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11隻變成青蛙的蝌蚪放生,希望以後還會看見它

2020-12-05 和風細雨聲

那個年代幾乎沒有人養魚養花,一是本身還在溫飽問題上努力,哪有時間去浪費精力,二是養魚養花帶有小資生活情調,在當時可是犯大忌。三是外面幾乎沒有賣觀賞魚和盆栽的,大人們就隨便找個空地,種點蔬菜,把蔬菜當花來養。

孩子們經常跑到周圍的水溝裡抓魚玩,大魚抓不到,就把抓到的小魚、小蝦、蝌蚪等之類水生動物放到玻璃瓶子裡養起來。

孩子們也是圖個新鮮,時間長了對這些魚失去興趣就不管不顧了,還是需要大人的養護,否則是生長不下去的。

孩子們養的都是外面抓的野魚,主要有小鯽魚、小泥鰍之類的。小鯽魚和泥鰍都是十分好養的魚,半個月不餵東西吃它們也死不了。

小魚和泥鰍不好抓,小蝌蚪好抓,水溝邊有的是,男孩從家裡找了一個比較大的廣口玻璃瓶,專門養小鯽魚、小泥鰍、小蝌蚪之類的水生動物。

一日,男孩扛著撈魚的小網和玻璃瓶到學校院牆外的小溝裡撈小魚。

小溝邊的雜草多,水裡的水草非常旺盛,把網子伸進水裡會被水草纏住,好不容易拖上來,都是水草,再清理網子裡的水草,半天也下不了幾次網。

結果一條魚沒撈著,回家路上發現水溝邊一個淺灘,淺灘裡面有密密麻麻的小蝌蚪,舉網就撈上十幾條蝌蚪,男孩一邊從網子裡面撿蝌蚪一邊說:「還好沒空跑一趟。」

回家先找了一個大玻璃瓶,把的瓶子清洗乾淨,再把蝌蚪一個個從小桶裡撈出來捧進瓶子裡,一共有11隻,看到黑顏色小蝌蚪遊來遊去,男孩滿心歡喜。

每天放學後男孩都要趴在玻璃瓶邊看上好久,仔細觀察蝌蚪變化,把家裡剩下的饅頭揉碎,放進瓶子裡想看看蝌蚪怎麼吃東西,沒看見蝌蚪吃東西,水倒是逐漸變混。

沒幾天蝌蚪死了幾隻,男孩愁的不行,母親過來說是饅頭讓水質變壞了,不能把饅頭渣放進瓶子裡面,蝌蚪吃不完,饅頭在水裡變質,導致水質變差。

母親拿了小半個雞蛋黃扔進去,用不了多長時間蝌蚪就把粉末狀的蛋黃吃的乾乾淨淨。果然情況好轉,蝌蚪不死了,水也不那麼混了。

蝌蚪在一天天長大,尾巴處長出了兩個小腿,尾巴也逐漸萎縮,青蛙的雛形出來了,遊泳的動力逐漸由尾巴轉向了兩個腿的後蹬,遊泳的姿勢也越來越漂亮了。

母親說瓶子裡是養不活青蛙的,小動物的天性就是在野生環境下的自由生活,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青蛙得到自由,放生回到野外。

雖然有萬分不舍,終於一天男孩帶著玻璃瓶來到水溝邊,把馬上要變成青蛙的蝌蚪全部倒進水裡。

蝌蚪剛進入水溝裡的清水還不適應,圍在一起轉圈,好像對飼養它的主人戀戀不捨,又好像迷了回家的路,不知道要往哪個方向走。過了好一會,看著馬上變成青蛙的蝌蚪遊走,男孩如釋重負,希望以後再到水溝看見青蛙,說不定就是剛才遊走的那一隻。

男孩呆呆的看著小青蛙扎進深水,直到完全沒有了蹤影,水面恢復了平靜,然後才在水裡洗洗手回家去了。

從野生狀態帶回家的動物、昆蟲、鳥類都有一個特點,不管怎麼悉心照料,它們都不適應在人工環境下生長,都不如野生狀態生長的健康。

如果你是真心喜歡這些生物,請把它們送回大自然,還給它們自由。

每日更新,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從野外捕獲的蝌蚪長成青蛙後,如何正確放生?
    許多小時候在農村生活的小夥伴大都有過去池塘裡撈蝌蚪的經歷,而且蝌蚪比較好養活,筆者小時候也養過蝌蚪,只需要把它們放在一個廢棄的水缸中,過段時間,它們就能變成小青蛙。但是,蝌蚪變成青蛙之後,並不是隨意將它們放生野外就可以了,還是有一定的技巧的。下面我們就來談一下青蛙放生的問題。
  • 爆笑阿衰:阿衰抓回了一隻小蝌蚪,長大後卻沒有變成青蛙?
    我是么么,阿衰這部漫畫主要講的是沙雕阿衰在學校和身邊人的搞笑趣聞,不單單有跟學霸同桌大臉妹的互懟,還有和兄弟莊庫小衝的互損,以及時不時跟老師金乘五比套路的故事,眾人的日常時而中二令人忍俊不禁,時而意味深長讓人深思,希望大家喜歡這部漫畫!爆笑阿衰:阿衰抓回了一隻小蝌蚪,長大後卻沒有變成青蛙?
  • 蝌蚪變成青蛙,除了去尾長腿,還要……
    △圖1 飾紋姬蛙的蝌蚪(左,王守紅攝)和成體(右,李成攝)很多動物在發育過程中都有變態過程,但該現象主要存在於昆蟲和兩棲動物中。胖胖的蛹變成美麗的蝴蝶,水裡的蝌蚪變成陸上的青蛙,都是典型的變態過程。我們主要說說兩棲動物的變態。兩棲動物分為3個目,在我國都有分布(圖2)。
  • 阿衰漫畫:阿衰大臉妹養動物,小蝌蚪長大變成大蝌蚪?
    來到學校後同桌大臉妹也很驚訝,已經很久沒有見過小蝌蚪了呢,眾所周知小蝌蚪會漸漸長出四肢,褪去尾巴,最終會變成一隻小青蛙。看著一個小動物逐漸成長的過程自己內心也會感到滿足。阿衰與大臉妹決定共同贍養這隻小蝌蚪,過了兩個月後小蝌蚪終於長大了,它變成了...大...大蝌蚪?
  • 寫給寶寶的為什麼(43)為什麼蝌蚪會變成青蛙呢
    (43)為什麼蝌蚪會變成青蛙呢「出了什麼事情嗎,青蛙媽媽,看你滿臉焦急的樣子。」烏龜問道,哎呦是烏龜大哥呀,你有沒有看見我的寶寶,「我沒看見,不過,剛才我看見兩條腿的寶寶從我身邊遊過去哦」,那不是我的寶寶。青蛙媽媽接著往前遊去,看到迎面而來的鯉魚嬸嬸便問道:「鯉魚大嬸,你有沒有看到我的寶寶?」
  • 《小蝌蚪找媽媽》輕鬆學,了解小蝌蚪長成小青蛙的生長規律
    大家好,我是星凝老師,很高興和二年級的同學們一起學習,希望星凝老師能跟你一起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關注星凝老師還可以去主頁專欄一起跟視頻學習練習題講解。讓你這個假期收穫滿滿的!點關注,不迷路。第二、三、四、六自然段的第一句都以時間變化開頭,「小蝌蚪遊啊遊,過了幾天」「不知什麼時候」,給讀者以空間和時間的變化之感;小蝌蚪變成小青蛙的過程被巧妙地分散在後半句,「長出了兩條後腿」「長出了兩條前腿」「尾巴變短了」「尾巴已經不見了」。第一句之後,分別敘述了小蝌蚪看到了誰,說了什麼。隨著故事的推進,青蛙媽媽的外貌被一點一點勾畫完整。
  • 100多隻大青蛙放歸大自然
    4月30日,廉江市安鋪鎮退休老幹部毛雷把自己飼養大的100多隻青蛙放歸大自然(如圖,記者 李忠 攝),用心用情保護生態環境。毛雷已70多歲,多年來熱心當地公益事業,積極參與安鋪鎮九洲江邊的桃花島侯鳥保護區建設。
  • 青蛙記得蝌蚪的快樂嗎(圖)
    讓每一隻蝌蚪都能夠帶著快樂變成青蛙,讓每一隻青蛙都能記得蝌蚪的快樂——從蕭袤其人其文來看,這並不是一個奢望 作者有意無意地用童話語言對這一話題進行了探討:「所有的蝌蚪,到最後總要變成青蛙的。就像所有的小孩子,最後總要變成大人一樣。這可怎麼辦好呢?」(《大蝌蚪》)  這不僅是一個逗小孩子神思遐想的問題,更是一個包含著深刻哲學思考和關懷意識的大問題。在童話世界裡,這只不想變成青蛙的黑蝌蚪一直遊啊遊,從小河到長江,從長江到大海,最後變得碩大無比,「又快樂,又孤獨」。
  • 俄國科學家抓到這些「全透明的變種青蛙」,以後可能人類也要變成透明的了...
    在俄國中部Tyumen Oblast的城鎮Krasnouralsk附近,研究人員發現了近60隻的變種青蛙!
  • 非常大的蝌蚪,長達十幾釐米,變成青蛙後卻讓人無語了!
    青蛙的幼崽就是蝌蚪,一般也就是兩釐米左右。如果個頭比較的大,最多也就是4釐米。可不要小看蝌蚪的體積,隨著時間的推移,它也會慢慢長成一隻青蛙。如果在幼崽時期,蝌蚪的體積比較大大,那麼長成的青蛙也不會小。比如生活當中我們所見到的牛蛙。那麼在生活當中你見過巨型的蝌蚪嗎?
  • 青蛙認識自己生的蝌蚪嗎?混進隔壁老王的它能認出來嗎?
    問題:青蛙認識自己生的蝌蚪嗎?看情況。
  • 英語萌萌畫 | frog青蛙 tadpole蝌蚪
    畫一幅畫,學一個單詞讓學習單詞不再枯燥(「萌萌畫」每周五更新)frog 青蛙
  • 兒時一夜青蛙鳴到曉 今朝苦尋數來剩幾隻
    原先的稻田變成了工地,再從工地變成園區,變成一個個商鋪。也只有三年左右的時間,皋亭壩成了科技園區,汽車一條街,變成了板材市場。  擾人清夢的蛙聲消失了,替代蛙聲的只有汽車輪胎壓擠路面聲和喇叭聲。從石祥路到沈半路;從王婆莊到神龍橋,記者走訪前後約90分鐘,沒有看到一隻青蛙,甚至沒有聽到一聲蛙叫。
  • 全杭州的家長都在抓蝌蚪?你以為會變成青蛙 結果尷尬了
    原標題:全杭州的家長都在抓蝌蚪?你以為會變成青蛙 結果尷尬了   「池塘裡的水越來越暖和了,青蛙媽媽生下的卵,慢慢地活動起來,變成一群大腦袋、長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幾乎每個孩子都讀過。
  • 阿衰漫畫:小蝌蚪的進化論,阿衰:原來蝌蚪也不一定是「青蛙」?
    在農村長大的小朋友,很多從小都是玩著田裡的蝌蚪長大的,學生也學習過青蛙是蝌蚪變成的,其餘的蛙類比如癩蛤蟆,同樣小時候也是一個小蝌蚪,長大之後才會變成癩蛤蟆的呢!而這期帶來的就是阿衰漫畫:小蝌蚪的進化論,阿衰:原來蝌蚪也不一定是「青蛙」!
  • 從小蝌蚪變成大青蛙,玩起來像貪吃蛇還有多人聯機模式
    玩家收集許多小蝌蚪,然後變成小青蛙,收集的蝌蚪數量越多,青蛙也會成倍增加。收集蝌蚪的途中要避免碰到,小蝦、螃蟹、金魚,還有體積巨大的其它玩家。這些會吞食掉蝌蚪和青蛙。遊戲中有兩種模式,單人模式和聯機模式,單人模式主要收集蝌蚪和墨點,通過收集墨點增加積分,可以兌換限定物品。單人模式比較難,周圍螃蟹和小蝦的數量眾多。多人模式場地比較寬敞,不容易撞上螃蟹和小蝦。
  • 世界上最大的蝌蚪,平均身體長度超25釐米,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
    導語:世界上最大的蝌蚪,平均身體長度超25釐米,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內容,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上面,存在著許許多多奇妙的生物,它們或大或小,形態也是千變萬化。大家都知道,青蛙並不是一出生就成為了如今的模樣的,它最開始是一個小蝌蚪的模樣,經歷了長久的變化過程,到最後才能長大成為一個大青蛙的模樣。蝌蚪的體型是非常小的,很多小孩子都很喜歡把蝌蚪從水裡面捉上來,當作自己的玩物。
  • 都是蝌蚪,那青蛙和蛤蟆的幼體,有什麼區別?
    昨天,終於有網友在後臺發出了來自靈魂深處的疑問: 為什麼教科書等很多書籍上把黑色蝌蚪說成是青蛙的幼體? 我們平時在野外或水塘中看見了蝌蚪,但是都分不清它們長大後到底是青蛙還是蛤蟆。
  • 現在抓來的蝌蚪,你以為會養成青蛙?癩蛤蟆啦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孫燕 通訊員 馮新恩 葉晶 陳潔虹「池塘裡的水越來越暖和了,青蛙媽媽生下的卵,慢慢地活動起來,變成一群大腦袋、長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幾乎每個孩子都讀過。
  • 教你三招,辨別青蛙和癩蛤蟆的蝌蚪
    其中一種小動物小朋友們肯定比較熟悉, 那就是小蝌蚪,因為從小父母就會給小朋友們講《小蝌蚪找媽媽》故事。很多小朋友在野外發現了小蝌蚪,也許會抓幾條回去養在水裡,希望小蝌蚪能長成小青蛙。可往往到最後,小蝌蚪非但沒有長成小青蛙,反而長成了小癩蛤蟆。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