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集團軍某旅探索「大眾談+資源池」模式釋放教育新動能——
有意義的課,有意思地講
■解放軍報記者 張磊峰 賴文湧
第73集團軍某旅新兵高陽怎麼也沒想到,入伍還不到倆月,他就成了戰友口中的「高老師」。
在全營第一次考核中,他以手榴彈投遠70米的成績技驚四座。出了名的高陽很快收到邀請,請他結合自己經歷為新兵營全體官兵上堂教育課。
講些啥?教案提綱怎麼寫?還得做個制式課件吧?高陽撓了幾天頭,還是沒思路。
「你就用『00後』的方式給大家上一課吧!」指導員謝浩的話讓高陽一下子打開了思路。
上課當天,沒有課桌、沒有教案。一支話筒、一個講臺,就像電視上的脫口秀演員一樣,高陽隻身站上了講臺。
「第一次站上『C位』,心裡還是有點慌,講得不好的地方,大家『輕噴』。」別具一格的開場白,逗得臺下官兵會心一笑,也激起了大家的興致。
「入伍之初,我就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要拿第一、上光榮榜。在班長的幫助下,這個小目標一不小心就達成了。」對於全營第一的成績,高陽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輕描淡寫帶過,但所有人都知道,成績背後飽含了多少汗水。
「作為『後浪』,只要我們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到達光輝的彼岸……老鐵們,奧利給!」高陽既新潮又走心的發言,引發了新戰友們對「紮根軍營、奮鬥強軍」的思考,也贏得了陣陣掌聲。
「既要有意義也要有意思,既要揚正氣也要接地氣。」該旅政委曹佔平告訴記者,當代官兵見多識廣、思維活躍、情感豐富,主體性和參與感更強,單靠傳統的灌輸式教育難以走心入腦。為進一步增強教育質效,他們探索創新「大眾談+資源池」模式,不斷釋放教育新動能。
什麼是「大眾談+資源池」?「『大眾談』即『人人都是教育主角』,將講臺交給基層、把話筒遞給官兵,鼓勵大家用兵言兵語講兵情兵事;『資源池』就是活用線上線下教育資源,利用自主研發的智慧教育APP,打造多維一體教育課堂,讓教育更具互動性和趣味性。」該旅宣傳科科長秦中華歸納道,「新的教育模式不是為了單純迎合官兵喜好,而是創新方式方法,使原本深刻的思想生動化、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宏大的道理通俗化。」
好的形式是敲門磚,好的內容才是硬道理。他們還注重藉助「有意思」的教育資源,講好「有意義」的強軍故事。
中國女排與該旅「管理教育模範連」有著不解之緣。30年前,在連隊駐地進行冬訓的中國女排隊員,慕名趕來體驗軍營生活。官兵高強度的訓練和軍人特有的堅韌品格,深深地感染了女排隊員。
今年10月上旬,「管理教育模範連」指導員朱亞強走上教育講臺,以1990年、2006年、2016年三個不同年份女排集體籤名贈給連隊的排球為線索,動情講述了「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深情回顧了一茬茬官兵的奮鬥足跡和連隊建設發展歷程,引發現場官兵心靈共鳴。
釋放教育新動能,煥發練兵新活力。日前,該旅偵察分隊千裡機動組織傘降訓練,官兵鬥志高昂。今年以來,該旅先後完成整建制戰備拉動、海上實彈射擊、山地進攻演練等10餘項重大任務,近百名訓練尖子脫穎而出、立功受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