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上海大路考首次引入電子智能化評判,試點通過率降至三到四成
上海大路考引入電子智能化評判,馬陸基地成為首個試點。
4月14日,上海某大型駕校的負責人表示,因智能化評判的標準比較死板,馬陸基地大路的通過率只有30-40%。
那麼,何為電子智能化評判?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部分駕校獲悉,電子智能化評判主要通過車載設備和考試線路上設置的信息接收器,對學員的考試情況進行評判,並結合在後臺監控的考官的輔助評判,最終得出考試成績。
上海某大型駕校的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記者,4月13日,上海大路考電子智能化評判率先在馬陸考試基地試點,這也是第一次將智能化評判計入成績的大路考。
「從第一天正式計入成績的考試情況來看,不太理想。」上海一家大型駕校的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馬陸基地進行的大路考,智能化評判的通過率只有30-40%,而此前由考官人工評判的大路考通過率基本超過70%。
「主要是因為智能化評判的標準比較死板,現在剛開始,教練和學員都不太適應。」上述負責人稱,比如,根據智能化評判標準,遇到障礙物必須在5秒內繞過,但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就不一定能在5秒內完成,那麼就會被評判為不及格。
「試點考場也在根據考試路線上的實際路況,不斷進行調試」,該負責人表示,智能化評判的標準是固定的,但大路考在開放的馬路上,各種情況都有可能遇到。比如,速度有1-5擋,但在有些道路上,5擋是跑不起來的,那麼,這項評判標準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置。
「另外,電子智能化設備也有無法評判的情況。比如學員在開車過程中需要左右搖頭瞭望觀察、對於信號燈的處理、特殊情況的處理等,這些都需要在後臺監控的考官,根據學員實際表現作出評判。最終,電子智能化評判結果與考官輔助評判結果相結合,得出學員的考試成績。」上述負責人表示。
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部分駕校獲悉,為了確保學員在考試過程中的安全,每輛考試車設置一名安全員,坐在副駕駛座位上,但全程基本不說話,所有考試指令均由電子設備發出。考官則在後臺進行監控,目前每位考官同時監控兩輛考試車,對智能化設備無法作出評判的考試內容,進行輔助評判。
據上述負責人透露,根據相關部門的計劃,預計本月底或5月上旬,試點範圍將再增加2個,到今年下半年,將逐步在全市28個考試基地全面推行。但由於每個考場的路況均不相同,預計都需要一段時間的調試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