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氣!大連理工大學首顆衛星即將發射,成世界首顆!

2020-05-01 大連理工大學招生辦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大連理工大學首顆科學衛星項目正式啟動。2021年將完成衛星正樣的製造與測試,2021年底前擇機發射。

牛氣!大連理工大學首顆衛星即將發射,成世界首顆!

Small Bright Eye飛行任務(衛星正式名稱將會面向大連理工大學全校師生以及校友進行徵集)是世界首顆20kg量級亞米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該衛星採用12U立方星結構,體積為20釐米×20釐米×30釐米,重量為21公斤。搭載大工自主研發的新型電推進裝置,能夠為衛星提供大於100瓦的電能。

「隨著電子信息、光學、新材料等技術的高速發展,幾十公斤的微納衛星已經可以實現10年前幾百公斤衛星才能實現的功能。」衛星總設計師、大連理工大學航空航天學院院長夏廣慶表示,與國內外遙感衛星相比,該衛星以僅20kg的重量實現小於1m的解析度,同時還具備對紅、綠、藍與近紅外譜段的觀測能力,代表了目前國內外同重量級別遙感衛星最高水平。衛星還搭載了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微型電推進系統、空間輻射測量裝置、高速數據傳輸系統等高技術載荷。

牛氣!大連理工大學首顆衛星即將發射,成世界首顆!

衛星總指揮、大連理工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於曉洲教授表示,怎樣在體積小、質量輕、功耗大的約束下保證各分系統的高可靠性工作並實現高解析度遙感成像和數據高速下傳,是研製這顆衛星的最大難點。「比如,要達到這麼高解析度的對地成像,要求衛星平臺具有高精度姿態控制,相機和數傳系統有足夠大的功率。這些難點需要極強的技術創新和集成設計能力。」完成首飛之後,衛星平臺及相關技術未來可以廣泛應用於海洋環境科學研究、高精度對地遙感、海洋船舶交通信息管理、新技術驗證和深空探測等領域

牛氣!大連理工大學首顆衛星即將發射,成世界首顆!

另外,近期由大連理工大學航空航天學院牽頭負責開展的航天創新研究被國際空間科學研究所-北京(International Space Science Institute – Beijing, ISSI-BJ )與亞太空間合作組織(Asia-Pacific Space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APSCO)聯合出版的《TAIKONG》2020年第四期雜誌進行了詳細報導。其中除了專門介紹高解析度遙感衛星項目以外,還著重介紹了大連理工大學正在開展的Deep Space Observation Forerunner 深空探測計劃

Deep Space Observation Forerunner由大連理工大學牽頭,清華大學、武漢大學、新疆理化所、白俄羅斯國立大學、長光衛星公司等共同發起。未來計劃探索小行星2016HO3(其環繞太陽的軌道使其持久地陪伴在地球附近,至少未來100年都將對地球不離不棄,這有可能是地球近百年來最穩定的一顆「準衛星」)。該項目已經正式向國家航天局提交,還在評審過程中。

牛氣!大連理工大學首顆衛星即將發射,成世界首顆!

根據2019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結果,大連理工大學航空航天工程專業在國內排名第9位,世界排名第43位。根據2019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結果,大連理工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排名第11位。

大連理工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成立以來,一直堅持開放、合作、共贏方針,積極開展與學術界和工業界的交流與合作,充分利用大連理工大學優良的學術氛圍和雄厚的綜合學科優勢,力爭建成國際知名的航空航天工程學科領域科研及教學機構,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頭條號:大連理工大學招生辦

相關焦點

  • 大連理工大學3位教授同時登上中央電視臺,首顆衛星即將發射!
    日前,中央電視臺國防軍事頻道(CCTV-7)軍事科技欄目聚焦"飛向深空——衛星",大連理工大學微納衛星總設計師、航空航天學院院長夏廣慶,國際宇航聯合會空間大學聯盟副主席、大連理工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教授於曉洲,大連理工大學兼職教授、"
  • 我國即將發射世界首顆亞米級遙感衛星,期待!
    在這個非常有意義的日子,大連理工大學傳來捷報,宣布首顆科學衛星項目正式啟動,並且將於明年完成發射,我國航天事業又迎來閃亮的高光時刻!據了解,該星是世界首顆20kg量級亞米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目前全世界的遙感衛星中,沒有一顆能在它之上。這科衛星重量僅有21kg,卻能夠達到優於1m的解析度,這個實力放眼全球是同重量級別的遙感衛星中當之無愧的第一!
  • 大連理工將發射世界首顆亞米級高分微納衛星
    第5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大連理工大學宣布將發射世界首顆20kg量級亞米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並面向全球校友為衛星徵名。衛星採用12U立方星結構,體積為20cm×20cm×30cm,重量為21kg。全新研發的某型電推進裝置,能夠為衛星提供大於100W的電能。大連理工官方微信公眾號文章說:「與國內外遙感衛星相比,該星以僅20kg的重量實現優於1m的解析度,代表了目前國內外同重量級別遙感衛星的最高水平。」衛星計劃於2021年發射。作為這所大學的首個科學衛星項目,該衛星將在軌開展海洋科學觀測、海上交通監測與分析等科學任務,並驗證新型電推進技術。
  • 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月16日 06:41原標題:揭秘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 量子通信關鍵技術「成都造」 在酒泉 衛星發射中心,...而 中國即將發射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將有可能幫助解決關於量子糾纏的...
  • 大工首顆衛星即將發射!面向全球大工人徵名!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大連理工大學首顆科學衛星項目正式啟動2021年將完成衛星正樣的製造與測試,2021年底前擇機發射。研製衛星(衛星正式名稱面向我校全體師生以及校友進行徵集)是世界首顆20kg量級亞米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該星採用12U立方星結構,搭載我校自主研發的新型電推進裝置。
  • ...明年要發射 該星是世界首顆20kg量級亞米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
    衛星模型圖。衛星採用12U立方星結構,體積為20cm×20cm×30cm,重量為21kg。能夠提供大於100W的電能,配備全新研發的某型電推進裝置。圖受訪者提供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大連理工大學首顆科學衛星項目正式啟動。2021年將完成衛星正樣的製造與測試,2021年底前擇機發射。
  •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即將發射 量子通信衛星概念股暴漲
    我國首顆,也是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即將在本月中旬擇機發射。該消息曝光後,今日量子通信板塊受到市場熱捧,人氣旺盛,量子通信概念股持續大漲,這應該是今日市場最大的熱點。短線投資者可關注浙江東方、三力士、神州信息。
  • 這所大學將發射世界首顆20kg量級亞米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
    來源:經濟日報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大連理工大學宣布將發射世界首顆20kg量級亞米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並面向全球校友為衛星徵名。據介紹,該衛星計劃於2021年發射。作為大連理工大學的首個科學衛星項目,該衛星將在軌開展海洋科學觀測、海上交通監測與分析等科學任務,並驗證新型電推進技術。「隨著電子信息、光學、新材料等技術的高速發展,幾十公斤的微納衛星已經可以實現10年前幾百公斤衛星才能實現的功能。」夏廣紹說。
  • 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命名為「墨子號」
    2016年8月14日消息,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即將於本月中下旬擇機發射升空,目前這顆衛星在發射前的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本文圖片均為 東方IC 圖  央視新聞微博@央視新聞 8月15日消息,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當天被正式命名為「墨子」。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近日,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搭載的我國首顆量子衛星「墨子」,即將升空。
  • 你還記得大工即將發射的首顆衛星嗎?快給它選個名字吧!
    在今年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大連理工大學宣布首顆科學衛星項目正式啟動。2021年將完成衛星正樣的製造與測試,2021年底前擇機發射,之後將與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圍繞衛星獲得數據開展持續的分析、處理與應用研究。針對低成本、高性能微納衛星的發展需求,學校建設了「先進微納衛星技術學科交叉研究平臺」,以期帶動多學科專業發展。
  • 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
    一些看似不關聯的現象竟能結合成一體,讓人哭笑不得,如此無釐頭的理論,如何理解? 愛因斯坦在許多人心中已成科學真理的代名詞,但了解科學史的人都知道,愛因斯坦代表的經典物理學派與玻爾等人代表的量子學派之間的論戰已近百年,許多問題還沒有最後答案。而中國即將發射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將有可能幫助解決關於量子糾纏的問題。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正式被命名為「墨子」,近日即將升空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正式被命名為「墨子」,近日即將升空 吳晶晶 徐海濤/新華網 2016-08-15 13:08 來源:澎湃新聞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發射升空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發射升空
  • 中國首顆科普視頻衛星成功發射
    中國首顆科普視頻衛星成功發射 衛星所獲的海量遙感視頻、圖片數據將被製作成科普視頻9月15日,我國首個由網際網路公司嗶哩嗶哩(簡稱B站)定製、用於科普傳播的視頻遙感衛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 成功升空。該衛星由中國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該視頻衛星入軌後,將與此前發射的16顆「吉林一號」衛星組網,為政府、行業以及「一帶一路」沿線用戶提供更加豐富的遙感數據和產品服務。
  • 【2018年】「虹雲工程」首顆衛星發射
    2018年2月22日 「虹雲工程」首星成功發射打造中國天基網際網路 2018年2月22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虹雲工程」首顆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系統建設邁出實質性一步
  • 【2016年】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
    2016年8月16日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 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搭載航天科技抓總研製的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我國自主研發的量子衛星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包括高精度跟瞄、星地偏振態保持與基矢校正、星載量子糾纏源等,它的發射將使中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試驗體系,對於推動我國空間科學衛星系列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探秘「墨子號」: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圖)
    本月中下旬,浩瀚的宇宙空間可望增添一顆新的衛星——「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這是我國也是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將於近日擇機發射升空,目前這顆衛星發射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如果該衛星運行成功,我國將成為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量子通信的國家。
  • 我國發射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成功發射! 「電子科技大學」微信公眾號11月6日消息:11月6日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戳視頻,一起看震撼發射現場!
  • 發射在即!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定名「墨子號」—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訊(記者李瑜)8月15日,據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工程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潘建偉透露,即將於近日發射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定名
  • 中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原標題:中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中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史嘯 攝  記者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北京時間11月1日深夜23時5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1顆北鬥導航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