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說《三體》對四維空間的描寫真是妙不可言!通過進入四維空間,「藍色空間號」上的人們徹底扭轉了不利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反而乾淨利落地佔領了前來追擊的「萬有引力號」飛船。這一段充滿了跌宕起伏和精彩。當我們有一種驚心動魄的感覺時,也讓我們懂得了高維空間的奇妙。
那麼我們人類是否能進入更高維度的空間呢?
科學家給出的答案是:這是極其困難的。
假設「神筆馬良」的故事是真的,「馬良」是一個生活在三維空間中的人,他畫的人物是二維平面上的生物。無論他的畫多麼逼真,人們在這些畫中看到的世界只是三維世界的一面。在他們眼裡,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長線和短線組成的,當馬良完成最後一步點睛之筆,人物從二維世界走出來,進入三維世界。自己以為的世界原來只是一幅畫而已。
也許你會同情畫中的人,但不要覺得「他們」很可憐,因為在四維生物的眼裡,他們也是這樣想的,馬良能用那支魔筆跨越維度,可我們人類沒有能力把腐朽變成魔法。
在能量守恆的前提下,信號強度與四維空間中的距離立方成反比,這是我們必須接受的。你可能對這個結論感到困惑。例如,我們點的蠟燭越遠,蠟燭就越暗。在四維空間中,這種現象會成倍增加,變暗的速率會更大。
牛頓萬有引力告訴我們,兩個質量之間的萬有引力與距離立方成反比,庫侖定律也告訴我們兩個電荷之間的力與距離立方成反比。如果四維空間遵循這兩個物理定律,結果是質子和電子氫原子之間很難形成穩定的結合體系,氫原子只會消失。
這就是為什麼人類進入高維空間極其困難的原因。有人可能會問,在這個結論下,當三體中的「藍色空間號」進入四維氣泡時會發生什麼?我只能說人會完全消失!人體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分子和原子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原子核和電子之間的電磁力。現在人類已經進入四維空間,分子和原子很難維持它們的存在,所以人類可以完全分解。
如果能量在四維空間中不守恆呢?如果能量不守恆,物理定律會隨著時間而改變,這意味著當你進入四維空間時,你的體積和重量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也許前一秒你還是一個巨人,下一秒你會變成一個小昆蟲,也許你像泰山一樣重,或者突然你像羽毛一樣輕。然而,這不是人類,這是可怕的怪物。
我們可以借鑑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它的情節涉及四維空間。據說,人們不慎進入神秘的四維空間,是為了躲避三體人的追捕。參賽者發現,三維空間的所有變化都在他們的眼睛裡,就像「天眼」一樣,可以看到成千上萬的東西。
如果我們進入四維空間,會發生什麼?
在這一點上,劉慈欣在科幻小說《三體》中也做了大膽的猜測。首先,如果我們能成功進入四維空間,我們將成為時間的主人。在這個空間裡,我們不必擔心過去和未來,因為一切都是同步的。
那我們進去的時候會變成神仙嗎?劉慈欣指出,我們不僅會成為神仙,還會永遠的控制時間,在這個空間裡,永生將成為可能。
書中最精彩的部分是「降維攻擊」,出現在三體系列的最後一本書《三體·死神永生》中。這種攻擊是指攻擊者利用先進的技術來降低攻擊者所在空間的維度,就如同踩死螞蟻一樣簡單!
螞蟻生活在二維空間,人生活在三維空間,我們的空間維度比螞蟻高,所以我們踩死螞蟻很簡單。
因此,霍金和劉慈欣都建議人類即使收到來自地球外部的信號也不要回復,因為那樣會暴露出地球的位置。四維空間裡的外星人對付我們三維空間的人,也如同踩死一隻螞蟻那樣簡單!
當然,這些只是一種猜想,但不可否認的是,劉慈欣的《三體》絕對是科幻小說的裡程碑,它不僅是一部精彩的小說,而且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
憑藉《三體》,劉慈欣獲得了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
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同樣是《三體》的忠實粉絲,在讀完前兩部之後,歐巴馬甚至發動白宮聯繫劉慈欣催稿,希望可以儘快看到第三部的英文版。
除了歐巴馬以外,FaceBook總裁扎克伯格、小米雷軍、360周鴻禕、騰訊馬化騰,也都是《三體》的推崇者。在雷軍看來,《三體》對他們公司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黑暗森林、降維打擊等概念,都值得他們警醒。
《三體》共3本,尤其是第三部《三體—死神永生》,絕對算得上是一篇大手筆,它將整個地球,整個銀河系,展現在宇宙的大背景下,真正觸發靈魂深處對於人性的思考。
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們,我強烈推薦大家去看一下,它不僅可以給你帶來閱讀的震撼,更會引發對人性的深層次思考,對你的價值觀會有所啟迪。
有人擔心科幻中的物理概念會不會看不懂導致影響閱讀體驗。其實完全不用擔憂這個,我是物理學外行,依然能輕鬆讀懂,我剛上初中的侄子在閱讀的時候也毫無壓力。
馬上新年就要到了,孩子也快放寒假了,送孩子、自己、朋友、親人禮物時,強烈建議送這套科幻盛宴,點擊下方圖片即可購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