斯玻色子所構成的一個重大謎團提供了線索。
  • 緊湊型直線對撞機(CLIC)——大型強子對撞機未來的接班人?
    我們能在標準模型之外找到一些物理學的其他任何線索嗎?CLIC或許能夠回答這些問題,但它需要一臺比曼哈頓還要長的粒子對撞機。按照目前的計劃,在2035年,也就是大型強子對撞機逐漸退役的時候,第一代CLIC將會以3800千兆電子伏(GeV)運行,這還不到大型強子對撞機最大功率的三十分之一。事實上,即使是CLIC目前的終極運行能力目標,3萬億電子伏特(TeV),也不到大型強子對撞機目前能力的三分之一。那麼,如果一個先進的新一代粒子對撞機無法超越我們現在的粒子對撞機,那它的存在又有什麼意義呢?
  • 為什麼楊振寧要反對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一點點來分析理由!
    強子對撞機其實質就是粒子加速器,從電子對撞機到強子對撞機,再到大型強子對撞機,不斷更新和換代,主要是加速能力的提高。對撞機的高速高能的要求,總是極易出現故障,歐洲的大型強子對撞機,自2008年9月啟動以來,多次出現故障而暫停,每次維修長達數月甚至數年。其次,對撞機的安全是一個高度敏感的問題,一不小心,就是一枚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