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比武爭第一,險難衝在前。第72集團軍某旅「紅四連」——
今日「刺刀」更鋒利
前不久,一場實戰化對抗演練在第72集團軍某旅如火如荼展開。該旅「紅四連」原本一路突進拔點奪要,卻突遭「敵」火力攔截,陷入困境。危急時刻,該連黨支部迅速組織「黨員突擊隊」發揚「拼刺刀」精神,與「敵」展開殊死搏鬥,最終取得勝利。
「連隊歷史榮譽是革命先烈付出巨大犧牲,用『拼刺刀』精神打出來的。」據該連指導員吳佳駿介紹,在1937年的平型關戰役中,八班班長徐明嶽帶隊切斷日軍車隊。在子彈打光、手榴彈用完的情況下,面對敵人反撲,徐明嶽帶領全班戰士毅然用刺刀與敵搏鬥。當部隊找到徐明嶽時,他已壯烈犧牲,血染軍衣。徐明嶽被追授「刺殺英雄」榮譽稱號,其所在的四連被授予「戰鬥模範連」榮譽稱號。「刺刀見紅、敢打必勝」精神便融入連隊血脈,激勵著一代代官兵奮勇衝鋒。
一往無前、敢於亮劍的英雄氣概永不過時。「紅四連」一直保持著一個傳統:每次戰鬥前,官兵都在脖子上系一根細細的紅布帶,寓意不怕犧牲、一往無前。「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這「三個沒有」的口號正是「拼刺刀」精神的生動體現,更是「紅四連」在戰火硝煙中打出來的精神特質。
如今,連隊每逢新兵下連、新幹部報到,第一件事就是帶領他們參觀榮譽室,第一堂課就是連隊光榮傳統教育課,在官兵心田播下「紅色火種」。同時,他們還廣泛開展「學連史、唱連歌、講傳統」活動,每次戰前動員高唱連歌,在戰鬥間隙講述先輩戰鬥故事,將紅色基因薰陶融入訓練點滴,激發官兵血性膽氣。
在四連,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官兵都始終保持血戰到底的「拼刺刀」精神。去年底,一次對抗演練中,班長丁國強帶領機降分隊對「敵」腹地進行滲透破襲,潛伏在「敵」指揮所附近一處水庫。水冷刺骨,但他們咬牙堅持數小時,抓住難得戰機立即奔赴目標地域,圓滿完成偵察打擊等任務。班長程衝在一次障礙訓練中不慎腳踝骨折,他在身體恢復後即投入訓練,並在旅創破紀錄比武中奪得手榴彈投遠投準雙料冠軍。
據了解,近年來,從戰法創新到課目試點、從演習演練到抗洪搶險,該連始終在急難險重任務中傳承發揚「拼刺刀」精神,保持一往無前的戰鬥姿態,危急關頭敢亮劍,連續多年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連」。前不久,「紅四連」參加上級組織的聯合演習,他們越海抵灘、穿越叢林荊棘,連續作戰10餘個小時,出色完成突襲任務。(史亞翔 何飛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童祖靜)
【來源:解放軍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