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媒:中國將發射夜光遙感衛星 精度高於美國衛星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印媒稱,中國計劃發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據《印度快報》網站2月11日報導,中新社援引衛星研發團隊首席科學家李德仁的話稱,「珞珈一號」01星重約10千克,由武漢大學負責研發。該衛星搭載了高靈敏度夜光相機,其精度將達到地面解析度100米。
-
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將於明年發射
11月16日,湖北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李熙向記者介紹,武漢大學團隊與相關機構共同研發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的衛星「珞珈一號」已通過論證,預計明年底將發射升空。 該衛星搭載了高靈敏度夜光相機,其精度將達到地面解析度100米,夜間能看見長江上所有亮燈的大橋,屆時將獲取精度遠高於當前美國衛星的夜景圖片。該衛星將面向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監測中國和全球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為政府決策提供客觀依據。同時,該衛星將搭載導航增強載荷,用於開展低軌衛星增強「北鬥」等高軌導航衛星的試驗。
-
全球首顆夜光遙感衛星或將今年發射
原標題:全球首顆夜光遙感衛星或將今年發射 本報記者 劉志偉 通訊員 吳江龍 2015年武漢大學就放出要研發「珞珈一號」科學實驗衛星消息。直到今年2月3日隨著「珞珈一號」02星工程協調會在武漢召開,「珞珈一號」衛星再次曝光。意味著「珞珈一號」衛星漸行漸近。
-
又是世界第一!中國今年發射夜光遙感衛星
中國近幾年在航天事業上大踏步前進,各種新型火箭成功首飛,各種新型衛星也是陸續上天,量子通信衛星、民用高分三號衛星,以及未來的電磁監測衛星,都讓世界刮目相看。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披露,2017年,我國還將發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01星,2019年再發射「珞珈一號」02星,用以驗證雷達衛星多角度成像模式。
-
中國計劃今年發射全球首顆夜光遙感衛星,助力宏觀經濟分析
雷鋒網消息,由武漢大學多個院士領銜研發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衛星(包含01星和02星),01星在今年底發射,02星預計在2019年發射,用以驗證雷達衛星多角度成像模式。據衛星研發團隊首席科學家李德仁院士說,「珞珈一號」01星重約10千克,將側重於應用夜光遙感技術,目前研製進展順利,發射後將為宏觀經濟分析、「一帶一路」建設決策等提供數據。01星搭載了高靈敏度夜光相機,其精度將達到地面解析度100米。「夜間可看見長江上所有亮燈的大橋,獲取精度高於當前美國衛星的夜景圖片。」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李熙說。
-
【科普秀】中國計劃2017年發射"夜光遙感衛星" 夜光遙感衛星是什麼?
千龍網綜合報導 中國近幾年在航天事業上大踏步前進,各種新型火箭成功首飛,各種新型衛星也是陸續上天,量子通信衛星、民用高分三號衛星,以及未來的電磁監測衛星,都讓世界刮目相看。
-
中國計劃在2017年發射「夜光遙感衛星」 以驗證雷達衛星多角度成像...
據中新網2月8日報導,記者8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計劃在2017年發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01星,在2019年發射「珞珈一號」02星,用以驗證雷達衛星多角度成像模式。 「珞珈一號」科學實驗衛星由武漢大學多位院士領銜研發。
-
【北京日報】衛星遙感揭秘全球夜光
基於這個特點,夜光遙感的作用開始凸顯。 簡單地說,夜光遙感就是利用遙感技術從太空觀測夜間地球的光芒。夜光遙感最早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美國軍事氣象衛星計劃,該計劃的初衷是希望捕捉夜間雲層反射的微弱月光,從而獲取夜間雲層分布信息,但意外發現該衛星可以捕捉到無雲情況下夜間城市區域發光。
-
中國首發!專業夜光遙感衛星將於2017年年底升空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透露,由武漢大學多名院士領銜研發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衛星有望在今年年底發射。據悉,「珞珈一號」將主要用於驗證雷達衛星多角度成像模式,包含01星和02星,其中01星將在今年底發射。
-
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09:00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密雲站在第23圈次成功跟蹤、接收到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我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精彩視頻 更多>> 現在...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
-
世界首顆6G衛星發射成功,中國網速領先全球,印媒:比美國快100倍
在全球5G網絡搭建的風生水起之際,近日從四川傳出了一陣歡呼,中國的6G網絡傳出了一個大好消息。外媒爭相報導此成就,就連印媒也忍不住感慨:中國即將建成的的6G網絡比美國快了100倍。據環球網11月13日報導,近日中國研究人員在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6G通信測試衛星,此舉旨在驗證第六代網絡在太空中的性能發揮。
-
中國成功發射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遙感衛星
中新網西昌12月29日電 (記者 張素)12月29日0時04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四號」衛星。這是中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遙感衛星。
-
我國即將發射世界首顆亞米級遙感衛星,期待!
2020年4月24日,這是我國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在這個非常有意義的日子,大連理工大學傳來捷報,宣布首顆科學衛星項目正式啟動,並且將於明年完成發射,我國航天事業又迎來閃亮的高光時刻!據了解,該星是世界首顆20kg量級亞米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目前全世界的遙感衛星中,沒有一顆能在它之上。這科衛星重量僅有21kg,卻能夠達到優於1m的解析度,這個實力放眼全球是同重量級別的遙感衛星中當之無愧的第一!
-
這所大學將發射世界首顆20kg量級亞米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
來源:經濟日報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大連理工大學宣布將發射世界首顆20kg量級亞米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並面向全球校友為衛星徵名。據介紹,該衛星計劃於2021年發射。作為大連理工大學的首個科學衛星項目,該衛星將在軌開展海洋科學觀測、海上交通監測與分析等科學任務,並驗證新型電推進技術。「隨著電子信息、光學、新材料等技術的高速發展,幾十公斤的微納衛星已經可以實現10年前幾百公斤衛星才能實現的功能。」夏廣紹說。
-
中國首顆極地遙感專用衛星「深圳造」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聞坤/文 吳鎧峰/圖)昨日,「三極遙感星座觀測系統」的首顆試驗衛星——京師一號(全球變化科學實驗衛星系統)在深圳包裝入箱,預計今年9月發射升空。衛星通過每天對極地區域的全覆蓋觀測,服務國家北極航道開發和環境保護。
-
夜光遙感裡的中國城市夜景(1)—北京夜晚哪裡最亮?
夜光遙感,是獲取無雲條件下地表發射的可見光-近紅外電磁波信息的遙感方式。這些信息大部分由地表人類活動發出,其中最主要的是人類夜間燈光照明,同時也包括石油天然氣燃燒、海上漁船、森林火災以及火山爆發等來源。
-
B站回應發射衛星失利:計劃不停 將再次發射視頻衛星
來源:北京頭條客戶端7月10日,B站回應在酒泉發射視頻衛星失利一事時表示: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嗶哩嗶哩視頻衛星」的發射計劃不會停止,還將再次發射衛星。 中午12時17分,嗶哩嗶哩(B站)視頻衛星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升空後,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
-
...明年要發射 該星是世界首顆20kg量級亞米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
衛星模型圖。衛星採用12U立方星結構,體積為20cm×20cm×30cm,重量為21kg。能夠提供大於100W的電能,配備全新研發的某型電推進裝置。圖受訪者提供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大連理工大學首顆科學衛星項目正式啟動。2021年將完成衛星正樣的製造與測試,2021年底前擇機發射。
-
大連理工大學首顆衛星即將發射,成世界首顆!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大連理工大學首顆科學衛星項目正式啟動。2021年將完成衛星正樣的製造與測試,2021年底前擇機發射。Small Bright Eye飛行任務(衛星正式名稱將會面向大連理工大學全校師生以及校友進行徵集)是世界首顆20kg量級亞米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該衛星採用12U立方星結構,體積為20釐米×20釐米×30釐米,重量為21公斤。
-
高分八號衛星發射 為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光學遙感衛星
高分三四五六七號尚未發射,高分八號衛星發射成功。2015年6月26日14時22分,高分八號衛星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高分八號衛星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安排的光學遙感衛星,主要應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等提供信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