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位於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黃石超級火山曾經發生過兩次超級噴發。其中,第一次噴發出現於210萬年前,那次噴發之後形成了哈克貝利·裡奇凝灰巖,第二次噴發出現於63.1萬年前,那次噴發形成了如今的黃石火山口。但是,研究人員最近在來自愛達荷州南部的巖石記錄中找到了以前從未發現的黃石火山超級噴發事件的證據。
一組來自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發現了黃石超級火山兩次噴發事件的證據,他們認為這是黃石火山歷史上規模最大、災情最嚴重的兩次噴發事件。不過,研究人員通過對黃石超級火山噴發之後形成的地質結構及沉積物進行分析表明,如今為黃石國家公園中著名的間歇泉、泥盆和噴氣孔所提供的能量供給可能正在減弱。
研究小組解釋了如何綜合運用化學、地磁學和放射性同位素測量等技術手段來進行數據分析的,並對散布在數萬平方公裡範圍內的火山沉積物進行了整體研究。以前被認為屬於多個較小噴發的礦床事實上是相互關聯的,這些巨大的火山沉積物是由大約900萬年前和870萬年前的兩次未知的超級噴發所形成的。
這兩次未知的超級噴發中距離我們較近一次,被科學家稱之為:格雷登超級噴發,這次噴發也是目前整個黃石火山有記錄以來最大的一次噴發事件,這次噴發所產生的火山物質超過2800立方公裡,這次噴發比之前的記錄保持者(前面提到的哈克貝利·裡奇凝灰巖)還要大,並對當地和全球氣候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這次超級火山噴發將新澤西州大小的一塊區域覆蓋上了一層厚厚的巖漿物質,灼熱的巖漿物質使得地面寸草不生。此外,噴發所產生的大量顆粒物阻塞了平流層,使美國大部分地區都降下了細細的火山灰,並逐漸覆蓋全球。這兩次被研究人員所發現的新的超級噴發事件,刷新了整個黃石火山噴發的歷史,這包括從大約1650萬年前到現在,總共發生了11次超級噴發,不過研究人員認為可能還有其他火山噴發事件未被發現。
根據這一記錄,研究人員能夠證明,幾百萬年前黃石火山超級噴發的復發率平均為每50萬年一次。相比之下,在過去的三百萬年裡,黃石國家公園曾發生過三次大規模噴發,但只有兩次是超級噴發。這相當於每150萬年一次超級噴發的復發率,這表明超級火山噴發事件的發生頻率降低了三倍。按照這種計算方式得出的結果是否能夠表明黃石火山的活躍程度正在下降呢?雖然這是研究人員給出的一個有趣的猜測,但是並非毫無根據,因為隨著北美地質板塊的運動,黃石火山地區將會遭遇更冷更厚的大陸地殼結構。
但在黃石公園的地質歷史發展中,可能還有其他的超級噴發事件尚未被發現。只有時間和進一步的研究才能給出答案,無論如何,我們必須保持警惕,因為即使黃石火山的巖活躍程度正在下降,它仍可能在未來爆發熔巖流或經歷較小規模的噴發。歡迎關注我的頻道,在這裡我將為你打開一扇科學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