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盜版、侵權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既是保護原創者正當權益,也是確保平臺自身內容生態健康發展。作為國內最大文檔分享平臺,百度文庫在版權保護和打擊侵權行為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自上線以來就持續利用版權確權、人工智慧甄別、大數據追溯等多種方式對正版文檔進行保護。據悉,目前百度文庫日均攔截新上傳和甄別刪除的侵權文檔已高達25萬。
在持續高強度的打擊盜版行動中,2019年11月,百度文庫聯合首都版權產業聯盟權威打造「文源計劃」,為內容創作者提供版權認證、版權保護、版權扶持的全方位版權服務,實現從創作源頭到售賣平臺的版權服務鏈,保護內容創作者的正當權益。
不限於保護版權,內容創作者在百度文庫申請版權服務的審核通過後,即可獲得版權認證特權、流量傾斜、收入加倍、法務支援等各項版權服務及權益。據了解,「文源計劃」上線四個月間,累計參與優質作者78.2萬人,提交認證文檔達百萬篇。
此外,百度文庫開發了獨家的「反盜版DNA系統」,採用「dsim鏈查重」、「MD5可信度溯源」、「標題相似度判重」、「HASH算法甄別」,再結合可靠的文本和圖片識別處理技術等五項策略,持續有效的攔截線上惡意文檔,日均處理能力達到百萬級。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文化版權意識日益增強,視頻、音頻、圖片、數字小說等各類內容形式的版權歸屬和保護也逐漸走上正軌,但版權保護事業還有一個亟待完善的領域——電子文檔,由於其內容多樣、覆蓋面較廣、傳播較快等特點,文檔的版權保護仍處於相對劣勢的位置。
網絡上有許多類似的提問:「我把付費下載下來的文檔重新上傳,算侵權嗎?」表明大眾對電子文檔的版權界限不夠明晰,導致內容消費者在使用、傳播內容的時候,不自覺地發生了侵權行為,損害了創作者的正當權益。
這正是百度文庫「文源計劃」想要解決的行業痛點。
(「反盜版DNA系統」五種策略共同對侵權文檔攔截刪除)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管育鷹介紹,制定包括版權在內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平臺自治規則正逐漸成為一種趨勢。歐盟2019年通過的《數位化單一市場版權指令》要求,提供在線內容分享的網絡服務商採取有效的內容識別措施進行過濾,以避免特定作品在其平臺上被獲取。加大版權保護力度、實行版權嚴格保護在國際社會也是共識。
「文源計劃」正在向百度文庫的6.2億文檔、18萬名認證作者、7000家機構以及超千萬名會員輻射,並且持續影響全行業。通過持續提升對內容創作者提供全鏈式的版權服務能力,百度文庫不斷高強度打擊盜版侵害,進一步切實有效地保護創作者權益,打造優質的內容平臺生態,也助推版權保護事業更進一步健康繁榮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