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連檢查先「掃碼」
解放軍報訊 杜睿報導:3月底,北京衛戍區某炮兵團作訓股參謀楊雄到營連檢查戰備庫室整治情況。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他手裡多了一臺平板電腦。這是幹啥用的?原來,該團正在施行「掃碼」檢查法,用來掃描二維碼的平板電腦,已經成為機關幹部到基層檢查指導工作的「標配」。
說起這套「掃碼」檢查法的由來,還得從一次雙向講評會說起。去年年底,該團組織機關基層雙向講評,不承想,講評會卻開成了「訴苦」會。基層官兵反映,機關檢查指導方法「簡單粗暴」,還在沿用通報批評的老辦法,周期長、效果差不說,還挫傷了基層幹部工作積極性。機關幹部也是一肚子苦水要倒:我們自己手頭的業務工作就有一大堆,現在既要檢查工作,還得同連隊幹部溝通解決問題,再加上跟蹤查看整改情況,根本忙不過來呀。
機關基層都說難,把這個難題解決好就更難。該團決定發出「英雄帖」,廣集兵智,問計於全團官兵。在匯總的意見建議中,有一條讓人眼前一亮:為什麼不給受檢部位貼上二維碼呢?這樣機關幹部用平板電腦掃碼檢查後,把問題上傳,營連就可以及時查看解決。原來,去年該團推進「政工網+」建設時,構建了內部 WIFI區域網,還為官兵配發了平板電腦。團裡便結合這一有利條件,由網絡骨幹共同攻關,構建掃碼平臺,生成並張貼二維碼,調試運行,一套「掃碼」檢查法就這樣「新鮮出爐」。
這不,楊參謀來到九連儲藏室後,沒有著急檢查,而是先打開平板電腦對儲藏室來了個「身份驗證」——對著貼在牆上的二維碼「掃一掃」,這是哪個連的儲藏室、要檢查哪些內容,這些信息一目了然顯示在電腦屏幕上。點擊一項內容就會彈出一個對話框,逐項檢查完畢,楊參謀把檢查人、發現的問題、整改標準、整改時限等內容一一輸入對話框,點擊上傳伺服器。很快,九連連長李思涵的平板電腦就收到了信息提示,點開一看,楊參謀上傳的檢查結果赫然在目:兩個戰備包沒有貼標籤。他立即安排人員進行整改。當天中午,問題便得到解決,算算時間,從楊參謀發現問題到連隊整改解決,前後還不到3小時。
「要是以前,連隊又得被通報,我也要挨批評,被通報後解決問題又得一天。」李思涵一邊感慨,一邊打開平板電腦,在對話框中輸入「已整改完畢,請檢查驗收」的字樣後,發送給了楊參謀。
從通報問題被動整改到發現問題主動解決,從一整天到3小時,「掃碼」檢查施行2個月來,給機關和基層都帶來了便利,使該團管理工作大幅提質增效。
編輯感言:換一種檢查的打開方式
■武元晉 中國軍網綜合
「機關來檢查了!」在基層,這句話的威力不亞於「狼來了」。
按理說,檢查是機關抓建幫帶基層的重要抓手,何以如此尷尬?究其根本,機關難辭其咎。少數機關幹部為檢查而檢查,熱衷於搞通報、「打板子」。基層眼見機關翻箱倒櫃、大動幹戈的檢來查去,卻並無多少實效,且幹擾基層正常工作和節奏,豈無怨言?
北京衛戍區某炮兵團以「掃碼」的方式進行檢查,換一種檢查的打開方式,卻收到了不一樣的效果:機關費力少、基層不傷神,雙方皆大歡喜。收效如斯,其實原因很簡單——用新思路解決「老大難」,藉助信息化手段讓檢查回歸本真,真正查找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工作。
末了還要補充一句,檢查歸根到底還是要服務基層,為官兵辦實事,否則再新鮮的打開方式也是流於形式。惟其如此,官兵才會發自內心的「歡迎上級領導蒞臨指導」。
責任編輯:胡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