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隱藏著什麼秘密?為何科學家又計劃重返金星?

2020-09-09 迷你科學星球

在太陽系內,地球的軌道位於金星和火星之間, 並且這3個行星都處於太陽系內的宜居帶中。由於金星和地球極高的相似性:質量和體積都差不多,且金星也有厚厚的大氣層。

從上世紀60年代起到90年代,蘇聯和美國相繼發射多個金星探測器。後來人類探索行星的全部熱情都從金星轉移到了火星上,這是為什麼呢?金星不是更近麼!金星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沉寂了許久的金星探測任務,如今又將開始列入計劃中了,是科學家發現了金星的什麼秘密嗎?帶你一探究竟!

現在的金星

金星也是一顆類地行星,和地球很相似:體積約為地球的88%,質量約為地球的80%,還有相似的結構和化學組成成分,因此也被親切地稱為地球的 「姐妹星」,科學家曾認為金星未來會是人類的「第二家園」。但是後來的探測發現這兩顆行星的地表環境卻有著天壤之別。不同於地球的生機盎然,如今的金星卻如煉獄般,一片死寂。

金星厚厚的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高達96.5%,帶來的溫室效應極其嚴重;

大氣中還有一層厚度20至30千米的由濃硫酸組成的濃雲,導致酸雨頻降;

二氧化碳和硫酸濃雲可以透過太陽光,卻阻止大氣中的熱量透過雲層散發到宇宙空間。被封閉起來的太陽輻射蓄積起來,使金星表面溫度急劇升高,高達400多攝氏度,足以將金屬鉛熔化,是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

大氣壓強超過地球的92倍,壓力短短幾秒就能摧毀汽車。

金星如此極端的環境,導致太空飛行器著陸金星異常困難,連金星13號探測器在登陸僅2個小時就被摧毀。

因此,從那個時候起,科學家們只能捨近求遠,選擇探索火星。

曾經的金星

為什麼金星和地球有著那麼多相似的地方,卻呈現出兩種不同的景象呢?也許這並不是金星的原貌。

NASA研究專家通過金星演化框架和計算機建模分析的長時間研究,發現早期金星,曾經至少有30億年和地球一樣,保持著宜居的環境,可能氣候適宜,很大的可能表面遍布液態水。從目前金星探測器傳回的地表圖像,也可以發現地面有河床的痕跡,說明遠古時期有過河流或淺海。

而水是生命之源,所以具備誕生生命的條件。

遍布液態水的遠古金星(想像圖)

那麼問題來了,金星在什麼時候,到底經歷了什麼,以至於演化成現在這副魔鬼星球的樣子?

金星到底經歷了什麼

NASA也模擬了7億年前的金星環境,遺憾的是,發現大約7億年前金星遭受了一次環境巨變 ,徹底改變了金星的原始環境。模擬顯示當時金星上大規模劇烈的火山活動,大量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和甲烷氣體不斷地釋放到大氣中,引發了失控的溫室效應。二氧化碳讓大氣越來越厚,這就導致金星逐漸被包裹得十分嚴實,溫室效應如此惡性循環,液態水也都被蒸發掉了,金星因此變成了「地獄星球」。

幸運的是,這種大規模火山活動事件在地球上是十分罕見的。

金星上隱藏的宜居帶

在金星如今這樣的極端環境下有沒有可能存在生命呢?

雖然金星表面的溫度和氣壓都極高,但是在金星厚厚的大氣層之上,天文學家推測具體大約是金星地表向上40~70公裡處,那裡溫度和壓力與地球表面相仿,沒有硫酸雲幹擾,而且具有適合的日照條件,大氣成分也有了部分的氧和氮,這一區域的大氣層可視為宜居地帶,由此推測在金星的大氣層中可能有微生物生活的可能!

金星探索的未來

金星探索看起來似乎很有希望,科學家們對於金星的興趣又回來了!

人類也許可以在金星的這個高度建造一個可以懸浮的空中基地,讓更多的地球人來這裡生活。

NASA為此制定了一項名為「天空之城」(Cloud City)的金星探索計劃,在金星大氣層上方與地球環境相仿的區域,發射大量的長期飛行的特殊飛船。金星的飛艇計劃也會比火星載人運作起來耗時更短,也許成本也會降低,但是當然也存在著一些技術難點。

金星和地球有著同樣的初始條件,而金星現在的樣子就是溫室效應的最終結果。而地球的溫室效應也越來越嚴重,霍金也曾向人類發出警告,如果地球還是繼續升溫下去,最終將成為第二個金星。霍金還開了一個小玩笑,如果有人否認全球氣候變化,那麼請他去金星旅行體驗一下,旅費他來出。

所以探索金星,將有助於人類理解地球大小的行星在靠近母恆星時會如何演化,了解地球未來的命運,甚至可以解決地球的溫室效應問題。

而在2029年之前,NASA、俄羅斯等都有計劃準備重返金星進行探測。讓我們一起期待~

相關焦點

  • 俄羅斯計劃重返金星
    俄羅斯科學家打算再次向金星派遣一個太空飛船。目前正在與美國同事就軌道衛星和著陸站的可能結構進行討論。在金星表面,是一個極端惡劣的條件,儀器只需要幾天甚至幾個小時的工作就損毀了。它將如何組織一次考察,以及它將面臨的挑戰是什麼?
  • 金星有生命是烏龍?科學家聯名要求撤稿,重返金星是否有意義
    無獨有偶,上個月印度科學家對外宣稱,在金星大氣上發現了一種生命基因物質——氨基甘氨酸。於是,NASA科學家聯名要求Nature更正或者撤稿。科學家質疑的焦點集中在,所謂在金星上發現的所謂磷化氫信號是過擬合信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重返金星太難了!金星因為一個元素,35年後多國啟動探索計劃
    天文學家9月14日宣布,他們已經在金星的雲層中發現了磷化氫,一些科學家提出了一種可能是生命跡象的化學物質。這項新研究依賴於兩臺地面望遠鏡的數據,科學家們已經計劃從金星的表面進一步挖掘金星的奧秘。重返金星太難了!
  • 重返金星:尋找人類未來家園
    卡爾·薩根(Carl Sagan)曾經說過,金星是我們太陽系中最像地獄的行星。那麼,我們什麼時候能重返那裡呢?這讓一些行星科學家十分渴望能夠重返太陽的第二顆行星,尤其是那些認為比起火星和其他星球,金星長期以來都被忽視的人。
  • 金星離地球最近,為何科學家總登陸火星,而不是金星?
    但是在太陽系中跟地球最相似的並不是火星而是金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離太陽最近的四顆屬於類地行星,地球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金星的平均半徑則為6051.8千米,與地球可謂是相差無幾,而火星的平均半徑則為地球的53%,比地球小了一半。
  • 10年內重返金星!無視465℃高溫,俄羅斯這次下了「血本」
    在過去的研究中,前蘇聯的科學家認為,金星雖然如今看起來非常的可怕,但是在遠古時期,金星上極有可能與地球一樣,都是一顆非常宜居的星球。,金星的變化發生在5億年之前,雖然不清楚5億年前的金星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大約從那個時候開始,金星就開始越來越惡劣了。
  • 俄羅斯公布未來10年航天計劃,欲打造超獵鷹火箭,目的重返金星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的總經理傑特裡·羅戈津公開表示了俄羅斯接下來10年的大計劃。除了要發射更多衛星和火箭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計劃重返金星,而且要研發出比SPACE X的獵鷹運載火箭還要強的火箭來運載金星探測器。
  • 10年內重返金星!無視465℃高溫,俄羅斯這次下了「血本」
    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前蘇聯就已經開始探測金星了,而且還成功發射過多臺在金星表面著陸的探測器,為人類傳回了大量寶貴的資料。  在過去的研究中,前蘇聯的科學家認為,金星雖然如今看起來非常的可怕,但是在遠古時期,金星上極有可能與地球一樣,都是一顆非常宜居的星球。
  • 煉獄金星:NASA工程師又開始討論移民金星,他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上世紀其實金星挺熱鬧,早期是因為金星條件和地球非常相似,大小都不到,又有厚厚的大氣層,結果到了之後發現完全不是這樣,表面高溫450度,超級風暴幾天就刮遍金星,還有火山,硫酸雲,二氧化碳大氣層氣壓是地球90倍,科學家們心都涼涼了!
  • 金星曾存在過生命?俄羅斯要前往金星尋找真相,NASA也想過去看看
    ,而且在上世紀60年代末,金星探測器就已經在金星上著陸了,人類在火星表面著陸的探測器則是在1996年,由此可見,金星其實在20世紀的時候,才是科學家們心目中的「第二地球」。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金星不僅是太陽系中距離地球最近的,同時,無論是質量、體積、構成等各方面,金星也都要比火星更像地球,只不過因為金星的情況太惡劣了,所以,科學家們才會捨近求遠。
  • 金星上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探測器拍到2萬座廢墟,是真是假?
    於是科學家短暫的放棄了探索金星,而是將更多的資源放在了探測火星,外太空等等。,可當人們再將注意力投放到金星時,卻驚奇的發現金星有可能隱瞞了人類什麼,或許金星的生態環境是金星的障眼法,一旦人類知曉金星不值得探索,就不再去窺探金星的過往,金星亦或者是背後的操控者的目的就達到了。
  • 金星上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探測器拍到2萬座廢墟,是真是假?
    金星和地球都同處於太陽系內的宜居帶上,兩顆星球從外在結構看上去,相差並不大,但內在環境卻差別極大,人類可以在地球上安然無恙的發展文明,但在金星上卻一秒鐘也難以度過,只因金星表面溫度高達464攝氏度。因為如此,科學家從未考慮過移民金星生存,否則難度也太大了。
  • 金星發現生命存在可能性,中國為何沒有探測過金星?
    年無人探索:在20世紀,科學家對金星的了解度不高,由於金星存在異常的大氣層,很多科學家認為金星存在海洋,很有可能和地球相似。隨著金星膦(PH3)物質的發現,金星重新回到科學家的視線之中,目前來說,金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甚至高於火星,NASA已經開始重新評估金星,判斷太陽系中行星探測優先級,金星將很有可能與火星持平,甚至優先級超越火星。
  • 距離地球較近的金星,上面到底有什麼秘密?為何備受「冷落」?
    距離地球較近的金星,上面到底有什麼秘密?為何備受「冷落」?近日,我國和美國將要發射火星探測器。最初,科研人員將火星作為移居星球的首選,主要得益於它的距離優勢,按照這個思路來看,那麼金星的距離更加優越,為何沒有國家願意去探索金星呢?
  • 為什麼人類需要重返金星?原來它可能關乎著地球和人類的命運
    這是第一個成功環繞金星,並從金星表面傳回科學數據的探測器,後來,1982年發射的「金星13號」(Venera 13)探測器成為第一個傳回另一顆行星表面聲音的太空飛行器。科學家在上個世紀先後向金星進行了多達35次的探測任務,可見人類對金星的探測頻率絲毫不亞於火星。可為什麼後來科學家又放棄金星放目光放在了另一顆更加遙遠的火星上?其實科學家做出這個決定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 製造以甲烷為燃料的火箭,將在金星表面登陸
    根據法新社的報導,日前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表示,俄羅斯計劃重返金星,準備在未來發射可以在金星表面著陸的探測器,並且採集金星的土壤樣本返回地球,同時表示目前俄羅斯正在籌備建造一架比馬斯克的SpaceX還要厲害的運載火箭。
  • 金星比火星離地球近,為什麼科學家總是計劃去火星而不是金星?
    從這個數據看,確實去金星比去火星更近一些。那麼,為什麼科學家總是計劃去火星而不是去金星呢?我們從以下三個角度來看一下:第一,火星和金星離地球的實際距離?第二,去金星和火星要面對什麼?第三,去金星和火星有什麼意義?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地球和金星、火星間的實際距離在開頭,我們說了一下金星、火星與地球理論上的最近距離。
  • 金星和地球很像,為何科學家不願探索金星?而更喜歡火星
    據記載,火星與地球相距約5600萬公裡,金星則距離地球約4300萬公裡。通過比較我們知道,金星與地球的距離可比火星近多了。​金星和地球很像,為何科學家不願探索金星?而更喜歡火星而且科學家們把金星看作是地球的姐妹星球,因為金星和地球在某些方面很像。從大小上看,金星的質量是地球的0.8倍;從半徑上看,金星只比地球小了300公裡;從體積上看,金星的體積是地球的0.88倍。
  • 金星之謎——太陽系中第一個可居住的星球?
    「正因為如此,從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到歐洲航天局(ESA),再到俄羅斯太空總署(Roscosmos),世界各地的太空機構都在計劃重返前海洋世界的任務。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將於2023年發射一顆人造衛星前往金星,屆時它將成為第一個升空的國家。「為什麼我們投入這麼多時間尋找火星上的生命,因為它只有4億年的液態水?」Dyar問道。「然後金星有三十億年的水,卻沒有人關注她。」
  • 金星發現生命痕跡,這與1989年發現的金星城市遺蹟有關嗎?
    近期歐美科學家宣布,發現了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有利證據,曾經前蘇聯發射的1枚探測器穿過金星表面濃密的大氣層用雷達掃描時,也驚奇地發現金星上竟然分布有兩萬座城市的遺蹟,難道那些遺蹟真的是金星人曾經活動過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