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聊城4月2日訊(記者 侯曉)試管嬰兒,如今已不再披著神秘的面紗,為越來越多不孕不育夫妻和大齡婦女所接受。尤其隨著二孩的全面放開,諮詢試管嬰兒的大齡婦女開始多了起來。對不少聊城人來說,試管嬰兒似乎還有些陌生和神秘。
試管嬰兒是如何孕育出來的?聊城技術達到了嗎?試管嬰兒和自然受孕的孩子一樣嗎?健康狀況是否可以保證?帶著這些問題,日前,大眾網記者來到聊城市人民醫院生殖遺傳科進行了實地探訪,生殖遺傳科主任王敏為聊城市民揭秘試管嬰兒的孕育過程。
二孩全面放開,諮詢試管嬰兒的大齡媽媽增多
聊城市民正在向醫師諮詢
隨著國家二孩政策的逐漸放開,很多「高齡媽媽」想生二胎,卻又擔心年齡對生育能力的影響,於是,他們將視線轉向試管嬰兒。在聊城市人民醫院生殖遺傳科診區,大眾網記者注意到,十幾名高齡媽媽聚集於此,有的正和醫師交流,有的在候診走廊等候。
據生殖遺傳科主任王敏介紹,在這些高齡媽媽中,有一部分屬於不孕不育,當然也有準備要二孩的,但考慮到年齡較大且擔心自己的生育能力,試管嬰兒可以幫助他們儘早圓「二孩夢』,並大大減輕母親的生育負擔。
「自從二孩政策放開後,關於試管嬰兒的諮詢電話每天一個接一個,來醫院諮詢的大齡媽媽每天都有不少。」王敏說。
在候診走廊,來自經濟開發區的劉女士正焦急等候諮詢,她今年35歲了,有要二孩的打算,但考慮到自己年齡有些偏大,經和丈夫商議,決定嘗試試管嬰兒這種人工助孕的方式。所以,劉女士今天和丈夫一起來到醫院諮詢。
聊城首例試管嬰兒現在1歲半了,是個小公主
王敏主任與雙胞胎試管嬰兒的合影
那麼,聊城首例試管嬰兒是誰呢?男孩女孩?今年多大了?
可以告訴大家,聊城首例試管嬰兒出生於2014年元旦,是個可愛的小公主,馬上就1歲半了。可惜的是,由於孩子父母出於保護隱私的要求,大眾網記者只能從醫院得到一些大概的信息。
王敏說,第一例試管嬰兒目前身體狀況很好,正健康成長,第二例和第三例試管嬰兒都是男孩。
據介紹,聊城市人民醫院從2014年取得資質後正式開展試管嬰兒,目前,生殖遺傳科已成功孕育了46例試管嬰兒,特別值得慶賀的是其中兩位準媽媽還生了龍鳳胎。
「寶寶,來謝謝王阿姨,要不是她,可不會有你的出生。」來自臨清魏灣的林奇夫婦(化名)曾帶著孩子到聊城市人民醫院打疫苗的時候,專門向生殖遺傳科主任王敏打招呼。
除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等助孕方式之外,聊城市人民醫院生殖遺傳科還為不少普通的不需要助孕的不孕不育家庭帶來了福音。在生殖遺傳科的接診護士站,錦旗掛滿了牆壁。
揭秘試管嬰兒孕育過程 它並不神秘
「試管嬰兒並不是真正在試管裡長大的嬰兒,而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的俗稱,就是分別將卵子和精子取出後,置於培養液內在顯微鏡下使其受精,發育成胚胎,再將胚胎移植到母體子宮內發育成胎兒的過程。」王敏介紹。
那麼,試管嬰兒是如何孕育出的?王敏主任為大眾網記者進行了介紹。
採卵
顯微鏡下撿卵
首先,在B超引導下對母體的卵巢進行穿刺抽取卵泡液,然後在顯微鏡下撿卵,隨後將卵子放至培養皿,在顯微鏡下讓精子和卵子結合,繼續培養至二到五天,然後放回子宮。至此,便完成了人工受孕的過程。
王敏說,很多聊城人對試管嬰兒可能很陌生,但實際上並不神秘,它的技術早已不再是秘密。據了解,山東省不少地市早在聊城之前就已經開展試管嬰兒研究,聊城市人民醫院是全市唯一一家獲得國家衛計委頒發的「試管嬰兒」資質的醫院。
據王敏介紹,並不是所有的大齡媽媽都適合做試管嬰兒,要根據母親的具體身體狀況來定,大齡媽媽們如考慮做試管嬰兒,需接受院方的接診判斷。
留學日本八年的醫學博士毅然回聊
工作中的王敏主任
說到聊城的試管嬰兒,有個人不得不提,她就是聊城市人民醫院生殖遺傳科的主任王敏。
2012年,聊城市人民醫院生殖遺傳科正在緊張籌備成立,這個科的負責人,就是從日本矢野婦產醫院生殖中心歸來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專家王敏博士。
在大洋彼岸度過8個春秋,在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領域頗有建樹的王敏,放棄國外優越的環境毅然回到老家聊城。
2000年,王敏以第一名的突出成績在泰山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後留校任教,一年後,教學認真的她就獲得了青年教師教學能手一等獎。
2002年,她東渡日本,到日本國立愛媛大學攻讀醫學博士,2007年3月,成績出色的她畢業了,導師推薦她到日本最優秀的專業醫院矢野婦產醫院生殖中心工作,這個醫院以做試管嬰兒譽滿日本。
2009年,王敏在一次回國休年假的時候,市人民醫院的領導與王敏進行了交談,並讓王敏參觀了市人民醫院。市人民醫院領導向王敏博士伸出橄欖枝,希望王敏博士來聊城市人民醫院籌建生殖遺傳科,造福聊城人民。
就這樣,回到聊城老家的王敏2012年開始致力研於籌備生殖遺傳科的組建,從2013年開始接診不孕症患者,目前已為許多家庭帶來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