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一號」發射成功 研發方詳解衛星技術特點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長光衛星公司供圖

中新網長春6月2日電 (郭佳)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2日發布消息,由該公司研發的「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於當天12時13分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介紹,「珞珈一號」衛星是該公司首次通過商業化訂單為武漢大學研製的衛星,是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主要用於夜光遙感及導航增強技術驗證。

據介紹,該星充分繼承了長光衛星公司此前研發的「吉林一號」衛星的技術基礎。「吉林一號」是中國首顆自主研發的「星載一體化」商用衛星、米級高清動態視頻衛星,於2015年10月發射成功,目前,「吉林一號」衛星星座的衛星數量已經增至8顆。

本次發射的「珞珈一號」採用一體化架構設計,功能高度集成;大量採用了高信噪比高動態成像、大量級衝擊隔離、帆板自主鎖緊展開等創新技術。同時,衛星採用了高精度雙星敏聯合定姿等主流遙感衛星配置,為獲取高質量遙感數據提供了保障。

「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長光衛星公司供圖

長光衛星公司介紹,「珞珈一號」衛星整星重量僅為20kg,攜帶的大視場高靈敏夜光遙感相機,具備130m解析度、260km幅寬的夜光成像能力,將為基於夜光遙感的宏觀經濟分析等研究提供數據。同時,衛星搭載導航增強科學試驗載荷,可開展北鬥導航系統定位精度提升等試驗。

後續,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將配合武漢大學進行衛星在軌測試,開展全國夜光遙感「一張圖」製作和北鬥導航增強試驗,充分將成熟的衛星研發技術與高校學科優勢相結合,協同開展科研攻關及技術創新。(完)

相關焦點

  • 「珞珈一號」衛星成服貿會網紅
    手機智能顯微鏡、行雲二號和珞珈一號衛星模型、北鬥核心產品、智能自動演奏鋼琴、無人機等「黑科技」實物紛紛亮相。武漢大學牽頭研製的「珞珈一號」科學實驗衛星1:1模型亮相湖北展區,成為大家競相合影的網紅。珞珈一號01衛星2018年6月發射升空,是我國首顆夜空遙感衛星,也是全球首顆開展天基低軌導航增強試驗的衛星。武漢大學老師姚遠介紹:珞珈一號01衛星拍攝的武漢市夜間燈光遙感圖,精準地實證了武漢疫後經濟復甦的情況。
  • 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將於明年發射
    11月16日,湖北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李熙向記者介紹,武漢大學團隊與相關機構共同研發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的衛星「珞珈一號」已通過論證,預計明年底將發射升空。  該衛星搭載了高靈敏度夜光相機,其精度將達到地面解析度100米,夜間能看見長江上所有亮燈的大橋,屆時將獲取精度遠高於當前美國衛星的夜景圖片。該衛星將面向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監測中國和全球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為政府決策提供客觀依據。同時,該衛星將搭載導航增強載荷,用於開展低軌衛星增強「北鬥」等高軌導航衛星的試驗。
  • 【科普秀】中國計劃2017年發射"夜光遙感衛星" 夜光遙感衛星是什麼?
    千龍網綜合報導 中國近幾年在航天事業上大踏步前進,各種新型火箭成功首飛,各種新型衛星也是陸續上天,量子通信衛星、民用高分三號衛星,以及未來的電磁監測衛星,都讓世界刮目相看。
  • 全球首顆夜光遙感衛星或將今年發射
    原標題:全球首顆夜光遙感衛星或將今年發射   本報記者 劉志偉 通訊員 吳江龍   2015年武漢大學就放出要研發「珞珈一號」科學實驗衛星消息。直到今年2月3日隨著「珞珈一號」02星工程協調會在武漢召開,「珞珈一號」衛星再次曝光。意味著「珞珈一號」衛星漸行漸近。
  • 中國今年發射夜光遙感衛星
    中國近幾年在航天事業上大踏步前進,各種新型火箭成功首飛,各種新型衛星也是陸續上天,量子通信衛星、民用高分三號衛星,以及未來的電磁監測衛星,都讓世界刮目相看。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披露,2017年,我國還將發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01星,2019年再發射「珞珈一號」02星,用以驗證雷達衛星多角度成像模式。
  • 印媒:中國將發射夜光遙感衛星 精度高於美國衛星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印媒稱,中國計劃發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據《印度快報》網站2月11日報導,中新社援引衛星研發團隊首席科學家李德仁的話稱,「珞珈一號」01星重約10千克,由武漢大學負責研發。該衛星搭載了高靈敏度夜光相機,其精度將達到地面解析度100米。
  • 中國計劃在2017年發射「夜光遙感衛星」 以驗證雷達衛星多角度成像...
    據中新網2月8日報導,記者8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計劃在2017年發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01星,在2019年發射「珞珈一號」02星,用以驗證雷達衛星多角度成像模式。 「珞珈一號」科學實驗衛星由武漢大學多位院士領銜研發。
  • 【科普秀】中國計劃2017年發射"夜光遙感衛星" 夜光遙感衛星是什麼...
    不過,武大「珞珈一號」衛星的研發之路也是很漫長的。2 成立團隊:在武漢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的支持下,張過教授組建了以李德仁院士為首席科學家的「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研發團隊,著手推進衛星研製工作。
  • 「吉林一號」高分03衛星海上成功發射
    15日9時23分,在海天一色的黃海海域,我國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我國首次在海上以「一箭九星」的方式發射衛星。
  • 航天歷史上的今天|高分六號衛星發射成功
    轉載請註明:【文章轉載自公號:中國航天科普(id:space-more)】2018年6月2日,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一箭雙星,成功將高分六號衛星及珞珈一號科學實驗衛星01星送入預定軌道。高分六號衛星發射成功高分六號裝有一臺多光譜寬幅相機和一臺多光譜高分相機,突破了單投影中心超大視場成像技術,解決了高時效成像
  • 「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發射成功
    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張志芬籤署發射任務書。2020年9月12日13時0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又稱「內蒙古一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中國成功發射「吉林一號」寬幅01星等4顆衛星
    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郭超凱 趙金龍)北京時間1月15日10時53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亞米級超大幅寬商業光學遙感衛星「吉林一號」寬幅01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吉林一號」寬幅01星是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高性能光學遙感衛星。
  • 「人民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人民數據正式進軍衛星大數據領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太原1月15日訊 (記者 賀浪莎)北京時間1月15日10時53分,「人民一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標誌著人民數據管理有限公司正式進軍衛星大數據領域。
  • 印媒: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 觀測美國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印媒稱,中國計劃發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據《印度快報》網站2月11日報導,中新社援引衛星研發團隊首席科學家李德仁的話稱,「珞珈一號」01星重約10千克,由武漢大學負責研發。
  • 「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成功發射!
    「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成功發射!」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嘉定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來看這顆衛星能幹啥?
    「嘉定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來看這顆衛星能幹啥? 「嘉定一號」成功發射了!嘉定區新聞辦說,今早7點40分,我國首顆由商業航天公司獨立自主研發及製造的高性能微納衛星——「嘉定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二號丁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貴陽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本報訊 4月26日12點42分,被命名為「貴陽一號」的高光譜衛星,與組成歐比特微納衛星星座02組的另外四顆衛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十一號遙四固體運載火箭,以「一箭五星」的發射形式成功飛向太空。
  • 「巴遙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9日11時56分,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二丙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巴基斯坦遙感衛星一號(以下簡稱「巴遙一號」)和科學實驗衛星PakTES-1A送入預定軌道。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獲悉,至此該院已出口17顆國際衛星。
  • 「吉林一號」又創紀錄!「一箭九星」成功發射
    來源:吉網2020年9月15日,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我國首次在海上以「一箭九星」的方式發射衛星,創造了我國航天發射的新紀錄。
  • 專業夜光遙感衛星將於2017年年底升空
    「珞珈一號」即將升空,我們可以看見發自太空的大橋晚景啦!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透露,由武漢大學多名院士領銜研發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衛星有望在今年年底發射。據悉,「珞珈一號」將主要用於驗證雷達衛星多角度成像模式,包含01星和02星,其中01星將在今年底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