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歌手譚維維發了一篇很長的文章表達自己關於發行新專輯的感受。她說雖然她不願意承認,但事實是很多很多很多人都不知道我發布了這張專輯。可見其背後的心酸。
大部分觀眾認識譚維維是從2006年那個夏天開始的,那一年她獲得湖南衛視「超級女聲」亞軍,賽後一直不溫不火地參加各種音樂演出。直到2009年跨年演唱會,譚維維演唱了至今仍存爭議的《譚某某》,才將她推向輿論的浪尖。
之後譚維維也一直在努力地在音樂的道路上耕耘,但無奈一直沒有交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作。
不過好在她多年的付出還是有幾首自己的代表作,除了《譚某某》,還有後面的《如果有來生》《緣分一道橋》等。
但除此之外,其餘都沒什麼水花了,儘管大家都知道她的唱功頗佳,高音什麼的完全不在話下,然後卻一直火不起來,到底是為什麼呢?
有網友分析,譚維維對歌曲的理解太淺,唱歌的故事感比現場唱功還要重要,她的故事感比梁靜茹孫燕姿蕭亞軒差太多了,給不了歌曲靈魂。同樣的除了她還有張杰也有這個問題。
雖然四小天后現場實力很不穩定,但是代入感故事感比譚維維好太多太多,譚維維現場實力可能還比前幾個穩定,但是沒有故事感,唱商不高,音色也沒特色。
張杰也是,永遠唱歌的感覺就是:快來看啊,我唱功太牛了!完全沒有唱歌的故事感,只是技巧的堆疊大賽,而不是有血有肉的歌曲。
譚維維可能個別歌也有故事感,但是就是總體的歌曲表現不夠,好歌手要大多數歌都有代入感,張杰是一首歌都沒故事感,全部是蒼白的表現力。
只是有唱功真的沒什麼用,都是只有唱功沒有唱歌的故事感,感覺像是蒼白炫技,沒有代入感故事感,所以永遠唱不到大多數人的心裡。
所以對於這一次她的新專輯不受歡迎不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去怪市場,怪聽眾,就有點可笑了。
同樣有這個問題的還有林志炫,感覺他們三個人是同一個類型,聲音特別滿,但live很好。很適合參加歌唱比賽,給人的感覺就是臥槽唱功牛逼,然後沒了...不會給人留下什麼感受,甚至不會覺得ta唱的好聽,感覺都只能乍聽技術不差,但是聽一次就不想再聽了,只能到很表面的地方,遠不能產生共鳴。
論唱功,他們功力有,可是一些很微妙的處理上面,就差了許多,無法被打動。
反觀孫燕姿則很有自己的範兒而且非常聰明。孫燕姿嗓音非常有特色,而且有故事感,能讓人代入歌曲情境,雖然她現場不穩定。
梁靜茹唱歌讓女生很有共鳴,感覺是普通女生的甜酸心事,很真摯很自然很溫柔。而譚維維唱歌有種苦大情深高高在上的感覺,比較難有共鳴。
同樣是巨肺,鄧紫棋的歌多了很多感染力。一直以來,她的歌或許是技巧多於情感,但是看得出來她應該一直在克服這個問題。唱歌天賦應該有幾種,也許她被點亮了一個,只是沒被點滿吧。
感覺出道很久火不起來的都有這個問題,給《父親的散文詩》,許飛唱和李健的感覺唱完全是兩首歌。
其實唱歌也是一種表達,如果只是陳述,聽眾當然無法共情。還是多人自己身上找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