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現,一旦科學家要發射探測器,基本選擇的對象不是月球就是火星。像金星、水星、海王星等行星幾乎很少會聽到有飛行器前往探測。當然,這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月球和火星距離地球較近,而且眾多的跡象都顯示這兩個星球的開發利用價值較高。那麼,為什麼科學家不願意選擇金星呢?到底金星上存在著什麼讓科學家紛紛勸退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金星。
雖說科學家往金星發射的探測器較少,但是也不是不發射。早在上個世紀,前蘇聯就已經將探測器發往金星了。在去金星之前,科學家們以為金星的環境應該不會很惡劣,可能只是氣溫和氣壓比較高。待到探測器到達金星附近時,科學家才認識到自己的想法太過於天真,金星的環境不是一般的惡劣。根據數據顯示,金星上存在的溫度高達415攝氏度,所以在一開始,金星上強大的大氣以及溫度竟讓前去探索的探測器都隕落。
後來,前蘇聯的的科學家對這個問題對探測器進行了改造。之後,再次上去的探測器才不再重複覆滅的危險。之後,探測器傳輸回來一組疑似城市建築的照片。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建築已經被侵蝕的七七八八了,不過我們還是能夠從中看清一些街道的樣子。根據這個發現,科學家猜測以前的金星是很有可能存在著高級智慧文明的,但是由於某些不知名原因,這些文明消失了,留下了這些被侵蝕的建築。
此後,也有幾個國家先後向金星發射探測器,經過幾次的發射得到的相關信息,科學家越發覺得金星不適合人類居住,同時大量往金星上發射探測器的必要也不是很大。首先,金星表面幾乎不存在大氣層,所以這就意味著太陽輻射可以完全照射到金星的地面。我們知道地球存在著臭氧層,可以幫助人類在一定程度上隔離太陽輻射。若是長期遭受到過多的太陽輻射,人們很容易得皮膚病。
其次,金星的晝夜溫差很大。其最低溫度與最高溫度可相差兩百多度,真正的熱的時候像火爐,而冷得如同冰窖一般。此外,最為重要的一點是金星的空氣中還存在濃度很高的有毒氣體,如二氧化硫。同時,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金星上經常會有酸雨。如此環境,人們怎麼可以安全存活呢?而近日通過科學家多年的追蹤發現,金星的運行軌跡有所改變。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金星與太陽的距離越來越近了。這也就代表著未來金星的環境會更加惡劣,而數百年後,金星被太陽吞噬的可能性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