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德國,相信很多真愛和小編一樣,對它懷有一種複雜的情感,
一方面,德國發動了兩場臭名昭著的世界大戰,讓無數人流離失所。
但另一方面,德國又是歐洲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誕生了無數哲學家、音樂家、文學家和科學家。
除此之外,它還是一個工業強國,電子、航天、汽車、精密機械、裝備製造、軍工等均處世界前列!
這麼多標籤貼在德國身上,讓人迷惑,又讓人敬畏。
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正是這部《德國通史》。
德國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日爾曼人。
從日耳曼部落到神聖羅馬帝國,從普魯士王國再到德意志同盟,
經俾斯麥的鐵血政策後,德意志大敗奧地利,終於獨立並完成統一。
此後德國開始瘋狂發力,利用法國的戰敗賠款和礦產,
再加上國內市場優勢,一躍而成歐洲霸主!
等強大了的德國回過頭來,卻發現世界上的殖民地早已被英法等國瓜分完畢,
德國歷史也由此迎來重要轉折點——兩次世界大戰,
戰敗後的德國一分為二,又合二為一,
冷戰期間,奄奄一息的德國接受馬歇爾計劃的經濟援助,重新騰飛,
再一次成為今天的工業強國!
這其中,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
明明是王國繼承人,
統一德國為何這麼難?
早在德意志國家形成之初,就形成了「選舉產生王權」的傳統,
再加上國王喜歡四處打仗,各地領主趕緊趁機加大自己的權力。
結果到了中世紀,各國都忙著轉向中央集權時,
德國還是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之中。
魏瑪共和國,
因過於民主而與德國格格不入
魏瑪共和國其實是戰敗的產物,所以一開始就不太受德國人民的歡迎,
而且,它效仿西方國家,甚至在自由和民主這方面「青出於藍」!
這與固守秩序的德意志傳統唱了反調,尤其在民族主義高漲之後,人們對它更是不滿,
僅僅14年的時間,魏瑪共和國就宣告失敗,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德國通史》用六卷三百萬字,把整個德國歷史從頭到尾給梳理了一遍,
日耳曼部落、神聖羅馬帝國、普魯士王國、俾斯麥政策、德意志崛起、宗教改革、工業革命、希特勒上臺、兩次世界大戰、東德西德合併、馬歇爾計劃、戰後經濟復甦......
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重大歷史事件,書中都事無巨細地做了敘述與解說。
一口氣講透了德國的前世今生!
跨度之廣,可以說是史無前例!
《德國通史》是「鳳凰文庫·歷史研究系列」的重點出版對象,
作為江蘇人民出版社的重點項目,「鳳凰文庫」不僅是江蘇省的標誌性出版工程,而且在整個出版界和學術界都享有盛譽!
而這部《德國通史》也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除了出版社,《德國通史》還擁有八位特別有份量的作者——
主編邢來順與吳友法,分別是中國德國史研究會的現任與前任會長,
還在高校擔任教授與博導,出版了不少與德國有關的著作。
此外還有多位國內著名德國史專家共同參與,歷時十年撰寫而成!
部分作者簡介:
王亞平,天津師範大學世界史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導。
孫立新,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導。
黃正柏,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導。
劉新利,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導。
鄭寅達,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導
可以說,《德國通史》集結了國內德國史頂級專家!
為了寫好這部《德國通史》,八位學者參考了大量的德文文獻。
僅以本書第一卷為例,八頁半的參考文獻列表裡,西文文獻就佔了七頁半,
其中又以德文文獻為主,全都是專業、翔實的一手史料,堪稱國內德國史研究的最高水準!
也正是這樣,它收穫了讀者的一致好評!
還入選2019「鳳凰年度好書」!
所以真不是熊貓君誇張,
《德國通史》可以稱得上是德國史學屆的巨著!
《德國通史》是國內首部多卷本德國史,也是迄今內容最全的德國史!
首先,它跨度夠長,
從遠古時期的日爾曼部落開始,一直講到今天默克爾時代的德國,
包含了古代中世紀、近代、現代和當代德國,橫跨千年德國歷史。
其次,它內容夠廣,
既有政治、軍事、外交等傳統政治史,
還有社會、經濟、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內容,
全方位詳細展示了德國的歷史進程!
可以說,《德國通史》全景呈現了德意志的起落興衰!
作為一部橫跨古今的大國通史,兼具深度與廣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歐洲的歷史錯綜複雜,國家眾多,戰亂頻發,再加上教權與皇權交織其中,
複雜性可想而知!
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講好德國歷史,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德國通史》無論是從內容體量還是作者隊伍來說,都到了無可挑剔的程度。
不僅如此,這套書並不是像流水帳一樣記錄歷史。
而是詳略得當,重點講述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對德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還有德國成為兩次世界大戰策源地的詳細過程和原因。
這樣重點突出的內容安排,更加能體現「以史為鑑」的功效。
要知道,一套嚴謹、紮實的歷史書,是可以反覆讀很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