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7 2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榜樣示範,是最好的說服;典型帶動,是最好的引領。長期以來,大連理工大學學校黨委注重發揮先進典型在黨建工作中的「助推器」作用,將培育先進典型作為推進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的重要抓手,以點帶面、點面結合,讓基層的內生動力競相迸發,讓組織的活力源泉充分湧流。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新時代高校黨建示範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創建單位名單,我校再傳捷報,化工學院黨委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標杆院系」,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研究生導師縱向黨支部、外國語學院青年教師愛心黨支部、網絡與信息化中心黨支部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同時,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部黨委、建築與藝術學院黨委以及5個基層黨支部也入選第二批全省黨建工作標杆院系、樣板支部,進一步強化了「以點豐富面、以面支撐點」的典型引路磁場效應,營造出學校學先進、趕先進、當表率、作貢獻的濃厚氛圍。
化工學院黨委: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院事業高質量發展二級黨組織在學校黨組織架構中處於承上啟下的關鍵地位,是學校改革發展任務的基本實施主體和具體承載者。化工學院黨委始終保持著與學校黨委一脈相承的紅色基因,探索總結黨建工作「五個始終堅持」優良傳統,堅持以紅色理論武裝頭腦、以紅色使命指引方向、以紅色視野追逐夢想、以紅色傳統激發動力、以一流黨建助推一流業績。
學院黨委聚焦主題主線,持續強化信仰力量,堅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根本任務,構建「講創新理論、講形勢政策、講紅色基因、講黨紀條規、講先進典型」和「黨委帶頭學、建章立制學、開班研討學、媒體互動學、見習感悟學」的「五講五學」模式,區分理論學習、黨建參考、主題教育板塊建好微信學習平臺,推動學習教育從「記錄式」向「體會式」提升。打造黨建品牌,持續強化堡壘作用,組織「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主題黨日等黨員教育活動,組建「前沿•先鋒」理論微黨課宣講團,建造紅色基因功勳教師「雕塑群」,開展「黨章指引、黨旗飄揚、黨徽閃耀、黨日紅火、黨員奉獻」活動等,著力實現「黨委一盤棋、支部一團火、黨員一面旗、全院一股勁」建設目標。突出教育管理,持續強化旗幟引領,研究建立發展黨員「一學、二談、三審、四育、五看、六評」質量管理體系和「啟蒙、頭雁、先鋒、旗幟」的「四個一」發展黨員全過程培訓體系,近年來,累計培訓學員1.1萬人次,黨員教育成果被央廣網、中國日報網、大連日報等多家媒體報導。
創新組建師生縱向黨支部模式,是學校黨委遵循新時代高校黨建特點規律,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提升的一種重要探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積極響應號召,於2017年6月成立了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研究生導師縱向黨支部,集聚教師、博士生和碩士生3類黨員群體,最大程度地發揮出黨員導師在研究生黨建工作中的引領作用。
在支部書記帶領下,支部師生黨員立足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專業優勢,主動承擔校內外各種理論學習和宣講活動百餘場,支部老師全部參加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習進行時」理論宣講,博士生參加「星火計劃」博士生宣講團,展現了學以致用,服務大眾的黨員風採,讓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入人心,收到非常良好的宣傳效果。支部圍繞大工的紅色基因和黨的光輝歷史,連續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築牢理想信念」系列教育活動,通過追憶紅色校史,重溫紅色黨史,探尋紅色人生,進一步堅定了支部黨員的理想信念和愛國愛校愛崗情懷。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先行先學,開展「守初心,擔使命」系列主題黨日,開展「七個一」工程,實現了主題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雙向融合。致力於我校對龍陵縣的扶貧工作,以課題研究、理論宣講為龍陵發展提供支持,打造了「黨建+扶貧」的黨建模式。
「守正創新」是做好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原則,這就要求基層黨組織在全面規範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新的方法載體,實現打基礎和抓創新的高度統一。外國語學院「愛心黨支部」將一批愛國敬業的青年教師黨員骨幹聚集在一起,自2012年組建以來樹立「創新先鋒」意識,對內堅持「外語+思政」潛心育人,對外開展智力幫扶精準扶貧,先後走進過貧困山區、街道鄉村,足跡遍布三省六市,相繼湧現出省優秀駐村掛職幹部、市模範援疆專業教師等先進個人。
支部發揮外語優勢,講好家國故事,築牢意識形態宣傳陣地,組織師生用七種語言講述新時代中國的發展故事;積極傳播「大工紅色故事」,承擔七萬字大工校史翻譯;開展朗讀者等外語競賽和多部大型外語戲劇,保障意識形態教育入腦入心。領航課程思政,育人潤物無聲,堅持思政育人,支部黨員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課上注重育人與教書結合,課後注重引導學生對西方文化的正確看待;教授黨員帶頭開展「初心」雙語微黨課,結合學習心得講述40餘節雙語微黨課;圍繞大工故事製作中英版《屈伯川傳》等微黨課;連續指導大工國際模聯十餘載,促進高校立德樹人、思政育人、三全育人齊頭並進。響應國家號召,精準智力扶貧,敘寫服務奉獻典型事跡,建立「大連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扶貧支教基地」,連續2年遠赴雲南開展愛心支教;結合中國傳統節日開展「祖國在我心中」主題英語支教活動,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服務奉獻經驗舉措。
服務功能是基層黨組織的本質屬性,學校各級黨組織都要以服務發展、服務師生為重點,全力推進服務功能建設。網信中心黨支部作為學校機關黨支部的優秀代表,始終以「讓黨支部成為凝聚力量的陣地、讓黨員成為擔當敬業的模範、讓師生成為信息化成果的最大受益者」為核心理念,把強化服務功能作為驅動支部建設的內在動力。
支部以標準化規範化為抓手,提出做好「六個紅色」建設舉措:以紅色主題引領黨日活動,開展「四個一」(即「一個主題、一條主線、一個小組、一點心得」)黨日活動;以紅色故事凝聚先鋒力量,通過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圖片展等方式學習先進事跡,推動支部黨員學做貫通;以紅色平臺承載支部學習建設,打造「移動網際網路下黨建學習平臺」,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優勢進行黨建相關學習;以紅色基因傳承歷史文化血脈,邀請支部退休黨員為全體黨員講述中心發展歷程,傳承好大工的紅色基因和「作風嚴謹,勇於創新,嚴守規矩,無私奉獻」的網信精神;以紅色記憶凝練工作,利用「黨支部樣板雲盤建設」,將每次黨建工作進行電子云盤存檔,方便支部黨員進行工作的回顧總結;以紅色舉措提升服務師生質量,結合網信部門工作特點,圍繞服務師生,推行了一系列的「溫暖舉措」,全面推進網上辦事大廳建設,著力做到環節最少、時間最短,讓師生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強化打造服務師生的「堅強戰鬥堡壘」。
2019年,學校黨委堅持用「兩個維護」鑄魂,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有領導、有計劃地選樹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示範點,強化帶動引領,深度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讓基層黨組織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進一步「淬火成鋼」。目前,學校黨委已創建全國黨建工作標杆院系2個、樣板支部5個、「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1個,創建全省黨建工作標杆院系4個、樣板支部20個、「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1個,近兩年累計榮獲部省級高校黨建品牌30餘個,打造出「黨員集體過政治生日」「十年真情助青海」「愛心支教團」等特色活動。下一步,學校黨委將繼續強化「後進趕先進、中間爭先進、先進更前進」的工作導向,擴大示範創建覆蓋面,通過選樹典型、培養典型、宣傳典型,黨內帶黨外、黨員帶群眾,織密築牢基層黨組織體系,推動各級黨組織以釘釘子的精神履行好「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的「三個政治責任」,切實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凝心聚力、保駕護航!
新聞來源:大工新聞網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