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1日訊 「靜電作祟,自助加油小心『引火燒身』。」最近,微信朋友圈內一條這樣的視頻被大量轉發,不少車主看得心驚。視頻中,一名女子自助加油時,回到車上片刻,下車後拉了幾下毛衣再拿起加油槍,槍口竟噴出大火……專家分析,這是毛衣摩擦產生靜電,才使加油槍瞬間起火。
按照圖例的流程,加油前要觸摸靜電釋放器(畫圈處)
此前,外地媒體也曾報導過此類事故,靜電真有如此威力?昨日,記者來到中石油福州福飛北路加油站,有30多年工作經驗的盧站長說,福州從未發生加油站「靜電走火」事故,目前,福州的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油槍都有導除靜電和油氣回收的功能。只要車主按規範加油,就能避免隱患。
加油站防靜電有多道「牆」
「該視頻已流傳多年。」在石油部門工作多年的黃先生說。中石油福州福飛北路加油站的於經理也表示,其實,靜電導致油槍著火必須具備三個條件。首先,要有充足的助燃物;其次,油槍周圍的油氣要達到可燃濃度;最後,還得有靜電產生的電火花。目前,福州的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油槍都有導除靜電和油氣回收的功能,發生事故的概率非常小。
昨日,記者走訪福州多個加油站,看到每個加油機都有一個圓形的凸起的按鈕,畫上了醒目的紅色手掌,並附文「加油前,請觸摸靜電釋放器,消除人體靜電」。
「防靜電,我們有多道措施。」於經理說,這個金屬按鈕是靜電釋放器,車主提槍操作前用手摸一下,身體攜帶的靜電就會消除。此外,加油站有兩道油氣回收系統,一個在卸油處,另一個在油槍口,加油時散發的油氣會從幾毫米大的小孔回到加油機。每個油槍頂上還有一個橡膠小罩子,加油時會蓋住車子的油箱口,不讓油氣散發。油槍還有自封裝置,油滿了會自動跳槍,就算著火,油箱內缺乏空氣,火舌一般不會進入油箱。
「平時,我們穿的工作服也能防靜電。」於經理介紹,目前福州的加油站,加油槍、罩棚、加油麵板機體都是直接接入地樁的,每半年就會請氣象局防雷中心為防雷和靜電設備做「體檢」。
大多司機沒有除靜電意識
採訪中記者發現,十分鐘內有六七輛車駛入加油站,市民拿起油槍前,沒人用手觸摸圓形按鈕。在記者的提醒下,多位市民才恍然大悟,說從未留意到這個按鈕。
「很少有人主動釋放靜電。」於經理提醒,雖然加油站有導除靜電的設施,但市民自助加油時還是應該規範操作,儘量防止靜電產生。在加油站,不要使用手機等電器設備,手機在接通電源或振鈴時,可能釋放足夠的能量而產生火花;不要拍打衣物、不穿戴釘鞋、不要用化纖梳子梳頭,不能檢修車輛或敲打鐵器;自助加油前先觸摸靜電釋放按鈕,加油時,車輛應熄火。萬一碰到油槍口冒火,應關上油槍的開關,再抽出加油槍,加油機旁配有滅火器、滅火毯,可快速滅火。
盧站長也提醒,摩託車加油後重新啟動,可能因不完全燃燒而產生火花,為此,應推出4.5米遠再重新啟動,保障安全。(海都記者 陳燕燕/文肖春道/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