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存在的世界,衛星繁榮下的危機,誰又為它的安全負責?

2020-08-15 天文在線

黑客可以關閉衛星,或者把它們變成武器

  

  2016年5月17日,兩顆微型衛星從國際空間站發射升空,這兩顆衛星是星球實驗室為拍攝地球而建造和運營的星網的一部分。(圖片來源:© 美國宇航局)

  一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主動衛星網運營商。截至一月底,該公司擁有242顆繞地球運行的衛星,並計劃在未來十年內發射42000顆衛星。這也只是該公司為實現向全球提供網際網路訪問而實施的一部分措施。與此同時,美國亞馬遜公司、英國通信公司以及其他一些公司在未來幾個月內計劃將數千顆衛星送入軌道,太空爭奪戰已拉開帷幕。

  圖解:6月30日,「獵鷹9」火箭為美國太空軍發射GPSⅢ SV3導航衛星。圖源:news.sina

  這些新衛星有可能改變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從將網際網路接入地球的偏遠角落到監測環境,以及改善全球導航系統。同時呢,一個危機也隱藏其中:美國和國際上都缺乏針對商業衛星的網絡安全標準和法規,再加上衛星複雜的供應鏈和多個利益相關者,使衛星極易受到網絡攻擊。作為一名研究網絡衝突的學者,丹佛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威廉•艾克託敏銳的意識到這些問題。

  如果衛星被黑客控制,後果可能無法想像。輕者衛星被關閉,無法為人們提供服務,重者可能來自衛星的信息被黑客幹擾,甚至是篡改。從而破壞關鍵的基礎設施,包括電網、供水系統和運輸系統。

  其中一些新衛星配備有推進器,可以使衛星加速、減速以及改變在太空裡中的方向。 如果黑客控制了這些衛星,後果將是災難性的,他們可能會改變衛星的軌道,並將其撞向其他衛星甚至國際空間站。

  圖解:探索技術公司計劃於7月8日發射獵鷹9號火箭,其搭載 57 顆星鏈網際網路寬帶衛星(圖為獵鷹 9 號火箭 2019 年 11 月發射瞬間)。圖源:tech.ifeng

  這些衛星,特別是微型衛星的製造商,使用現有技術來控制成本,這意味著黑客可以很容易分析其漏洞。此外,許多部件使用得是開源技術,危險在於黑客可能會將後門(這是一種形象的比喻,入侵者在利用某些方法成功的控制了目標主機後,可以在對方的系統中植入特定的程序,或者是修改某些設置。這些改動表面上是很難被察覺的,但是入侵者卻可以使用相應的程序或者方法來輕易的與這臺電腦建立連接,重新控制這臺電腦,就好像是入侵者偷偷的配了一把主人房間的要是,可以隨時進出而不被主人發現一樣。通常大多數的特洛伊木馬(Trojan Horse)程序都可以被入侵者用語製作後門(BackDoor))和其他漏洞插入衛星軟體。

  衛星的高級技術性也意味著有多個製造商參與建造各種部件。而將衛星送入太空的過程也很複雜,也同樣涉及多個公司。即使發送至太空中,擁有衛星的公司也常常將其日常管理外包給其他公司。每增加一個供應商,風險就會增加,因為黑客有多個機會滲透到系統中。黑客要攻擊這些微型衛星很簡單,當一個微型衛星運行至其上空時,黑客只需使用專門的地面天線發送惡意指令就可以達到目的,侵入更複雜的衛星也不難。

  衛星通常由地面基站控制,這些站點運行的計算機具有的軟體漏洞也可以被黑客利用。 如果黑客入侵這些計算機後,他們可能就會向衛星發送惡意的指令。

  相關事件

  這種情況曾發生於1998年,黑客通過侵入馬裡蘭州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的計算機控制了美國和德國的ROSAT X射線衛星。然後,黑客命令衛星將其太陽能電池板直接對準太陽,燒毀了它的電池,結束衛星功能。這顆廢棄的衛星最終於2011年墜毀於地球。 黑客還可以用衛星進行勒索,就像1999年黑客控制了英國的「天空網」衛星那樣。

  圖解:2017年12月,美空軍軍官觀摩民間黑客如何攻破軍方網絡。圖源:news.sina

  儘管美國國防部和國家安全局為解決空間網絡安全問題做出了一些努力,但進展緩慢。 目前沒有關於衛星的網絡安全標準,也沒有管理機構來管理和確保衛星的網絡安全。即使可以制定共同標準,也沒有執行這些標準的機制。這意味著衛星網絡安全的責任應由建造和運營衛星網絡安全的各個公司承擔。

  市場作用不利於空間網絡安全

  隨著太空探索公司與其競爭對手成為主要的衛星運營商,它們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削減成本以及加快發展生產的壓力。將衛星送入太空的過程中,空間網絡安全並不起決定性作用,這使得這些公司在網絡安全等領域偷工減料。

  即使對於那些高度重視網絡安全的公司來說,保證每個組成部分的安全所花費的費用也非常昂貴。對於低成本的空間飛行任務來說,這一問題更為嚴重,因為確保網絡安全的費用可能超過衛星本身的費用。 更重要的是,這些衛星複雜的供應鏈和管理的多方參與,意味著通常不清楚誰應該對網絡違規負責。這種不明確的情況產生了懈怠的情緒,也阻礙了確保這些重要制度建立的工作進展。

  圖解:當地時間4月22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用國產新型「信使」運載火箭成功把「光明」1首顆軍用衛星送入425公裡軌道。圖源:baijiahao

  監管是必要的

  一些分析人員已開始倡導政府大力參與制定和監管衛星以及其他的空間資產網絡安全標準。國會可以批准一個商業空間部門建立全面的監管框架。例如,它們可以通過立法,要求衛星製造商制定共同的網絡安全架構。

  它們還可以明確所有關於衛星的網絡違規行為,還需要明確哪些天基資產是至關重要的,以便將其網絡安全工作列為優先事項。有明確的衛星網絡攻擊負責標準的法律指導也將有助於確保責任各方採取必要措施來保障這些系統。

  鑑於國會行動的速度歷來緩慢,可能需要採取涉及公私合作的多利益攸關方的辦法,以確保網絡安全標準。無論政府和工業界進行哪一步,現在就必須採取行動。不解決這一問題,等著黑客控制一顆商業衛星並利用它威脅生命、肢體和財產——無論是在地球上還是在太空都將是一個很大的錯誤。

  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工程師們創造性地將天線塞進一個名為「RainCube」的立方體衛星中,該衛星計劃於2017年飛行(圖片來源:泰瓦克/喬納森•桑德/美國宇航局/噴氣動力實驗室-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

  作者: space

  FY: 殷九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4.2萬顆星鏈衛星全部升空時,我們將面臨多大的黑客威脅?
    成功入侵後,黑客向衛星發出了指令,讓它將太陽能電池板對準太陽,這讓電池直接炸掉了,衛星也從此報廢;熄火的倫琴衛星最終在2011年墜毀落回地球。除了發送惡意指令之外,黑客還可以把衛星作為「人質」,向相關機構勒索贖金,歷史上的真實例子就是1999年被黑客控制的英國天網(SkyNet)衛星。隨著時間的推移,衛星被網絡攻擊的威脅變得越發嚴峻。
  • Capcom 拒絕向黑客屈服 生化危機、魔物獵人等新作資料被黑客公開
    遊戲商 Capcom 於 11 月初遭到黑客攻擊,其日本、美國和加拿大等地的伺服器,被盜取了超過 1TB 容量的公司數據。黑客組織要求 Capcom 支付約 1,100 萬美元等值的比特幣作為贖金,但 Capcom 拒絕屈服,結果部分資料昨日在 4chan 等討論區被公開。
  • 未來太空成為主戰場,黑客可能劫持衛星,給全人類帶來災難
    進入21世紀後,世界各大國將精力投入在航天領域,向太空發射了大量的軍用以及民用衛星。依託先進的衛星技術,才有了精確制導炸彈的問世。各主要軍事大國現役的戰機、軍艦也離不開衛星導航技術。除此之外,民用領域的行動裝置、雷達、氣象監測也等都離不開衛星的支持。在這種現狀下,有一些黑客便瞄準了衛星設備,成為目前人類當下需要共同應對的敵人。
  • 上天之前,認真聊一下衛星網際網路的安全問題
    曾經的「千年蟲」、「熊貓燒香」和「WannaCry」等波及全球的攻擊事件已經成為安全漏洞的符號化標誌。同樣的,研究人員已經證實衛星網際網路服務也存在嚴重的隱私洩露和安全漏洞風險。利用這些弱點,黑客可以窺探甚至篡改千裡之外數百萬用戶接收到的數據。
  • 安倍起用自衛隊少將負責國家安全保障危機管理
    原標題:安倍起用自衛隊少將負責國家安全保障危機管理  中新網8月10日 據日本新聞網報導,日本政府決定起用一名航空自衛隊的空將補(少將)出任內閤府負責安全保障危機管理的審議官(副部長級)。這一職務一直由文職人員擔任,起用自衛隊現役軍官還是第一次,分析認為其背後是安倍要組建一個日本版的NSC(國家安全保障會議),作為日本政府處理國家防衛與外交的最高決策機構。  安倍內閣在9日已經決定了這一項人事。現任航空自衛隊的空將補(少將)長島純(52歲)將在本月22日,正式就任內閤府審議官,負責安全保障危機管理工作。
  • 美國受到黑客攻擊,全國發生斷網,為了成功發射衛星推遲發射計劃
    大家都知道,就在前幾日我們國家的發射中心,準備將最後一顆北鬥3號衛星發射升空,但是就在一切都準備好馬上要將衛星發射升空的時候,官方卻宣布由於檢測到了一些技術上的問題,取消了發射計劃,此次發射計劃的取消,也引起了國內輿論的熱議,並且就是同一天在美國大部分區域發生了斷網事故,難道是有什麼原因引發了兩次事故發生在同一天嗎? 是單純的因為巧合,還是有人故意為之?
  • 《黑客帝國》:未來世界與矩陣革命
    誰又能說得清呢。 所以唯物唯心看來只是角度不同,境界不同。但如果真的存在《黑客帝國》中的虛擬世界,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便成了謬論。問題在於,我們無法肯定自己就生活在現實的物質世界中而非虛擬世界,所以也便無法判斷物質與意識究竟誰是世界的本源。試想如果沒有生物,這個世界有時間概念嗎?如果沒有生物,世界根本不存在。我思故我在。如果我沒有感覺與思考,那麼世界並不存在。從表面上看,世界是物質的。
  • 世界頂級黑客一定是很牛的程式設計師嗎?
    黑客是中文詞語,源自英文hacker.一般定義為精通計算機各類技術的計算機高手。要成為真正的黑客,本身必然是出色的程式設計師,黑客技術是變成中的某一類別。沒有真正的黑客技術,只是利用了一些BUG,下面來看看頂級黑客是否是一名出色的程式設計師凱文.米特尼克第一個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通緝的黑客。被標上太多很牛的標籤了,第一個,美國聯邦調查局,黑客。感覺牛到不行米特尼克很小就迷上了無線電技術,並學到了高超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所以不可否認他是個很出色的程式設計師。
  • 黑客類型電影推薦
    下面,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27部黑客題材紀錄片,現在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的世界。1.微軟英雄(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作為高喊民主主義的美國,卻似乎在最不應該受到威脅和幹擾的「線上世界」剝奪人們所有的民主權利。許多閉門會議以及公司和政府之間,正試圖通過各種談判和手段來控制虛擬世界,影響甚至改變我們的網際網路訪問方式。我們發布的內容、建立的網站以及我們傳送的數據都無時無刻受到了監視。現在是時候站出來了,為我們的網絡權利而戰鬥!那麼誰將贏得這場戰爭的最後勝利呢?該紀錄片將為你深度剖析。
  • 「攻擊的量級怎麼誇大都不為過」
    將網絡攻擊歸咎於「俄羅斯黑客」似乎已成美國的套路,並不奇怪,但此次的不同尋常之處在於,這番激烈指責發生在美國政權交接的過渡期。目前,川普對此保持沉默,拜登則高調誓言讓責任人付出「巨大代價」。這是川普任期最後階段的新難題,還是他為拜登挖的外交關係大坑,抑或是拜登對俄強硬政策的提前動員?世界在謹慎觀察。
  • 黑客、網絡攻防戰……"第五空間"安全如何來保?
    2009年出現的「震網」病毒破壞了伊朗布希爾核電站的離心機,它採取了顛覆性的傳播方式,被業界稱為「超級工廠病毒」和「全球第一個投入實戰的網絡武器」。黑客行為主義也極大地衝擊著社會,2011年被稱為「黑客行為主義」年,「匿名」(Anonymous)、「盧爾茲安全」(Lulz Security)和「反安全」(AntiSec)等宣稱代表自由、維護網絡公正和正義的黑客組織異常活躍。
  • 家用攝像頭被「反監控」,黑客入侵事件頻發
    無獨有偶,亞馬遜Ring安全攝像頭也最近被爆出存在設計缺陷、遭到黑客攻擊等大量醜聞。遠程喊話、隔空威脅,生活在別人的監視下據悉,美國阿拉巴馬州一位名叫John Baker Orange的父親提起集體訴訟,指控安全攝像頭所屬公司Ring及其母公司亞馬遜在安全措施方面有疏忽,導致其子女的隱私權被侵犯。今年7月,Orange購置了Ring安全攝像頭,並將其安裝在自家車庫。
  • 用科技禁忌突破人類極限,生物黑客到底是種什麼存在?
    也許你身邊還沒有生物黑客,但作為整個科技領域最強大、發展最快的一個分支,他們將在不遠的未來掀起巨浪。那麼生物黑客,到底是怎樣一種神秘存在?是「科學怪人」也是「科學聖鬥士」所謂生物黑客(Biohacker),簡單來說,就是用科技「黑」進人體,突破身體限制。
  • 保護邊界安全:數字孿生、衛星和網絡空間
    但是,已經非常清楚地表明,我們的太空系統存在嚴重的網絡安全漏洞,我們的攻擊者渴望利用這些漏洞。今年早些時候,威廉·阿科託(William Akoto)發表了有關於SpaceX,Blue Origin等公司為首的私人企業運營的衛星群不斷增長的文章:「如果黑客要控制這些衛星,後果將不堪設想。在規模龐大的一端,黑客可以簡單地關閉衛星,從而拒絕訪問其服務。
  • 15歲上浙大、22歲獲世界冠軍,90後「天才黑客」為何被開除、錯失上...
    這位15歲上浙大、22歲獲世界冠軍,90後「天才黑客」被開除的原因是何?或如同網上所說因拒絕「信息犯罪」?圍繞網際網路、打工人的話題再次成為了全城熱議。 2021年開年持續霸佔熱榜的網際網路某廠今天又霸榜了。 「如何看待天才黑客 Flanker 疑因拒絕做黑客攻擊業務,被強行辭退,錯失上億股票?」
  • 科幻世界官網遭受不明黑客攻擊 疑似IS所為
    IS貌似連《科幻世界》都不放過了。今日上午11點左右,《科幻世界》雜誌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科幻世界的官方網站:幻想在線,被黑了。目前,科幻世界的官網已經無法進入。11時50分左右,科幻世界再發微博:「因科幻世界官方網站遭受不明黑客攻擊,已暫時關閉。給讀者完成的不便,敬請原諒!我們正在處理中。」
  • 量子通信以衛星為媒介進行試驗,實現了巨大的飛躍
    這個新的量子通信方法將用在低軌道衛星上,發送加密的信息到地球上的站點。與其它的通信方法比,這將大大增加兩個通信主體間的通信距離。這種改進的機制將變革我們傳遞敏感數據的方式,在這個網絡安全隱患與日俱增的時代,將更好地保護民眾的信息安全。
  • 從話語危機到安全危機:機理與應對
    這是為中國塑造良好外部環境、提升中國國際形象、使中國與世界的互動更關鍵詞:話語安全;話語危機;國家安全;安全危機;話語權;國際關係  語言是影響人們思維和認知的重要因素,也是進行安全研究的一個重要維度。觀察國際關係的很多實踐可以發現,很多危機的塑造先從語言開始。
  • 印媒: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 觀測美國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印媒稱,中國計劃發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據《印度快報》網站2月11日報導,中新社援引衛星研發團隊首席科學家李德仁的話稱,「珞珈一號」01星重約10千克,由武漢大學負責研發。
  • 印媒:中國將發射夜光遙感衛星 精度高於美國衛星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印媒稱,中國計劃發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據《印度快報》網站2月11日報導,中新社援引衛星研發團隊首席科學家李德仁的話稱,「珞珈一號」01星重約10千克,由武漢大學負責研發。該衛星搭載了高靈敏度夜光相機,其精度將達到地面解析度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