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群的飛鳥撞上大廈而亡,宇航飛機迫降到了河裡,路上的行人莫名其妙紛紛倒下,天上突然射下奇怪的光線燃燒一切,恐怖的落雷摧毀萬物,看到這一切,任誰都會覺得這就是世界末日,在這樣的天災面前,人類可以做的,應該恐怕只是等死了。但是未來總是不缺乏聰明的科學家,並不是我們中國孩子從小就想要當的那種科學家,而是真正的科學家,在特定領域最擁有發言權的科學家。他們解開了這一切怪現象的原因。原來,是我們的地球自己出了問題,地球。。。罷工了。。我饒有興趣的百度了一下地球為什麼會有磁場,據百度百科解答說,是因為地球內部熔融金屬環狀轉動,形成環狀電流,於是產生了磁場。磁場是我們地球的保護傘,它阻絕了來自太陽的致命的太陽風。磁場是我們的領航明燈,它指引著我們在地球上行走的方向。磁場還適應了地球上的生命,當磁場消失的時候,這些生命會由於磁場的突然消失而死亡。但是現在,地球罷工了,磁場正在逐漸消失,於是,種種怪現象便接踵而至了。
未知的世界,總是伴隨著未知的危險,而拯救人類,拯救地球的工作,無疑會伴隨著犧牲,災難片,總是會有悲壯的鏡頭,這些鏡頭敲打著我們的心窩,提醒我們,這個世界的來之不易。本來一個完整的團隊,到最後,差點就全軍覆沒,當然,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我覺得也應該不會全軍覆沒,因為倖存的兩個人代表著希望,代表著我們人類的明天。災難片總是會給予我們巨大的視覺衝擊,當然我覺得更多的是留給我們思考的空間,因為每一部災難片都和我們的地球息息相關,和我們的生存息息相關,這樣才能夠引起我們的共鳴。客觀的說,這部電影,在故事上是比較成功的,編劇還是很有想像力的,期間的各種橋段也編排的比較合理,不失為一個比較好的劇本。在畫面方面,卻處理得不夠細膩 ,可以說不夠科技感,不夠真實感。在地底世界中的地幔中,電腦處理鏡頭的痕跡太過於明顯,可以處理得更完美。雖說有些不足,但是,還是很能夠給人帶來共鳴的。
在許多的災難片中,個人英雄主義是必不可少的,犧牲自我拯救地球的橋段也是每部必有,但是在這部因軍事實驗導致地心停轉,地球面臨滅亡的災難電影中,那幾個前往地心引爆核彈拯救地球的英雄,有些就死得太不應該了,有點為了死去而死去的味道。如果說第一位死去的指揮官純屬意外無法避免的話,那麼第二位死去的武器專家,竟然是為了去搶回那本有他兒女照片的筆記本就太不應該了,活著回到地球不是更能體現對兒女的愛嗎。只有第三位為了安放核彈而死去的船體製造者才是有意義的,第四位死去的科學家也很無辜,我就搞不懂男主角為什麼在設定好核彈後為什麼要跑回去,回去之後他根本就沒來得及幹什麼就給壓住了,直接害死了科學家,而那個他沒再做任何更改的核彈最後也還是順利爆炸,科學家死得好冤。
又是一部經典的災難片,美國人特有的英雄浪漫主義,隨著拯救地球進程的延續,團隊的成員一個個犧牲,我作為一個觀影者一路看過,感受著災難的無情,為每一為此犧牲的人而難過。不管是他們是意外身亡,還是捨生取義,都會讓人感動。情節雖然簡單,但是深入人心的情節設計,總能吸引著我們。電影中的災難是美國政府的軍事行動造成的了地球內核自動停止流動,現實生活中,地球近幾十年來不正常的天文、自然現象屢屢發生,讓很多人認為大自然要開始報復了。地球的文明是否又要進入末日,人類會不會全部被毀滅,在一部一部的災難片中,我們看到了各種假設。因此,影片給予了我們更要保護自然,保護地球,為了保護我們這個生存的空間而盡一份力量。
作為2012年底看到的2003年的電影,電影中的場面有太多讓我不滿意的地方,劣質的水晶地下場景,沒有科幻感的地心,沒有美女的助陣,全片是一群當時的二線明星支撐的電影,唯一好玩的地方就是創意,地球木有了動力會如何,木有了磁場會如何,如果現在重新翻拍本片的話,我估計還是會有很大的市場的!但是一定要想好一個前提條件,就是為何地球會停止了轉動捏?
末日之前,必須要看一兩部災難片。這部地心搶險雖然不是新片,卻也一直沒看,評價說不怎麼樣,但看著看著也覺得有點兒意思。因為是美國人拍的片子,所以最後拯救世界的一定是美國人,但影片中的災難卻不是天災,而是由陰險的資本帝國主義研發的終極武器造成,所以影片中的救世情節也帶有一點自嘲和批判的意思。英雄主義表現得非常彪悍,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在事關生死存亡的時刻大義凜然,絕不含糊地赴死,這也是典型的好萊塢模式,好吧,我也相信你們在不得不死的時候只能去死,或者當你覺得不死就救不了全人類的時候你壓根兒也沒別的選擇,就像我們的戰鬥英雄一樣,炸碉堡堵搶眼兒什麼的,都是很值得欽佩的。關於穿越地心的場面,神乎其神的壯觀,以及那艘神船,我都不相信人類能造得出這東西……反正我也不懂,也不知道地殼地幔地核裡面都是些啥,反正小小地開了一下眼界,增長了些知識,也還是有所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