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衛戍區某警衛團引導官兵端正創先爭優態度—— 「雙爭」評比不能唯「分」是圖
「三班長周偉擔任公差負責人,加3分;一班副班長張博朝為戰友理髮2次,加2分……」10月中旬,北京衛戍區某警衛團15連俱樂部內,「雙爭」階段性評比量化積分公示正在進行,軍人委員會副主任丁旭拿著厚厚一沓「好人好事」,一項一項累計加分。
這次評比加分完全依據上級下發的量化積分評比細則,但分數公布,臺下官兵卻是異議頗多——「周偉班長只是公差的負責人,而不是真正出公差的人,憑什麼他能加分,反而幹活的不能加分」「連隊只有張博朝會理髮,難道他每次為戰友理髮都加分嗎」「出公差也分輕重活,加分不能一概而論吧」……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場面逐漸混亂,指導員石雪峰不得不提前終止公示,直到回到宿舍,他仍在思考,加分本來是好事,怎麼到頭來卻「一地雞毛」?到底是評分標準不科學,還是戰士們功利心太重?
無獨有偶,相似的一幕也發生在該團指揮通信連。戰士們就「自費為連隊建設做貢獻是否該加分」針鋒相對,指導員王捷濤也一時難以說清。
很快,問題反映到團機關,一場關於「『做好事』該不該加分,『雙爭』到底怎麼評」的大討論在全團拉開帷幕。「『雙爭』量化評分過細容易偏離初衷,讓戰士們盯著分數幹工作」「每周計算分數費時費力,為基層增加了很多負擔」,對照遇到的現實問題,一系列「隱性積弊」被揪了出來。
「不論是『雙爭』活動還是量化積分評比,其目的都在於引導官兵爭做『四有』優秀個人,而不是為了加分而加分,以分數論高低。」團政治工作處主任周滴最終拍板。很快,他們發出通知,明確除上級明令表彰和大項任務、比武表現突出外,經常性工作不再納入量化積分。
端正爭優態度,激發訓練熱情。前不久,在該團組織的比武中,15連兩名上等兵因成績突出,雙雙獲評「四有」優秀士兵,贏得全連官兵一致稱讚。
來源:解放軍報 轉自:中國軍網
責任編輯:鄧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