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經中的「童女懷孕生子」在今天我們得到什麼樣的啟示
賽七、14、必有童女懷孕生子,(太一、20)
太一、18、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
太二、23、這是要應驗先知所說,他將稱為拿撒勒人的話了。
路二、39、就回加利利,到自己的城拿撒勒去了。
路二、7、就生了頭胎的兒子,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17、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
童女生子從舊約的預言到新約成為實際,所以有人總結為舊約為預表;新約為實際。在這裡要說的是;舊約的預言和實際都是給今天的我們為教訓和思考。我們今天生活在恩典(新約)時代的人,可以經歷親近神為善,不作遠離神的惡事。我們不只是信耶穌是童女懷孕所生,更要知道馬利亞受聖靈懷孕要擔多大的風險,約瑟接受馬利亞也要承受多重的壓力。聖子的降生沒有給他們帶來受人的尊敬,只是帶來人對他們的非議和困惑,「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他瑪不忘為了給猶大家傳後,寧願擔當妓女的罪名;喇合為了真實的吐露自己的心意,也寧願被人認為是在勾引人;路得一路跟從(順服)婆婆,破常例睡于波阿斯腳後,在今天來講這婆媳唱的是那一齣戲,馬利亞也面臨同樣的難題。從他瑪、喇合、路得,馬利亞他們的身份本來都不是尊貴,因此說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出尊貴人絕不會承受如此的重擔,唯有貧乏人才能承受、並為他人利益的擔責職。這就是馬太福音家譜中的四女子,他們的承受力是常人無法承受的。從這四女子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人在地上真正得著生命的並不是有榮耀的喜悅,乃是憂傷後的堅強。得著榮耀只能是在天國降臨後的事,那就永永遠遠了。
主基督的生命是如何降生於我們裡面(中間)。童女懷孕生子在人是不能,在神卻能。因為女人(妻子)懷孕必須依靠男人(丈夫),然而神給我們一個兆頭,神有能力使童女懷孕,神的目的不是在人間成為常態,而只有「頭生」,所謂頭生就是只生一次,神的目的是要讓我們知道,人在神(基督)的國裡得著生命(懷孕)不是依靠人(名人),乃是要依靠神。因為在神的國裡基督就是我們的丈夫、也就是唯一的依靠,在神的國裡我們都「女人」,並且是從罪人(淫婦)、成為寡婦直至童女。神(基督)的生命降生在我們裡面不是靠人,是靠萬事都能的神。
童女也是指教會——團體——個體,就是指我們信耶穌的一個一個的個體所組成。馬利亞能被選為聖靈懷孕,在他身上有一些先決條件,而最基本的條件之一是拿撒勒人,因為拿撒勒是一個被人輕看的城,在今天就是被人輕看的教會(人),處於這樣地位的人(教會)是得生命(懷孕)的第一步,接下去的是降生,原則上講我們都得降生在伯利恆,但是他不會降生在伯利恆旅店的房間(意為有地位),而是在旅店的馬槽(意為沒地位)。
尚若人(教會的容貌(賽五十二、14)如始至終不以是「拿撒勒」(被人輕看)人、而是有響噹噹的地位、而又有名人座鎮,這樣的懷孕(生命)就不是從神所生了,而是從人意所生(約一、13)。因為他們接待的是為他們座鎮的人,不是低微的(拿撒勒)人。凡從人意生的雖也降生於伯利恆,卻不會願意降生(放在)簡陋的馬槽,而喜歡旅店設施齊全的「房間」。然而這樣的生命(懷孕的生命)實際是成為石胎(箴卅、16。太廿四、16、懷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禍了,因為她們永遠懷著胎或永遠奶孩子)。他們看似在長大,其實長大的只是肉體,不是基督從神生的生命。
啟示錄十二、1——5、「……她懷了孕,在生產的艱難中疼痛呼叫。……婦人就逃到曠野,在那裡有神給她預備的地方」。經文中的「她」是指著教會和在教會裡的人,(有人雖在同一會堂,更可能是掌控著權柄卻不一定在「她」之內),在「她」之內的人不是歡樂雀躍,乃是艱難疼痛,人相爭得到又被擁戴的是不肯逃到神為她們預備的地方,說一句被認為是癲狂的話,今天許多的神學院校,許多的靈修班,真教會、歸正神學、主的恢復等等都是在歡樂中生產(得生命)。使人艱難疼痛的不是社會政治集團,而披著羊皮的狼,因為狼不是單獨行動,總是成群結隊。又好比兵丁圍困,路廿一、20、21、你們看見耶路撒冷被兵圍困、就可知道他.成荒場的日子近了。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在城裡的、應當出來.在鄉下的、不要進城。
神學院校,許多的靈修班,真教會、歸正神學、主的恢復等等已經是圍困耶路撒冷的兵丁,他們就是站在聖地的制高點。只是「稅吏和娼妓、倒比你們先進神的國」。(太廿一31)「稅吏」雖為以色列人(在教會中)、卻不作對以色列人(沒有做對教會)有益的工;娼妓(今天在教會中不受歡迎的人)是明確的不受人喜歡,是被輕視的人。這二類人進不了神學院校、進不了靈修班、也不知道真教會在那裡、也不知道如何的歸正、主的恢復也不能在他們身上得著恢復……。而他們倆卻能進神的國。
童女懷孕生子他本身就不是在上的常理,他的預表也在向我們提醒、神的生命降臨不是我們熟悉的常理,何時明白神的國是在我們心裡(身邊),就是得著了生命。何時就不需要人的依靠,就是生命長大的標誌(記號)。以上言語的表達並不盡人意,但是主題真實可信。雖然言微聲輕,可以歸結在一句話裡就是「貧窮的人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