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傳導有力度,輻射有廣度,走心有溫度。第73集團軍某旅探索打造「奮鬥者·分享+」平臺,提升主題教育實效——用好一束光 照亮一大片
那天,得知父親被確診患上新冠肺炎,第73集團軍某旅合成二營火力連下士孫佩頓覺眼前發黑,淚水隨之滑過臉龐。
「父親的病能不能治好?我要不要回家看看?」接下來幾天,孫佩眼前總是浮現父親的身影,做什麼事都沒有心思。
「別擔心,有黨和政府的關心,有醫護人員的照料,你父親一定能戰勝病魔!」聽著戰友的安慰,回想起當兵離開家時,父親要他「在部隊好好幹」的叮囑,孫佩下定決心幹出成績。
想明白了道理,孫佩訓練更加刻苦。他由火箭筒手轉崗為狙擊手後,短短一個月,就登上了新專業訓練「龍虎榜」。治癒出院的父親,從電話中得知這個喜訊後,高興得連聲說「好」。
「家人是軍人最溫柔的牽掛,有國才有家,矢志強軍就是守護親人。」6月下旬,該旅「奮鬥者·分享+」平臺推出反映孫佩這段經歷的短片《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立即在官兵中引發熱烈反響。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在於創新,動力和活力也在於創新。」該旅領導介紹,為進一步增強「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效果,激發官兵強軍熱情,他們積極探索打造「奮鬥者·分享+」平臺。
何謂「奮鬥者·分享+」?「『奮鬥』是主題,『分享』是關鍵,『+』就是給教育加上符合時代特點、契合官兵需求的新元素。」該旅宣傳科科長劉苑告訴記者,針對青年官兵思想活躍、喜歡表達、熟悉網絡等特點,他們探索利用強軍網開辦「強軍故事會」等欄目,將教育話語權交給官兵,組織官兵分享奮鬥故事;同時活用彈幕、短視頻等載體,為教育賦予時代表達方式,不斷提升教育傳導的速度、輻射的廣度和走心的溫度。
去年,該旅女兵程園園以話務班班長身份參加集團軍狙擊手集訓隊,並在陸軍「百名槍王」比武中成功殺入「決賽圈」,獲評「狙擊精英」。
「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我想讓自己的軍旅生涯多一分斑斕的色彩。」在「奮鬥者·分享+」平臺上,以程園園為原型的動漫作品《最「燃」青春》,播放量和點讚數一直高居榜首。
記者點擊「播放鍵」,幾千條彈幕陸續映入眼帘:「超帥氣的小姐姐」「誰說女子不如男,試看女神程園園」「我的班長怎一個『颯』字了得」……一句句讚譽,表達了戰友們對這名「女槍王」的由衷欽佩。
「相較於傳統的說教,這些冒著熱氣的奮鬥故事,富有朝氣的表達方式,更能鼓舞兵心士氣。」該旅領導告訴記者,如今,在「奮鬥者·分享+」平臺上,近百個發生在官兵身邊的強軍故事,成為激勵矢志強軍、創先爭優的動力源。
學習奮鬥者,爭當奮鬥者。前不久,在旅裡組織的「精武杯」創破紀錄比武活動中,信息保障隊戰士呂寧潔和張小柯,分別打破「程控數據交換」「電源端子製作」兩課目紀錄。
載譽而歸,張小柯迫不及待登錄「奮鬥者·分享+」平臺,訴說自己的成長感悟:「奮鬥者的身影如同點點光源,給予我奮進的力量,照亮強軍徵途!」(■ 張磊峰 特約記者 徐 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