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9 1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小音 上海音樂學院
祝賀方瓊教授、黃婉教授
近日,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公示了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名單。
繼今年廖昌永校長領銜的重大項目《中國紅色音樂文化傳播研究》立項後,我音方瓊教授申報的《「文化自信」視閾下推動中國古詩詞音樂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路徑研究》與黃婉教授申報的《記憶、認同與跨國想像:當代上海城市多元族群音樂文化研究》再獲得一般項目立項資助。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是國家藝術學科中層次最高、權威性最強的項目類別。2020年,全國共有215項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獲得立項。
方 瓊
學術簡介:著名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聲歌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民族聲樂研究會副會長。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2000年以公派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馬裡蘭大學音樂學院學習,曾獲第七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民族唱法專業組第一名;上海市「育才獎」、國務院頒發的「全國民族團結先進個人獎」及「寶鋼教育基金獎」「上海市勞動模範稱號」等。
先後在國內和海外舉辦近60多場獨唱音樂會。多次擔任中國音協全國金鐘獎,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等國家級聲樂大賽評委,培養的學生屢屢在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金鐘獎等國家級比賽中獲金銀銅大獎。近年來她領銜的上海音樂學院「長相知」古典詩詞演唱的課題項目,成為國家藝術基金支持項目。
課題名稱:《「文化自信」視閾下推動中國古詩詞音樂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路徑研究》
課題簡介:課題根據「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研究」確立,旨在通過對中國優秀古詩詞古曲、近現代以來創作類優秀古詩詞聲樂作品的創演思想、創演技術、創演推廣進行全面分析,凝練出在全力建設文化自信的當下高校推動傳承與創新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所切實可行、有效的模式與路徑。同時,方瓊教授主持的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傳播交流推廣項目「《長相知》方瓊古詩詞歌曲音樂會」也為該課題提供了有力的前期研究支持。
黃 婉
學術簡歷:博士,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音樂人類學方向碩士生導師。2010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音樂人類學方向(碩博連讀,導師洛秦教授),同年留校任教。2013-14年赴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訪學。主要教授《民族音樂學》《世界音樂》《音樂人類學視野中的樂器學》等課程。研究領域包括上海多元族群音樂文化和衝繩傳統音樂等,並在近10年公開發表文論80餘萬字,包括1本專著、1本譯著、12篇期刊論文,以及2篇英文論文。
課題名稱:《記憶、認同與跨國想像:當代上海城市多元族群音樂文化研究》
課題簡介:當代上海城市多元族群音樂文化研究,為「音樂上海學」重要研究領域之一,同時為上海城市音樂文化研究新的學術增長點。課題將聚焦跨國「再現空間」中的多元族群及其跨國音樂文化現象,透過音樂人類學城市音樂研究所關注的「少數群體」「亞文化」和「多元文化」等學科理念和框架,通過「參與觀察」田野方法和音樂民族志寫作,探討多元族群在上海的跨國音樂表演、音樂創作和音樂生活,解讀音樂中承載和表達的音樂記憶、文化情感和身份認同。
供稿:科研處
設計:leisurelyzs
編輯:彭暢
小音徵稿啦
下一個登上
官微、官博、官方B站、官方抖音的
可能就是你!
快來投稿吧~
徵稿類型
人物|身邊的優秀師生榜樣或校友故事
圖片|記錄上音兩校區的攝影設計
視頻|師生才藝展示及編曲創作
創意 | 適合新媒體傳播的作品
投稿方式
發郵件:shcmxcb@shcmusic.edu.cn
標題:投稿-類型-姓名-年級-學院
投稿要求
作品確為作者本人原創成果
小音家族
好不好看,你點了才算����
原標題:《喜報 | 上音兩項目入選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