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10:40
今日三大指數集體下跌,盤中創業板指一度跌逾4%。截至發稿,滬指跌2.47%,深成指跌3.48%,創業板指下跌3.46%。
從盤面上看,醫療、電信運營板塊漲幅居前;光刻膠、MLCC板塊跌幅居前。
盤面直播
09:50 5G板塊異動,宜通世紀拉升封板,廣哈通信、國脈科技、武漢凡谷等大幅跟漲。
09:36 醫藥股開盤走強,東北製藥、精華製藥、福安藥業漲停,未名藥業、眾生藥業、爾康製藥等跟漲。
09:33 光刻膠概念股開盤走弱,容大感光、上海新陽跌逾9%,芯源微、南大光電、飛凱材料等跌逾6%。
消息面
1、證監會副主席李超:春節後A股市場展現出比較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與國際市場比,波動幅度相對較小,投資者的行為更加理性。目前金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上市公司復工率已超過98%,股市的估值水平處於歷史低位。外部環境的影響不會改變中國資本市場平穩向好的趨勢。
2、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適當放寬保險公司權益類投資比重30%限制。
3、外匯局副局長宣昌能: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總體保持穩定,從中長期看,人民幣也不存在大幅貶值的基礎。
4、發改委:除湖北外,截至3月20日重點項目復工率為89.1%。重大鐵路項目已基本復工,京瀋高鐵等一批重大鐵路項目正在抓緊施工建設。
5、科技部印發通知,明確啟動實施「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
周末券商觀點
1、中信證券秦培景認為,預計海外疫情、全球流動性、美股波動、國內政策這四大市場見底信號在未來幾周會逐漸明確,A股正處於全年最佳的配置窗口。歐美新增確診料將在四月中旬左右見頂。中信證券預計A股新一輪資金入場輪動也會在二季度開啟。配置的主線依然是基建和科技。
2、 廣發策略戴康認為,如果金融市場解槓桿的對比有一定參照性,那麼美股可能處於第一波下跌尾聲,A股不卑不亢。當前配置:(1)產業邏輯&新基建科技成長(IDC/醫療信息化);(2)一季報明朗的相對優勢(遊戲/醫藥);(3)內需內供下促基建鏈擴張(建材/電氣設備)。
3、廣發宏觀郭磊認為,未來兩周是重要觀察期,如果海外疫情初步證明可控性;則疫情拐點、全球基於經濟壓力進一步刺激等均會是定價上的重要邊際力量。
4、國泰君安策略團隊李少君認為,疫情懸而未決,壓力測試顯示,A股估值總體合理,極端下修空間為15%左右;盈利預警是逐漸升溫的話題,歷史與現實的證據顯示盈利風險已經基本定價。
5、安信證券陳果認為,我們傾向於認為全球金融市場最恐慌階段已經過去,A股近期估值吸引力已經接近2019年初市場底部水平。投資者可以重點把握二季度景氣恢復或者上行確定性較高的方向:包括新基建、強內需消費(醫藥、食品飲料、社會服務等)、和有效投資的傳統類基建(核心都市圈基建投資等)。
6、 海通策略荀玉根認為,A股估值已經具備中長期吸引力,蓄勢待變,等海外新增確診高峰和國內基本面數據好轉。全年堅定信心,短期保持耐心,著眼全年,符合轉型方向的科技+券商仍是主線,白馬股配置吸引力上升。
7、 招商策略張夏團隊表示,A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逐漸消化利空,反映改善,逐漸築底。「純內需」是下一階段布局的主要方向,建議關注「新基建」相關領域,建築建材、白酒、軍工、環保。預計2020至2025年對於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新增投資規模合計在6000億-7000億之間。建議投資者積極關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投資機會。
8、中信建投認為,主板當前最大不確定性來自央行過於審慎的貨幣政策,且海外美股調整趨勢依舊較強的連帶影響,市場底部仍將被非理性空頭階段壓制,下周初仍將慣性下探,但建議逆勢加倉至高倉位不變,3個月的持有收益已具備較高吸引力。
9、國盛證券認為,中長期配置A股、做多中國的黃金時段已經出現。板塊上,科技成長仍是主線。首先,經曆本輪調整,科技成長此前的超漲已消化的較為充分,無論倉位結構或相對估值均顯著優化。其次,科技板塊外資持倉整體較低,受外資流出影響較小。最後從微觀結構看,「新基建」、半導體大基金二期等也給5G、半導體等人氣板塊提供新的催化。周期核心資產:逆周期力度持續加碼,重點關注地產、基建龍頭。中長期周期核心資產重估繼續。
10、光大證券認為,在恐慌進入下半場後,長線資金現在可逐步進場,價值投資時機已到,短線資金仍應等待右側信號。配置上,周期中關注建材、建築等基建產業鏈行業;TMT回調後可受益無接觸經濟的遊戲和雲計算,以及肩負新基建重任的5G;消費可關注汽車等逆周期調節抓手,以及價值股的中長期機會;市場波動較大可關注高股息板塊。
11、銀河證券認為當前A股處於低位,估值性價比高,中國疫情有效控制有序復工且政策空間充足,未來市場下跌調整空間有限,對中國股市保持信心,建議積極布局。短期推薦關注金融、房地產、食品飲料、醫藥生物。中長期科技產業周期與政策周期共振利好的5G建設及應用、半導體、新能源汽車、創新藥械、高端製造等成長性主線確定性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