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美國在役軍艦343艘,在建軍艦344艘,加起來差不多有英國的2倍多,一個正常的國家在役軍艦肯定是遠遠多於在建軍艦的,而美國相反,這說明什麼,這表明美國對二戰的爆發是有預見性的,不然它見這麼多軍艦當擺設啊!日本資源及其貧瘠,石油本土產量趨近於零,然二戰作為亞洲的策源地,世界當時主要工業國之一,石油消耗巨大,那麼日本的石油都是如何來的呢?
首先二戰中德軍的武裝架構分兩個層級,一個是國防軍,再一個就是武裝黨衛軍。要知道,德軍的國防軍才德軍真正的主心骨,而武裝黨衛軍,正如其名字一樣,是納粹黨的私人武裝。
很多這些士兵後來成為半軍事自願組織自由軍團的成員,1936年3月7日,德國國防軍開進萊茵非武裝區,西方國家沒有幹涉。1936年7月,德國國防軍開始派人參加西班牙內戰。1938年3月,德國國防軍佔領奧地利。1938年10月,德國國防軍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德國Ju-88。Ju88是一種具備俯衝轟炸能力的高速中型轟炸機,特點是可以多作途。Ju88各改型總產量15000架,其中轟炸機9122架,是二戰期間德軍最主要的轟炸機。
1943年7月5日,在曼斯坦因指揮下開始在庫爾斯克會戰中的作戰。 參與了普羅霍洛夫卡坦克會戰,德軍雖勝但失去了戰場的控制權,庫爾斯克會戰以德軍失敗告終。近衛師被調往義大利,後又重返東線,因為蒙受了太大的損失,撤到法國休整。1944年3月,近衛師被升格為武裝黨衛隊裝甲師。6月,盟軍在諾曼第登陸,該師從比利時緊急開赴法國卡昂參戰,在法萊斯口袋遭受了重大損失。
二戰前夕,日本主要靠進口,其中美國最多,三十年代一度美國提供的石油一度達到日本消費總量的八成左右,還有南洋等地的油田;當時日本的某些控制區還是有少量石油產出的,像庫頁島南部的哈薩林油田,約提供日本7%左右的需求;當然日本也有人工制油的技術,這部分產量非常少,和德國遠不能相比。可以看出日本石油高度依賴進口,受制於產油國,因此日本戰前在佔領區到處找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