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提醒我們,地球是很脆弱的《地心搶險記》

2020-12-04 心靈美文摘錄

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群的飛鳥撞上大廈而亡,宇航飛機迫降到了河裡,路上的行人莫名其妙紛紛倒下,天上突然射下奇怪的光線燃燒一切,恐怖的落雷摧毀萬物,看到這一切,任誰都會覺得這就是世界末日,在這樣的天災面前,人類可以做的,應該恐怕只是等死了。但是未來總是不缺乏聰明的科學家,並不是我們中國孩子從小就想要當的那種科學家,而是真正的科學家,在特定領域最擁有發言權的科學家。他們解開了這一切怪現象的原因。原來,是我們的地球自己出了問題,地球。。。罷工了。。我饒有興趣的百度了一下地球為什麼會有磁場,據百度百科解答說,是因為地球內部熔融金屬環狀轉動,形成環狀電流,於是產生了磁場。磁場是我們地球的保護傘,它阻絕了來自太陽的致命的太陽風。磁場是我們的領航明燈,它指引著我們在地球上行走的方向。磁場還適應了地球上的生命,當磁場消失的時候,這些生命會由於磁場的突然消失而死亡。但是現在,地球罷工了,磁場正在逐漸消失,於是,種種怪現象便接踵而至了。

未知的世界,總是伴隨著未知的危險,而拯救人類,拯救地球的工作,無疑會伴隨著犧牲,災難片,總是會有悲壯的鏡頭,這些鏡頭敲打著我們的心窩,提醒我們,這個世界的來之不易。本來一個完整的團隊,到最後,差點就全軍覆沒,當然,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我覺得也應該不會全軍覆沒,因為倖存的兩個人代表著希望,代表著我們人類的明天。災難片總是會給予我們巨大的視覺衝擊,當然我覺得更多的是留給我們思考的空間,因為每一部災難片都和我們的地球息息相關,和我們的生存息息相關,這樣才能夠引起我們的共鳴。客觀的說,這部電影,在故事上是比較成功的,編劇還是很有想像力的,期間的各種橋段也編排的比較合理,不失為一個比較好的劇本。在畫面方面,卻處理得不夠細膩 ,可以說不夠科技感,不夠真實感。在地底世界中的地幔中,電腦處理鏡頭的痕跡太過於明顯,可以處理得更完美。雖說有些不足,但是,還是很能夠給人帶來共鳴的。

在許多的災難片中,個人英雄主義是必不可少的,犧牲自我拯救地球的橋段也是每部必有,但是在這部因軍事實驗導致地心停轉,地球面臨滅亡的災難電影中,那幾個前往地心引爆核彈拯救地球的英雄,有些就死得太不應該了,有點為了死去而死去的味道。如果說第一位死去的指揮官純屬意外無法避免的話,那麼第二位死去的武器專家,竟然是為了去搶回那本有他兒女照片的筆記本就太不應該了,活著回到地球不是更能體現對兒女的愛嗎。只有第三位為了安放核彈而死去的船體製造者才是有意義的,第四位死去的科學家也很無辜,我就搞不懂男主角為什麼在設定好核彈後為什麼要跑回去,回去之後他根本就沒來得及幹什麼就給壓住了,直接害死了科學家,而那個他沒再做任何更改的核彈最後也還是順利爆炸,科學家死得好冤。

又是一部經典的災難片,美國人特有的英雄浪漫主義,隨著拯救地球進程的延續,團隊的成員一個個犧牲,我作為一個觀影者一路看過,感受著災難的無情,為每一為此犧牲的人而難過。不管是他們是意外身亡,還是捨生取義,都會讓人感動。情節雖然簡單,但是深入人心的情節設計,總能吸引著我們。電影中的災難是美國政府的軍事行動造成的了地球內核自動停止流動,現實生活中,地球近幾十年來不正常的天文、自然現象屢屢發生,讓很多人認為大自然要開始報復了。地球的文明是否又要進入末日,人類會不會全部被毀滅,在一部一部的災難片中,我們看到了各種假設。因此,影片給予了我們更要保護自然,保護地球,為了保護我們這個生存的空間而盡一份力量。

作為2012年底看到的2003年的電影,電影中的場面有太多讓我不滿意的地方,劣質的水晶地下場景,沒有科幻感的地心,沒有美女的助陣,全片是一群當時的二線明星支撐的電影,唯一好玩的地方就是創意,地球木有了動力會如何,木有了磁場會如何,如果現在重新翻拍本片的話,我估計還是會有很大的市場的!但是一定要想好一個前提條件,就是為何地球會停止了轉動捏?

末日之前,必須要看一兩部災難片。這部地心搶險雖然不是新片,卻也一直沒看,評價說不怎麼樣,但看著看著也覺得有點兒意思。因為是美國人拍的片子,所以最後拯救世界的一定是美國人,但影片中的災難卻不是天災,而是由陰險的資本帝國主義研發的終極武器造成,所以影片中的救世情節也帶有一點自嘲和批判的意思。英雄主義表現得非常彪悍,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在事關生死存亡的時刻大義凜然,絕不含糊地赴死,這也是典型的好萊塢模式,好吧,我也相信你們在不得不死的時候只能去死,或者當你覺得不死就救不了全人類的時候你壓根兒也沒別的選擇,就像我們的戰鬥英雄一樣,炸碉堡堵搶眼兒什麼的,都是很值得欽佩的。關於穿越地心的場面,神乎其神的壯觀,以及那艘神船,我都不相信人類能造得出這東西……反正我也不懂,也不知道地殼地幔地核裡面都是些啥,反正小小地開了一下眼界,增長了些知識,也還是有所收穫的。

相關焦點

  • 地心搶險記 The Core (2003)
    類型: 動作 / 科幻 / 冒險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英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03-03-28片長: 135 分鐘又名: 地心末日 / 地心浩劫 / 地心毀滅地心搶險記的劇情簡介 · · · · · ·  某天,世界各地接連出現奇怪現象:安裝心臟起搏器的病人突然暴亡、鴿子迷失方向四處亂撞、金門大橋斷裂、羅馬競技場遭到密集雷電襲擊
  • 觀《地心搶險記》有感
    近幾天,在閒暇之餘,我觀看了一部科幻災難片——《地心搶險記》。這部引人入勝的影片主要情節是:某一天,世界各地出現了一連串的奇怪現象,大學教授凱期博士通過研究發現,地核因某種原因停止轉動,導致地球磁場消失,最後地球會被毀滅。於是,各行各業的幾位專家組成了一個小隊,駕駛著特製的工具,深入地核,投放了四枚核彈,使地核重新轉動,拯救了人類。
  •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地心搶險記》,人類對地心的了解還不如太空
    如果我們的地球內部出了問題怎麼辦?《地心搶險記》就是這樣的一部進入地球內部搶險的電影,這部影片上映於2003年,向觀眾展示了目前人類科學家對於地球內部結構的推理和猜想。《地心搶險記》海報影片從地球磁場消失引發一系列災難開始,而地球磁場的消失原因是地核停止了轉動,一個搶險小隊使用鑽地船鑽入地心
  • 《地心搶險記》:《世界末日》的「虛假」版本,卻被觀眾奉為經典
    《世界末日》在整個電影歷史上都可以說是一部可圈可點的作品,它以恢弘的場景和正義的人文關懷,向我們展示了永遠不過時的題材——災難。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部電影,被稱為《世界末日》的「虛假」版本,故事梗概大致類似,也被觀眾奉為經典,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一切假設都非常合理,科幻片地心搶險記
    如果你喜歡科學想像,如果你沒看過地心搶險記,那麼你千萬不要錯過此片。相對於其他太空漫遊,外星人系列,這部電影比較特別,講的是我們地球磁場故事。作為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地球磁場,是由地球外核的高速流動而產生的,它對於保護著我們整個地球的所有生物來說都非常重要。
  • 電影 | 《地心搶險記》:升天的科幻片看多了,這回又入地了,而且還是最深的
    《地心搶險記》是由喬恩·阿米爾執導,庫珀·萊恩、約翰·羅傑斯編劇,艾倫·艾克哈特、希拉蕊·斯萬克、布魯斯·格林伍德主演的科幻災難電影。該片講述了背景與個性截然不同的人們克服困難攜手合作,最終完成了拯救地球和人類的任務。
  • 地心搶險記
    一、地心搶險記二、新概念英語第四冊28 Lesson
  • 《地心搶險記》:一部五毛特效也毀不了的高分科幻電影!
    大家好,我是Mandarin,今天我們來看03年上映的電影《地心搶險記》。雖然這部災難片依然是美帝人民拯救地球的故事,但這次從上天變成了入地,難得看到一條心情好了,話不多說,一起看片吧。原來這一切頻發的怪事,因為地心的液態層停止了轉動,導致抵擋太陽輻射的磁場開始崩壞,一年後地球就會直接暴露在輻射之中,被烤焦,人類命不久矣 。
  • 《地心毀滅》一夜之間天崩地裂,動物失去方向,原來是地心不轉了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部精彩的科幻大片《地心毀滅》,影片《地心毀滅》又名《地心搶險記》,由喬恩阿米爾執導,艾倫艾克哈特、希拉蕊斯萬克領銜主演。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很多科學家都對地球的磁場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科學泰鬥愛因斯坦承認地球磁場是物理學中最重要的難題之一。
  • 電影分享: 地心歷險記
    地心歷險記高清電影是第一部以數字3D技術完整製作的動作奇幻片。特雷弗是一位年輕的地質學家,他同樣研究地質科學的哥哥於1997年去冰島勘探的時候失蹤,留下兒子肖恩與特雷弗共同生活。他們來到了地球深處,在從未想像到的夢幻般的世界中穿行,遇到了很多奇異的生物,而特雷弗的一些大膽設想也得到了驗證。他們越來越接近地心,也面臨越來越多驚心動魄的危險,地心深處的火山即將爆發,炙熱的巖漿飛濺,勇敢的探險家們必須迅速找到逃離的路……
  • 地心搶險記:一個與愛情無關的西雅圖故事
    Dixon說:「我們當時沒有想到軸承密封環的受損程度如此之高。」Bertha的刀盤與掘進機身連接處是一個巨大的軸承。和汽車軸承一樣,軸承外包裹的密封圈能將潤滑脂保存在內,也能防止增加摩擦力的汙物進入軸承。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零部件。當工程師們查到Bertha停止工作的真正原因就是密封環受損時,泥土已經被捲入了軸承的深處。
  • 《地心搶險記》最經典的好萊塢災難片,值得大家一看
    本片作為科幻片,最主要的科普貢獻是用一個桃子演示了地球的構造。至於說一個鑽地船也有出艙設置,太空衣耐受2500度而環境溫度是暖洋洋的5000度時居然能不立即熔化,地心壓力好像不存在等等等等,當然都是可以理解的。
  • 布蘭登·費舍主演《地心歷險記》科幻小說世界成真
    《地心歷險記》的電影是參考著《地心歷險記》這本小說的內容做旅遊指南,小說家描寫的情節,就讓布蘭登·費雪(Brendan Fraser)、喬許·哈奇森(Josh Hutcherson)和安妮塔·柏寧(Anita Briem)三人重新再經歷一回,表面上,他們是「見證」了小說的真實度,實質上則是把書中情節如數再搬演一回,亦即,沒讀過這本小說的年輕影迷,只要看了該部電影
  • 新線公司籌備《地心歷險記3》 2014年上映
    隨著《地心歷險記2:神秘島》(Journey 2: The Mysterious Island)全球票房飄紅,新線公司也開始為這一廣受歡迎的3D冒險系列電影籌備新的續集。
  • 《地心歷險記3D》月底映 成首個3D數字大片
    《地心歷險記3D》香港版海報   時光網訊 我國引進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數字3D電影大片《地心歷險記3D》將於9月26日在新影聯院線下屬新世紀、影協影院同步上映。此次由中影集團發行的《地心歷險記3D》則會帶給觀眾一種全新的觀影感受——90分鐘全3D效果,並且佩戴專業的3D眼鏡。  《地心歷險記3D》根據儒勒·凡爾納1864年創作的《地心遊記》小說改編,講述一位現代的科學教授由於提出地心世界假想說而成為學術界的笑柄。
  • 地心毀滅:極具想像力的科幻電影,地球能量不足我們將面臨什麼
    舉一個成功的科幻片例子,《地心毀滅》是十五年前的科幻片,那時的科幻特效還並不發達,但是卻做出了創新,主要就是體現在故事背景。地心的溫度變化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我們生存的行星被一種神秘的力量阻止了正常的運轉。
  • 極光是這樣產生的,產生的過程讓人震驚,提醒我們地球是多麼脆弱
    科學家亨利·卡文迪什,用三角測量法估計了,極光發生在距離地球表面大約100公裡的地方。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家們了解到,極光是太陽與地球相互作用的結果。地球有一個磁場,保護我們不受太陽太陽風的影響。這些太陽風是由帶電粒子組成的,當帶電粒子到達地球時,這些帶電粒子會帶著巨大的能量從太陽發射出來,大部分都被磁場偏轉了。
  • 地球空心論,扒一扒神秘的地心世界!
    而地球空心論的支持者則普遍認為,地球是一個中空的星球,且南北極、安第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戈壁沙漠以及吉薩高原等地均存在有地心世界的入口。後來到了1869年,美國醫生及鍊金術士賽勒斯·泰德(Cyrus Teed)宣稱其得到了神的啟示,並提出另一種獨特的地球空心論——科勒斯之地論。根據泰德的說法,由於我們不能辨別究竟自己究竟是生活在地球內部還是外部,所以我們姑且先認為自己生活在宇宙的內部,且太陽是宇宙內部的一個能量源,而宇宙外部的世界則稱為科勒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