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導,一個非營利組織估計,大約需要50萬條深海鯊魚才能為世界提供新冠疫苗。
鯊魚肝臟中的油主要由一種叫做角鯊烯的化合物構成,這種物質在植物和人體中也能找到。角鯊烯作為一種保溼劑,廣泛用於護膚霜和潤唇膏等化妝品。角鯊烯也可用於疫苗,可降低每個人所需的劑量,這意味著可以用更少的資源生產更多的疫苗。
一個叫鯊魚聯盟的組織,致力於反過度捕撈,他們認為,大多數鯊魚種群將因這次疫情的捕撈,而無法恢復。該組織建議使用非動物替代品來提取同樣有效的角鯊烯,如酵母、細菌、甘蔗和橄欖油。 只是這些的生產成本要高,周期要長。
據組織稱,每年大約有300萬條鯊魚因角鯊烯而被捕殺。美國要生產新冠疫苗,大約需要2.2萬條鯊魚。 角鯊烯能幫助鯊魚漂浮,深海捕食者擁有更多這種肝油。據報導,角鯊烯在斯堪地那維亞民間醫學中被用於治療傷口,癌症,心臟病和不孕症。
鯊魚聯盟稱,角鯊烯作為佐劑已被用作其他冠狀病毒治療的成分,如中東呼吸症候群和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根據世衛的一份報告,臨床前評估中的幾種新冠疫苗中含有鯊魚源角鯊烯。
日日曰在想,野生動物作為原料,這個問題是經濟問題,也是科學問題,甚至還涉及道德。
經濟問題,很簡單,根據生產製作成本核算就判定了,這是現實中普遍所持的態度。科學問題,那就是要從生態的維持和發展的角度來看,這裡其實也牽扯到成本,比如涸澤而漁。經濟問題側重微觀,科學問題則以宏觀審視。
不管經濟問題還是科學問題,都是從人類的角度出發。保護生態,保護資源的根本目的就是維繫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
如果超越人類,那就是一個道德問題了。如果承認生命是平等的,那就不應該存在消費其他生命的現象,但自然界捕食者的存在又說明了這種現象的合理性,所以譴責殺生是站不住腳的。
這裡要注意的是,區分殺生和濫殺無辜。過度捕撈其實就是濫殺無辜。為了降低成本,為了更大的利潤,或者為了口福,而捕殺野生動物,這就是對生命的踐踏和藐視。
但濫殺的界定是模糊的,很多介於兩可間,這就給法治設置了障礙,最終還得靠人的自覺。
50萬條鯊魚的命運究竟該如何,有沒有是非?很難說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