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在河裡,還是在公園池塘裡,都有許多小蝌蚪,不少小朋友拿著漁網捕撈它們回家養。殊不知,這一個個「小黑豆」成活率很低,大概100個裡也只有2個能夠長大……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在河裡,還是在公園池塘裡,都有許多小蝌蚪,不少小朋友拿著漁網捕撈它們回家養。殊不知,這一個個「小黑豆」成活率很低,大概100個裡也只有2個能夠長大……
近日,晚報記者來到隋唐城遺址植物園內。在池塘邊,幾名家長和孩子手拿漁網和小桶正在捕撈小蝌蚪,這些小蝌蚪有的已經長出四肢。
「這兒有好多小蝌蚪啊!」一個小男孩拿著漁網叫著走過來。孩子父親趙先生說,他想捕撈點兒蝌蚪帶回去養著,讓孩子觀察。記者發現,其他家長也是這樣的想法,他們陪孩子來捕撈小蝌蚪,就是想讓孩子學會觀察自然生物。
那麼這些蝌蚪是青蛙蝌蚪嗎?家中能不能養呢?記者就此諮詢了市林業局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秦向民。
「這些黑色的蝌蚪並不是青蛙的,而是蟾蜍的。」秦向民說,蟾蜍打出生起就有毒性,卵要經過205℃的高溫才能去除毒素,人誤食會頭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的還可能昏迷,出現呼吸、循環衰竭症狀,進而導致死亡。
青蛙產的卵是一團一團懸浮在水中,而蟾蜍的卵像一串長長的珠子,纏繞在水草中。蟾蜍的蝌蚪在水中是密集成群的,而青蛙蝌蚪較為分散。從外形看,蟾蜍的蝌蚪身體呈黑色,而青蛙的蝌蚪體色較淺。
「蟾蜍已被列入我國三有保護動物(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有重要經濟或者有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秦向民說,雖然蟾蜍長得難看,卻是不少害蟲的天敵,對控制蚊蠅的數量也有積極意義。
蟾蜍的蝌蚪取食於動物屍體、藻類和浮遊生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體惡化。
秦向民說,大概100個蝌蚪裡面,也只有2個能夠長大成蟾蜍,保護這些蝌蚪也是保護了蟾蜍。蝌蚪本身對氧氣的需求比較高,大多數被捕撈後就被放在桶裡或者瓶子裡,很容易缺氧死亡。
家長如果想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興趣,可以養蠶寶寶,蠶的成長周期短,從產卵到結繭再到飛蛾,只有50天左右,而且飼養簡單,很容易讓孩子學到知識。(洛陽晚報記者 杜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