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6月28日,北京高校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表彰大會通過線上召開,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黨委被評為北京高校先進黨組織。
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黨委是2018年教育部首批「全國百強黨建工作標杆院系」培育創建單位。現下設29個黨支部,其中教工黨支部6個,學生黨支部23個,共有531名黨員。
在校黨委堅強領導下,學院黨委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理念,緊密圍繞學校建設一流能源科技大學目標,帶領全院師生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一、固本強基,凝心聚力,
增強黨支部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學院黨委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帶領各支部、黨員和廣大師生員工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完善工作方式方法,全面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
嚴格院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制度,落實「三會一課」制度,不斷提升黨性修養、師德師風和黨員理論水平。學院班子成員具有全局觀念和大局意識,衝鋒在前,勇於擔當、守土盡責。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全覆蓋,學生黨支部書記配優配強,保證支部政治立場堅定,對黨忠誠。
健全相關工作機制,堅持黨政聯席會議制度,保證重大事項決策民主化、科學化和規範化。積極實施「黨員先鋒工程」,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充分彰顯。
近四年來,學院先後有8個學生黨支部、班集體獲得北京市級榮譽稱號。學院黨委先後被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教育部評為「北京高校2010-2012年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和首批「全國百強黨建工作標杆院系」創建單位(2018年)。碩2016-1黨支部獲北京高校紅色「1+1」示範活動一等獎;地物2015班獲「北京高校『我的班級我的家』十佳示範班集體」,此項榮譽為學校首次獲得。
二、堅守初心,以本為本
「三全育人」推動精英人才培養成效明顯
學院黨委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實施分階段、分層次的本科生全程導師制,構建以導師為主導,研究生輔導本科生、高年級本科生輔導低年級本科生的縱向鏈式學習科研團隊,促進教研融合、師生相長。
與各階段常規教學環節和學生個性化需求相適應,「三個課堂」並舉和校企研協同,形成了「新生引航」、「導師面對面」等特色品牌活動,35位企業導師參與校企「雙線」全程指導,校企研、黨團班的「黨建+育人」作用充分發揮,有效提升學生家國情懷和專業歸屬感,提高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
近年來,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每6名本科生獲得省部級競賽獎勵1項,每15名本科生申請1項專利,測繪工程等專業每5名本科生發表1篇論文;學生中先後有6人獲「李四光優秀大學生獎」,70人獲「北京市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學院本科生入學成績低,但升學率、就業率始終位居學校和全國同類兄弟院校前列。學院建立180餘家企事業單位就業信息庫,交流走訪20餘省70餘家單位,召開60餘場專場招聘會,2019年升學率62.89%,本科生就業率、籤約率和研究生就業率均位居全校第一,80%畢業生到國家重點單位和基層就業。
三、面向需求,一體化發展
一流學科和一流專業建設取得新突破
學院黨委堅持以長遠需求為導向、以學科發展為基礎、依靠平臺資源辦專業為思路,依託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積極探索一流學科、一流專業建設路徑,並落實相關措施。
目前,學院依託平臺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1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2個「111」引智基地」、4個教育部和行業協會研究中心和2個國際研究中心。
學科建設成效顯著,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2個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進入A類學科行列,地球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專業建設方面,擁有1個北京市校外人才培養基地,與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寧夏應急管理廳等單位合作共建實踐教研基地。
拓展地理人工智慧辦學資源與辦學空間,優化新工科人才培養方案。資源勘查工程和地球物理學2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地球物理學專業入選北京高校「重點建設一流專業」。
四、牢記使命,創先爭優
優秀文化基因薪火相傳
學院黨委以「一核雙體多翼」黨建工作格局引領全院各項工作,以「先鋒踐行之翼」激發師生的自信心、榮譽感和創造力。
以韓德馨院士為代表的學院老一輩專家教授,為我國煤田地質與礦山測繪教育事業的奠基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以彭蘇萍院士、武強院士為代表的一大批中青年學者已成為我國地質和測繪領域的中堅力量。
在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中,先進集體、優秀黨員和優秀教師等不斷湧現,1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4人被評為北京市教學名師,1人獲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擁有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5人,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3人,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3個、「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和「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16人。2人擔任國際著名期刊主編,1人擔任國際有機巖石學會主席;1人獲「中國生態文明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近三年,學院教師及團隊獲國家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3項,省部級及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19項;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3項。
來 源/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