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秀】中國計劃2017年發射"夜光遙感衛星" 夜光遙感衛星是什麼?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披露,2017年,我國還將發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01星,2019年再發射「珞珈一號」02星,用以驗證雷達衛星多角度成像模式。「珞珈一號」科學實驗衛星由武漢大學多位院士領銜研發,包括01星與02星。
-
中國今年發射夜光遙感衛星
中國近幾年在航天事業上大踏步前進,各種新型火箭成功首飛,各種新型衛星也是陸續上天,量子通信衛星、民用高分三號衛星,以及未來的電磁監測衛星,都讓世界刮目相看。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披露,2017年,我國還將發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01星,2019年再發射「珞珈一號」02星,用以驗證雷達衛星多角度成像模式。
-
中國首發!專業夜光遙感衛星將於2017年年底升空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透露,由武漢大學多名院士領銜研發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衛星有望在今年年底發射。據悉,「珞珈一號」將主要用於驗證雷達衛星多角度成像模式,包含01星和02星,其中01星將在今年底發射。
-
中國計劃今年發射全球首顆夜光遙感衛星,助力宏觀經濟分析
雷鋒網消息,由武漢大學多個院士領銜研發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衛星(包含01星和02星),01星在今年底發射,02星預計在2019年發射,用以驗證雷達衛星多角度成像模式。據衛星研發團隊首席科學家李德仁院士說,「珞珈一號」01星重約10千克,將側重於應用夜光遙感技術,目前研製進展順利,發射後將為宏觀經濟分析、「一帶一路」建設決策等提供數據。01星搭載了高靈敏度夜光相機,其精度將達到地面解析度100米。「夜間可看見長江上所有亮燈的大橋,獲取精度高於當前美國衛星的夜景圖片。」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李熙說。
-
全球首顆夜光遙感衛星或將今年發射
原標題:全球首顆夜光遙感衛星或將今年發射 本報記者 劉志偉 通訊員 吳江龍 2015年武漢大學就放出要研發「珞珈一號」科學實驗衛星消息。直到今年2月3日隨著「珞珈一號」02星工程協調會在武漢召開,「珞珈一號」衛星再次曝光。意味著「珞珈一號」衛星漸行漸近。
-
印媒:中國將發射夜光遙感衛星 精度高於美國衛星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印媒稱,中國計劃發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據《印度快報》網站2月11日報導,中新社援引衛星研發團隊首席科學家李德仁的話稱,「珞珈一號」01星重約10千克,由武漢大學負責研發。該衛星搭載了高靈敏度夜光相機,其精度將達到地面解析度100米。
-
印媒: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 觀測美國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印媒稱,中國計劃發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據《印度快報》網站2月11日報導,中新社援引衛星研發團隊首席科學家李德仁的話稱,「珞珈一號」01星重約10千克,由武漢大學負責研發。
-
【北京日報】衛星遙感揭秘全球夜光
基於這個特點,夜光遙感的作用開始凸顯。 簡單地說,夜光遙感就是利用遙感技術從太空觀測夜間地球的光芒。夜光遙感最早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美國軍事氣象衛星計劃,該計劃的初衷是希望捕捉夜間雲層反射的微弱月光,從而獲取夜間雲層分布信息,但意外發現該衛星可以捕捉到無雲情況下夜間城市區域發光。
-
【科普秀】中國計劃2017年發射"夜光遙感衛星" 夜光遙感衛星是什麼...
1 提出構想:2015年年初,李德仁院士撰寫文章《迎接地理信息產業與IT產業的大融合》,此文給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張過教授很大啟發,擬推動武漢大學研製一顆多功能集成衛星,將李德仁院士的想法付諸實踐,促進地理信息產業與IT產業的大融合。
-
中國航天日 | 衛星微波遙感技術新進展
後續還包括FY-3E、FY-3F、FY-3G 衛星,其中FY-3E 衛星計劃2020 年發射。此外,還包括兩顆降雨星FY-3RM-1 和FY-3RM-2,第一顆星計劃在2020 年以後發射。SAR 衛星 高分三號是中國C 波段星載SAR 衛星,於2016 年8 月發射升空。SAR 系統由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研製,是目前世界上成像模式最多的SAR 衛星,具有12種成像模式。該衛星具有高解析度、大成像刈幅、多成像模式、長運行壽命等特點,主要技術指標達到或超過國際同類衛星水平,最高解析度可達1 米,最大觀測刈幅可達650 千米,具有先進的全極化成像能力。
-
B站回應發射衛星失利:計劃不停 將再次發射視頻衛星
來源:北京頭條客戶端7月10日,B站回應在酒泉發射視頻衛星失利一事時表示: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嗶哩嗶哩視頻衛星」的發射計劃不會停止,還將再次發射衛星。 中午12時17分,嗶哩嗶哩(B站)視頻衛星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升空後,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
-
B站計劃今年6月下旬發射一顆名為「嗶哩嗶哩視頻衛星」的遙感衛星
DoNews 6月1日消息(記者 程夢玲)嗶哩嗶哩(B站)方面消息,B站計劃今年6月下旬發射一顆名為「嗶哩嗶哩視頻衛星」的遙感衛星,衛星所獲的遙感視頻、圖片數據將用於B站科普。B站工作人員表示,「嗶哩嗶哩視頻衛星」會在距離地面500多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俯視地球,可每天環繞地球15圈。
-
印將發射高軌遙感衛星,為研製預警衛星探路?
印度正積極打造國產反導系統,但戰略預警系統只有陸基雷達,缺乏飛彈預警衛星,體系並不完善。作為一個擁有比較強航天技術的大國,印度的航天發射和衛星研發能力能夠支撐其探索飛彈預警衛星,而原計劃今年發射的GISAT-1高軌道地球觀測衛星很可能帶著這樣的使命。
-
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將於明年發射
11月16日,湖北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李熙向記者介紹,武漢大學團隊與相關機構共同研發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的衛星「珞珈一號」已通過論證,預計明年底將發射升空。 該衛星搭載了高靈敏度夜光相機,其精度將達到地面解析度100米,夜間能看見長江上所有亮燈的大橋,屆時將獲取精度遠高於當前美國衛星的夜景圖片。該衛星將面向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監測中國和全球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為政府決策提供客觀依據。同時,該衛星將搭載導航增強載荷,用於開展低軌衛星增強「北鬥」等高軌導航衛星的試驗。
-
2019年全球遙感衛星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未來商業遙感衛星...
但是中國最近10年衛星遙感和北鬥導航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遙感在軌衛星達到132顆左右,僅2018年就發射了64顆遙感衛星,北鬥導航系統已經發展到北鬥三代,提前進入「全球時代」。空間基礎設施的完善為中國衛星產業應用注入具大的活力,衛星遙感和北鬥導航數據應用分析市場前景廣闊。
-
中國已發射10顆合成孔徑雷達衛星,美國航母將無處遁形
2017年11月2日的《中國科學報》刊登了一篇《吳一戎:紮根一線 腳踏實地》的報導。吳一戎,何許人也?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所長,長期工作在科研一線,主要從事微波成像技術和大型遙感地面處理系統的研發工作,發明了稀疏微波成像算法等一系列微波成像新體制、新方法;主持了我國遙感衛星地面系統的研製,突破了遙感衛星地面系統中數據管理、傳輸、處理等方面的多項關鍵技術,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空白;近十年又大力推進國家航空遙感系統的建設,系統推進了超越國際現有水平的航空對地觀測系統的研製。
-
高邊疆之謀㉜|印將發射高軌遙感衛星,為研製預警衛星探路?
印度正積極打造國產反導系統,但戰略預警系統只有陸基雷達,缺乏飛彈預警衛星,體系並不完善。作為一個擁有比較強航天技術的大國,印度的航天發射和衛星研發能力能夠支撐其探索飛彈預警衛星,而原計劃今年發射的GISAT-1高軌道地球觀測衛星很可能帶著這樣的使命。
-
「珞珈一號」發射成功 研發方詳解衛星技術特點
「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長光衛星公司供圖中新網長春6月2日電 (郭佳)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2日發布消息,由該公司研發的「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於當天12時13分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介紹,「珞珈一號」衛星是該公司首次通過商業化訂單為武漢大學研製的衛星,是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主要用於夜光遙感及導航增強技術驗證。據介紹,該星充分繼承了長光衛星公司此前研發的「吉林一號」衛星的技術基礎。
-
SpaceX之後B站也要上天 6月發射遙感衛星 已有A股公司布局這一領域
同時,衛星採用自主研發的大畫幅高分辨視頻相機、寬視場夜光專用相機及新一代高速存儲系統,具有三維立體成像功能,可實現高精度對地遙感觀測,捕捉夜晚城市微光,觀測地球極光變化,還可對月球、土星等空間天體進行觀測。作為國內民用遙感衛星頭部企業之一,長光衛星與B站的此次合作此前已有鋪墊。
-
B站衛星發射失利,下次發射時間另行通知!
吉林一號」系列國產衛星成熟單機及技術基礎,採用了自主研發的大畫幅高分辨視頻相機、寬視場夜光專用相機及新一代高速存儲系統,具備高分辨成像、運動視頻拍攝、天體及極光攝影、夜光遙感等功能。嗶哩嗶哩視頻衛星所獲的遙感視頻、圖片數據計劃用於B站科普。一旦發射成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或將成為國內首個由網際網路公司定製的用於科普的視頻遙感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