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處理爆藻問題(二)
上期我們講了綠水、褐藻、綠塵藻本期我們來講一下絲藻 發藻、綠斑藻
一——絲藻

絲藻是黑孢藻屬的藻類。絲藻通常長在葉片的邊緣,長度可達 30 cm 的細絲狀。絲藻與發藻也經常一起出現並糾纏在一起。絲藻的誘發原因還不是很清楚。雖然絲藻在池塘也常造成很大的困擾,德國水族界將絲藻視為水質良好的指標,也就是說利用控制水質的方式來抑制絲藻的效果有限。另一種說法是過量的鐵質容易引發絲藻,因此有人建議使用固態鐵肥,而非液態鐵肥。但是過多鐵肥能引發絲藻的說法,並沒有得到認證。
至於絲藻的清除,可利用筷子或牙刷加以捲起丟棄。至於生物防治法方面,飛狐或大和米蝦都是清理絲藻的好幫手。此外玫瑰鯽對於清理絲藻的功效,也頗受草友們的肯定。
二——發藻

發藻其實就是水綿屬的植物,常常附著於成長慢速的水草、底床或沈木上,發藻的呈現灰綠色,摸起來滑滑黏黏的感覺,其長度通常不超過 4 cm。這和絲藻是不一樣的。
光靠控制營養來著手,並無法有效的抑制發藻的成長。預防的措施比較重要,任何新加入水族缸的水草或魚蝦,都要先做好消毒防範的工作,例如使用雙氧水或者漂白水來消毒。
一旦發藻的成體或孢仔突破了這一道關卡,後續的根除就比較麻煩了。採取立即的行動很重要。手動清理的方式包括使用筷子或牙刷將發藻卷除,不要指望發藻會自動消失。一旦發藻附著在底砂上,最好的方式是翻動底砂上的發藻,並將之埋入底砂下方 2 cm 以上,將發藻活埋入無光照的底砂中致死。
至於附著於水草上的發藻,必須好好的修剪,這的確很麻煩,但至少我們也學到了教訓,日後不會等到一發不可收拾的時候才想到要清除整理。當然過濾器也得徹底的清洗,以免殘存的發藻成體與孢子日後有機可乘。
發藻的生物防制法效果不錯,或者說發藻其實是不少魚蝦的零食與補品。包括黑殼蝦與大和米蝦都是常用的除藻生物,其實會啃食發藻的魚類也不少,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飛狐以外,櫻桃燈與一眉道人對於清理髮藻的功效都受到了美國草友的肯定,尤其是一眉道人,由於體型較大的關係,對於清除發藻的功效更是驚人。
三——綠斑藻

綠斑藻是直徑小於 0.5 mm 的綠色斑點狀藻類,偏愛較強的照明,通常附著於光線較強的水族缸玻璃面或者成長緩慢的水草上面。當水族缸的 CO2或者磷酸(PO4)濃度偏低時,綠斑藻便出現了。綠斑藻質地很堅硬,常見的食藻魚對於清除綠斑藻的功效實在有限。
目前來說唯一能有效刮除綠斑藻的生物,就非斑馬螺(也有人稱彩蛋螺)莫屬了。
對於成長在玻璃面上的綠斑藻,我們也可以用人工刮除的方式來清哩,例如刀片或銀行卡都是不錯的工具。
至於預防綠斑藻的方式很容易,注意水中的磷酸與二氧化碳的濃度。當綠斑藻出現是,可考慮使用 K2HPO4 或 KH2PO4 來增加水中的磷酸濃度,將磷酸控制在 0.3~0.5 ppm 能有效的抑制綠斑藻,綠斑藻就不再出現了。所以,我們可以將綠斑藻視為水中磷酸濃度的「指標物」。如果水中磷酸濃度調高以後綠斑藻依舊不斷出現,那麼 CO2 也得注意一下才是。
對於這些藻類的處理方法你還有什麼建議歡迎留言討論
關注我麼持續更新
上期內容 綠水 褐藻 綠塵藻的預防和處理
下期講 剛毛藻 藍綠藻 鹿角藻 黑毛藻的預防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