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第77集團軍某旅電子對抗連排長楊俊的發明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掐表計時誤差大,官兵訓練成績提高無法準確獲知,怎麼辦?請看第77集團軍某旅電子對抗連排長楊俊的發明——

「考核神器」誕生記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雷兆強 通訊員 衛坤祥

楊俊正在調試「雷射感應計時器」。劉波 攝

「18.531秒!」

第77集團軍某旅電子對抗連30米×2蛇形跑課目考核現場,上等兵劉玉龍剛衝過終點線,旁邊一個「黃匣子」便報出他的成績。

這個「黃匣子」其實是一個「雷射感應計時器」,主要用來體能訓練考核計時,因為測量誤差不超過0.01秒,被戰士們稱為「考核神器」。

「考核神器」是怎麼來的?它的發明者、該連排長楊俊說,多虧了官兵們的「吐槽」。

「為什麼好多人的成績一樣?」「這周考核成績竟然跟上周差了1秒多!」……楊俊發現,每次30米×2蛇形跑課目考核後,戰士們對成績的「負面」聲音特別多。仔細了解後,楊俊找到了原因——計時方法出了問題。傳統的方法是用秒表掐時間,缺點是人為因素多、誤差大,導致戰士們的訓練成績統計忽上忽下。

人工計時不靠譜,能不能換種方式?楊俊想到了雷射感應裝置,可以利用考核人員在出發和返回時兩次觸碰雷射的時間差來測算考核用時。相較秒表,這樣的裝置不僅靈敏度高而且更精準。

有了想法,說幹就幹,楊俊決定製作一款雷射感應計時器。他找來雷射發射頭、光敏電阻、嵌入式晶片等零部件進行組裝調試,編寫程序軟體,經過反覆試驗,「黃匣子」終於研製成功。

為了檢驗實際效果,楊俊讓「黃匣子」和秒表來了一次一對一比賽。當上等兵徐偉衝過30米×2蛇形跑終點線,「黃匣子」和負責計時的戰士先後報出成績:「19.137秒」「19.93秒」。

「誤差竟然這麼大!」「這個計時器真是太精準了!」對於結果,圍觀的戰士們無不驚訝。

「可算把我們的頭疼事解決了!」連長潘永鵬對楊俊豎起了大拇指。

「之前連隊始終無法掌握真實詳細的訓練底數,體能訓練都是採取『大水漫灌』『一刀切』的方式。」潘永鵬說,「有了這個『考核神器』,我們制訂訓練計劃和訓練目標將更貼合官兵實際、更有針對性。」

「雷射感應計時器」很快火遍訓練場,其他連隊紛紛找來借用。楊俊決定「乘勝追擊」,對目前功能單一的「雷射感應計時器」進行拓展升級。他說:「我們的目標是藉助先進技術手段,推動軍事訓練由粗放式向精準化轉變。」

 

責任編輯:胡光曲

相關焦點

  • 第82集團軍某旅改進基層營連車輛油料保障方式
    第82集團軍某旅改進基層營連車輛油料保障方式  機關送上門 基層少折騰  ■封殿濱  陳佩琪  本報特約通訊員  李國臣  「各車注意!迅速做好加油準備。」11月上旬,第82集團軍某旅支援保障連駕駛員賈少雷剛從野外訓練場返回營區,對講機裡就傳來了營長嶽玉寶的口令。「車未到,油先行!」
  • 95後抗洪排長被洪水捲走,最新消息傳來
    視頻中的抗洪軍人是陸軍第72集團軍某部排長冒小馳。事情發生在一天前,22日8時15分左右,合肥市廬江縣同大鎮石大圩連河段堤防出現直徑約1米的管湧險情,事發地下遊有一個聯合村,由7個行政村組成。8時20分,壩下聯合村仍有44名群眾未撤離,第72集團軍某旅28名黨員骨幹立即組成突擊隊,用繩子捆在腰間組成人牆幫群眾撤離。冒小馳主動報名參加,站在水流中組成人牆。
  • 第72集團軍某旅「紅四連」:比武爭第一,險難衝在前
    第72集團軍某旅「紅四連」——今日「刺刀」更鋒利前不久,一場實戰化對抗演練在第72集團軍某旅如火如荼展開。該旅「紅四連」原本一路突進拔點奪要,卻突遭「敵」火力攔截,陷入困境。危急時刻,該連黨支部迅速組織「黨員突擊隊」發揚「拼刺刀」精神,與「敵」展開殊死搏鬥,最終取得勝利。
  • 13個集團軍主官依次亮相,隸屬關係透露出集團軍沿革
    第73集團軍:73集團軍下轄的「紅四連」誕生於黃麻起義,是一支歷史悠久的紅軍連隊,後編入紅四方面軍第十師,並隨師參加了二萬五千裡長徵。第74集團軍:狼牙山五壯士的事跡家喻戶曉,在和敵人拼到彈盡糧絕仍不低頭,五位英雄縱身一躍決不投降。
  • 第78集團軍「白老虎連」從齊魯大地輾轉千裡來到東北邊陲
    第78集團軍「白老虎連」從齊魯大地輾轉千裡來到東北邊陲 微信公號「央視軍事報導」 2017-07-16 19:16
  • 第78集團軍某旅移防:軍列挺進1600餘公裡外的新營區
    第78集團軍某旅移防:軍列挺進1600餘公裡外的新營區 向勇、王昭廷、姜嘉霖/微信公號「向雷鋒學習」 2017-06-13 09:
  • 強軍路上「磨刀石」——第81集團軍某旅以實兵對抗演習牽引部隊...
    新華社石家莊12月26日電 題:強軍路上「磨刀石」——第81集團軍某旅以實兵對抗演習牽引部隊實戰化訓練記事  王國紅、趙丹鋒  「對3號高地左側裝甲目標群實施攻擊……」馬達轟鳴,冰雪翻飛,冬日的朱日和並不寂寞,第81集團軍某旅官兵身著外軍迷彩活躍在遼闊的漠北草原
  • 第72集團軍某工化旅真抓實備謀打贏
    新年開訓後,第72集團軍某工化旅依託綜合訓練場,隨機抽組各專業百餘名官兵,展開「紅藍」對抗實兵演練。演練結束後,像楊超這樣的「傷員」不在少數。    據偽裝連平連長介紹,以往的對抗演練,煙幕釋放僅僅是象徵性的「過眼雲煙」,釋放濃度小、釋放點單一固定,對「戰場」造成不了太大影響。
  • 第42集團軍原副軍長林火茂升任第26集團軍軍長,接替張巖
    據中國軍網消息,7月19日,山東半島某營區,「跨越-2016·朱日和B」的戰鬥參演部隊在這裡舉行出徵前的誓師大會。北部戰區陸軍李橋銘司令員、陸軍第26集團軍林火茂軍長、郭曉東政治委員、北部戰區陸軍黨委機關,第26集團軍黨委機關參加誓師大會。
  • 第83集團軍某旅革新戰法訓法,營連指揮員錘鍊協同作戰本領
    第83集團軍某旅革新戰法訓法,營連指揮員錘鍊協同作戰本領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張碧波 王春東責任編輯:王鳳2020-11-22 11:00
  • 集團軍領導密集調整,第1、26、41集團軍新軍長首次亮相
    其中,第1、26、41集團軍新任軍長均系首次公開亮相:第1集團軍原副軍長王秀斌少將接棒調任浙江省軍區司令員的馮文平,任第1集團軍軍長;第42集團軍原副軍長林火茂升任第26集團軍軍長,填補原軍長張巖被撤職後留下的空缺;第16集團軍原參謀長黃銘少將升任第41集團軍軍長,原軍長李橋銘少將已升任北部戰區陸軍司令員。
  • 第73集團軍某旅探索「大眾談+資源池」模式釋放教育新動能
    第73集團軍某旅探索「大眾談+資源池」模式釋放教育新動能——有意義的課,有意思地講>■解放軍報記者 張磊峰 賴文湧第73集團軍某旅新兵高陽怎麼也沒想到,入伍還不到倆月,他就成了戰友口中的「高老師」。
  • 第75集團軍某旅作戰支援營:軍容檢查不搞「一刀切」
    近日,第75集團軍某旅作戰支援營某連晚點名剛結束,李班長就聽到有戰士私下小聲嘀咕。  原來,連隊剛接到通知,旅裡即將進行開訓動員,機關要求各營在開訓前組織一次軍容風紀自查。為高標準做好迎檢工作,確保不出差錯,該連連長晚點名時要求:為了保險起見,人人都得把頭髮理一遍,各班長把好關。  戰士的嘀咕,引起了李班長的注意。他把班裡戰士叫到一起,聽取意見。
  • 中國集團軍:第72集團軍!曾經的序列第一!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七十二集團軍組建於2017年4月。以原18個集團軍為基礎,調整組建13個集團軍,番號分別為解放軍陸軍第71集團軍至第83集團軍。而曾經威名顯赫的第1軍,也是後來的第1集團軍新番號為72集團軍,隸屬東部戰區,這支英雄的部隊迎來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
  • 陸軍第七十八集團軍某合成旅一營——
    指揮車內,擔任「紅軍」主攻任務的陸軍第78集團軍某合成旅一營,火力參謀果斷呼叫空中火力支援。10分鐘後,空軍兩架戰機對「敵」實施精準打擊,該營順勢打出一套「左右組合拳」,在武裝直升機的火力掩護下,迅速奪控藍軍陣地。 「作為新型合成步兵營的探路者,我們一刻不敢耽擱。」
  • 從清華大學走出來的「鐵軍」連長——記陸軍第54集團軍某師「紅一...
    新華網鄭州7月7日電(蔡暉、梅世雄、梁申虎)6年前,21歲的清華才子楚科緯放棄在北京大機關工作的機會,到54集團軍「鐵軍師」當了一名基層連隊的排長。6年後,已經當了2年多連長的楚科緯,成為「全軍學習成才標兵」「全軍愛軍精武標兵」「全軍優秀基層幹部」,2次榮立二等功、1次榮立三等功,並當選為黨的十八大代表。
  • 第38集團軍受閱方隊:威武雄壯虎賁師
    集團軍某機步師抽組而成的「東北抗聯」英模部隊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本版照片均由新華社發 ★「讓陸軍飛起來,是新一輪軍事的迫切需要」 ■閱讀提示 9月6日,駐保定的第38集團軍某機步師400餘名受閱官兵凱旋。9月3日,他們組成的「東北抗聯」英模部隊方隊,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整齊劃一的威武陣容接受檢閱,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 第73集團軍某旅探索打造...
    第73集團軍某旅探索打造「奮鬥者·分享+」平臺,提升主題教育實效——用好一束光 照亮一大片那天,得知父親被確診患上新冠肺炎,第73集團軍某旅合成二營火力連下士孫佩頓覺眼前發黑,淚水隨之滑過臉龐。「父親的病能不能治好?我要不要回家看看?」接下來幾天,孫佩眼前總是浮現父親的身影,做什麼事都沒有心思。
  • 陸軍第26集團軍黨委機關開展「三走三悟」活動
    陸軍第26集團軍黨委機關開展「三走三悟」活動 連隊是課堂 士兵當老師 2013年08月14日10:49  來源:解放軍報
  • 第71集團軍某旅:營連指揮員同時同考一張卷
    6月下旬,第71集團軍某旅在皖東山林間組織火炮實彈射擊考核。記者在現場看到,與以往「誰考核誰作業」的模式不同,全旅營連級指揮員同考一張卷,每當炮彈落入目標區,所有指揮員同時觀察炸點、同步作業。現場組織考核的該旅領導介紹,觀察炸點、確定炸點偏差量、計算修正量等課目,是炮兵指揮員必須熟練掌握的技能。上了戰場,火炮能不能打得準,全看指揮員下達的參數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