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曼、質譜、AFM三種成像技術結合用於生物成像

2020-11-25 儀器信息網

  最近這些年,將振動光譜、質譜和原子力顯微鏡(AFM)成像技術方面的研究逐漸興起,並且發展迅速。這幾種技術在成像應用方面的確非常有潛力,尤其是在生物醫藥領域。來自德國耶拿大學的Thomas Bocklitz博士就致力於將這三項成像技術結合以更好的發揮他們的作用。 Bocklitz精通數學物理學、生物物理學和化學信息學,以下是對Bocklitz的採訪節選。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您將拉曼顯微成像和基質輔助雷射解析電離飛行時間質譜(MALDI-TOF-MS)成像相結合(1),用在分析鼠腦等生物組織。您為何要將這兩種技術用在一起呢?

  Bocklitz:我們結合這兩個技術(拉曼顯微成像和MALDI-TOF-MS)主要有兩個目的。其一是兩種技術渠道的結合必然能給生物組織分析帶來更加全面和綜合的視野,我們能從中獲取更多的信息。目的之二是我們想通過MALDI-TOF的使用更加了解生物組織的拉曼光譜信息。

在分別完成MALDI-TOF成像和拉曼成像之後,數據相關性調整是此項研究的初始階段,稱為「登記步驟」。在這個階段是否存在挑戰?

  Bocklitz: 兩種成像方式的數學校準基於對應記錄的標記,這種標記能很大程度上影響校準質量。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將一個成像方式的信息值轉換為其他的參考系統。除此之外,兩種成像方式帶來的信息圖像量非常大,更增加了信息值轉換的難度。

接下來,將結合的數據關聯起來也就是最為關鍵的步驟。這個步驟中有哪些複雜性產生?

  Bocklitz: 在這個步驟中最複雜的並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在多種研究中的實際問題。在拉曼光譜、MALDI質譜、生物學中的專家需要共同工作將他們的知識結合在一起。

在您的這項研究之前也有將質譜和振動光譜技術結合使用的先例,但只提供了定性信息數據。您在研究中提出了定量比較方法,您稱之為「量化相關性」。那麼什麼是「量化相關性」,您又是如何應用的?

  Bocklitz: 我們使用這個詞「量化相關性」,是說可以用我們的方法獲取圖像中某一點的光譜信息,同樣我們也可以用它來定量。例如,可以利用m/z 703這個信息來建立一個拉曼光譜的回歸模型。我還要強調一下,並不是定性相關性不如定量相關性重要,不同的途徑方法應該區分開來。

您認為這個方法帶來的最大好處是什麼?

  Bocklitz:使用這個方法,拉曼光譜信息和MALDI質譜信息共同提供生物組織的綜合視圖和信息。該方法也許能夠為基本診斷找到新的視角和標記物。

在另外一項研究中(2),您將原子力顯微鏡(AFM)與成像相結合來區分五種病毒,用在如傳染病的疾病診斷中。在此方法中,您應用「圖像矩法」來分析AFM得到的圖像記錄,從而將圖像的形態學轉化為如高度、體積和面積等量化的信息,接下來再用以統計分析。與其它顯微鏡技術如電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相比,將AFM用於病毒分析有何優勢?

  Bocklitz: 我也認為電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是研究病毒的標準技術。然而,這兩種技術需要嚴格的樣品準備過程,如樣品真空腔環境、金屬薄膜等。以上兩種樣品準備方式都會極大程度的改變樣品。而AFM並非如此,其可以測定潮溼樣品。對於AFM的優勢,還有一點也值得一提。我們將AFM的相關數據信息與尖端增強拉曼和常規成像分析相結合。

方法中的數據分析存在怎樣的挑戰?

  Bocklitz:這個方法中最大的挑戰就是數學數據分析,與此相比別的困難都顯得微不足道。一旦這個難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將所有測得的數據和分析步驟整合在一起。

您認為在此方法的基礎上是否可能建立一種自動化病毒鑑定方法?

  Bocklitz:是的,很有可能。而問題是這種方法能夠適用於多大範圍的病毒類別。我認為病毒家族能將通過AFM的精確測量所預測,但這需要未來研究的證明。

您接下來將研究哪些內容?

  Bocklitz: 接下來的研究內容將與以上談到的兩個方面相關。有關的投稿已經遞交,希望都能夠被錄用。除此之外,我還在做另外兩個有趣的研究:從非線性多對比顯微成像中獲取生物醫學相關信息;拉曼光譜測量標準化。這兩項研究對於將拉曼光譜和非線性多對比顯微鏡技術帶入到臨床從而成為標準診斷手段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T.W. Bocklitz, A.C. Crecelius, C. Matthaus, N. Tarcea, F. Eggeling, M. Schmitt, U.S. Schubert, and J. Popp, Anal. Chem. 85(22), 10829–10834 (2013). doi: 10.1021/ac402175c.

  (2). T. Bocklitz, E. Kammer, S. Stockel, D. Cialla-May, K. Weber, R. Zell, V. Deckert, and J. Popp, J. Struct. Biol. 188(1), 30–38 (2014). ISSN 1047-8477. doi: 10.1016/j.jsb.2014.08.008. URL

  《Spectroscopy》節選編譯

 

相關焦點

  • 質譜成像:MALDI技術在質譜成像中的應用
    成像質譜研究的核心特點是質譜儀的高靈敏度、技術的無標籤性、對肽和蛋白質的成像能力,以及從個體水平(幾百微米)到細胞水平(幾十納米)空間解析度。成像質譜允許在單個實驗中同時檢測數千個不同分子的圖像。因此,它是一種有效的多組分分子成像技術。科學家們已經開發了許多不同的成像質譜方案和儀器來研究生物內源性化合物,如脂質、肽和蛋白質,以及外源化合物,如聚合物,或者用於研究組織處理藥物的分布。
  • MALDI質譜成像首次用於單細胞3D化學成像
    這些獨特的遺傳特點與實驗胚胎優勢相結合,使得斑馬魚成為研究早期發育的理想選擇。探索如何調節代謝物和脂質是理解生物系統中發生的生物途徑和發育過程的關鍵。傳統分析方法研究小代謝物和脂質需要大量的樣品製備、費力的提取、衍生化以及先期對目標化合物的了解。由於樣品製備方案和儀器的發展,質譜成像(MSI)已成為這些研究中廣泛使用的分析工具。
  • 化學所生物質譜成像研究獲重要進展
    Chem. 2014, 86, 10114)、腫瘤轉移等生物模型小鼠(Anal. Chem. 2015, 87, 422)的腦、腎、脾等組織進行了分子組織學質譜成像研究。最近,研究人員發展了一種通用、免標記的直接質譜成像方法,快速檢測並對小鼠體內的碳納米管、石墨烯和碳量子點等碳納米材料進行定量成像研究。
  • 【收藏】生物成像技術乾貨視頻回放速遞!
    基於解析電噴霧電離(DESI)的質譜成像技術,具有無需噴塗基質、無需標記、無損分析等特點,可將病理學與分析化學兩大學科有機融合,為臨床的診斷和預後判斷提供更客觀、快速、準確的結果。《質譜成像新技術與腫瘤代謝及分子病理診斷應用研究進展》(暫無視頻)賀玖明(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質譜成像(MSI)是一種無需標記、靈敏,可對單分子或多種分子同時進行成像分析的分子影像技術。
  • 融智生物質譜——讓MALDI質譜成像惠及更廣泛的用戶
    質譜成像是一種前沿質譜技術,由於其技術的新穎性與應用的廣泛性,近期受到了很高關注。該技術應用潛力巨大,它是將質譜檢測與影像技術相結合的新型分子影像研究手段。特點是無需標記、所需時間短、耗費低、不局限於單分子,同時還可以提供組織切片中多化合物空間分布和分子結構信息。
  • 島津質譜成像技術發展歷史與沿革
    質譜成像是一種前沿質譜技術,由於其技術的新穎性與應用的廣泛性,近期受到了很高關注。該技術應用潛力巨大,它是將質譜檢測與影像技術相結合的新型分子影像研究手段。特點是無需標記、所需時間短、耗費低、不局限於單分子,同時還可以提供組織切片中多化合物空間分布和分子結構信息。
  • 沃特世質譜成像技術、原理及應用
    質譜成像是一種前沿質譜技術,由於其技術的新穎性與應用的廣泛性,近期受到了很高關注。該技術應用潛力巨大,它是將質譜檢測與影像技術相結合的新型分子影像研究手段。特點是無需標記、所需時間短、耗費低、不局限於單分子,同時還可以提供組織切片中多化合物空間分布和分子結構信息。
  • Nanobase之拉曼成像 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
    昊量光電:Nanobase拉曼成像光譜儀專注於拉曼成像,尤其是快速mapping領域,產品不單可用於拉曼成像,還可以實現PL,EL,光電流mapping等多種成像模式。  Nanobase公司成立於2008年,公司技術出自MIT麻省理工大學電子實驗室;  2009年Nanobase推出可調諧半導體雷射和光譜儀;  2010年和2011年連續推出用於LED測試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光譜儀;  2012年推出可攜式拉曼光譜儀XperRam Potable;  2013年推出XperRam 200共聚焦雷射拉曼掃描成像系統
  • 質譜成像:沃特世全譜圖分子影像系統介紹
    全譜圖分子影像技術  全譜圖分子影像系統可用於Xevo G2-XS或SYNAPT G2-Si質譜平臺。如有需要,上述全譜圖分子影像系統完全可作為標準ESI-TOF儀器用於除分子成像之外的其它應用。  全譜圖分子影像系統與質譜技術結合後非常適用於分析特定類型的分子(多肽、脂質、小分子代謝物和糖類等等),這兩項技術相互補充,可為質譜成像提供最全面的信息。
  • 布魯克質譜成像之技術-歷程-成就-貢獻
    質譜成像是一種前沿質譜技術,由於其技術的新穎性與應用的廣泛性,近期受到了很高關注。該技術應用潛力巨大,它是將質譜檢測與影像技術相結合的新型分子影像研究手段。特點是無需標記、所需時間短、耗費低、不局限於單分子,同時還可以提供組織切片中多化合物空間分布和分子結構信息。
  • 挑戰化學成像極限:中國科大實現單分子拉曼光譜成像
    這項研究結果突破了光學成像手段中衍射極限的瓶頸,將具有化學識別能力的空間成像解析度提高到一個納米以下,對了解微觀世界,特別是微觀催化反應機制、分子納米器件的微觀構造,以及包括DNA測序在內的高分辨生物分子成像,具有極其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用價值,也為研究單分子非線性光學和光化學過程開闢了新的途徑。該成果於北京時間6月6日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上在線發表。
  • 【分析】基於表面增強拉曼散射的單細胞多色成像技術
    武漢大學的胡繼明教授和沈愛國副教授等利用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無水幹擾、高靈敏且具備分子指紋識別能力等優勢,在活細胞生理過程研究中將SERS無標記與標記檢測有機結合(對於拉曼信號區分度差,
  • 國內攻克MALDI-MS檢測難題 發展質譜成像分析新技術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鞠熀先教授研究組在質譜成像分析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601096。該成果由14級博士生胡駿傑為第一作者,鞠熀先教授為通訊作者完成。  質譜技術由於高通量和免標記的優勢,在酶活性分析中得到廣泛關注。
  • 島津成像質譜顯微鏡應用專題丨藥物類
    然而,如何實時在線精準示蹤抗癌藥物的遞送過程、靶向釋藥過程以及生物分布與代謝是迫切需要分析科學解決的難點和核心問題。質譜成像技術是基於質譜發展起來的用於樣本定性和定量檢測的新型分子成像技術,其通過掃描樣本,可高靈敏、高分辨地獲得待測樣本中目標分子的精準時空分布,為藥物的遞送過程、靶向釋藥過程以及生物分布提供重要信息。
  • AFM vs. STM 分子級別解析度成像技術
    如果你已經看過我上一篇介紹低電流STM成像的短文[i],那麼那些HOPG上鈷和鎳八乙基卟啉(CoOEP 和NiOEP)自組裝二維晶格子的高分辨STM圖像一定會令你印象深刻。
  • 中科大實現世界最高解析度的單分子拉曼成像
    《自然》雜誌於6月6日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學家的一項最新成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亞納米分辨的單分子光學拉曼成像,將具有化學識別能力的空間成像解析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0.5納米。這項成果由中科大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侯建國院士領銜的單分子科學團隊董振超研究小組完成,博士生張瑞、張堯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
  • 鞠熀先教授團隊攻克MALDI-MS檢測難題 發展質譜成像分析新技術
    質譜技術由於高通量和免標記的優勢,在酶活性分析中得到廣泛關注。然而,由於生物樣品的成分複雜,組分豐度的分布差異大,其應用常被複雜的樣品前處理所限制。為簡化繁瑣的樣品前處理和數據分析過程,鞠熀先教授研究組發展了質譜成像分析新技術,實現了對多種酶活性的便捷可視化分析。
  • 再帕爾·阿不力孜團隊在質譜成像技術及其食管癌代謝研究領域取得...
    針對生物組織中代謝物種類多樣、理化性質各異、含量差異大等特點,研究團隊改進了AFAI技術的氣流傳輸系統和優化噴霧溶劑組成,與高分辨質譜聯用,並且自主研發了具有集成數據處理和信息挖掘功能的質譜成像軟體系統(Mass Imager),建立了生物組織中代謝物免標記、高靈敏、高覆蓋的成像分析與功能識別的AFADESI-MSI新方法,使其檢測靈敏度提高至pg級水平、
  • 前沿技術+應用實例 生物成像網絡會議即將召開
    如今,科學家們研製出螢光顯微成像系統、高內涵成像、共聚焦顯微鏡等多種用於生物觀察和成像的儀器,而科研人員又進一步應用這些儀器,在製藥領域、醫學領域,探索物質讓生命體變化的本質原因和真實過程,進而幫助人們維護健康、延長壽命。
  • 中國科大在單分子拉曼成像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提出掃描拉曼埃分辨...
    精確確定分子的化學結構對於任何一個分子相關領域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是深刻理解分子的化學、物理、生物等性質和功能的關鍵。掃描隧道顯微鏡和原子力顯微鏡具有在實空間對單分子骨架進行成像的傑出能力,但這些技術通常缺乏精確確定單分子結構所必須的化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