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植物--藻類植物

2020-12-05 廣州中考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觀察常見的藻類植物,了解其生活習性、形態結構和營養方式。  2、了解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以及它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經濟價值。  能力目標  1、通過實驗,使學......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觀察常見的藻類植物,了解其生活習性、形態結構和營養方式。

  2、了解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以及它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經濟價值。

  能力目標

  1、通過實驗,使學生學會觀察海帶、紫菜和水綿等藻類植物的方法,繼續培養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2、通過比較藻類植物與其他類群的植物的不同,繼續培養分析、比較、歸納的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了解藻類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經濟價值,繼續進行生物科學價值觀的教育。

  教學建議

  一、本節知識結構

  二、教材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水綿、海帶、紫菜等常見藻類植物的生活習性、形態結構和營養方式;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教材選擇了海帶等作為藻類植物的代表植物,所以了解它們的習性、形態結構和營養是我們了解藻類的知識基礎。而了解藻類植物的特徵,就能理解它在進化上所處的低等位置,為今後學習生物進化知識奠定基礎,故這兩部分知識是重點內容。

  觀察水綿並不難,但對它細胞結構的認識卻不容易。對水綿細胞結構中的細胞質、細胞核、液泡和螺旋帶狀葉綠體彼此之間的位置關係往往不易辨別,加上以前從未見過如此之大的帶形葉綠體,難免形成錯誤的認識,不易掌握其立體結構,故對細胞結構的理解是難點。

  三、教法建議

  藻類植物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關係非常密切,但是學生對藻類植物了解卻又十分不夠。原因是像海帶、紫菜等食物同學都是了解的,但是海帶、紫菜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的,它們是怎樣生活的,學生又是不清楚的。建議可將海帶、紫菜等用水泡後讓學生進行觀察,以便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這樣主要是讓學生觀察它們的形態結構,看其是否有根、莖、葉的分化。拿市場上出售的不完整的或經過加工的植物體來講述時,要解釋清楚以免學生產生誤解。

  另外,像水綿、衣藻等藻類植物學生更是缺乏直觀了解。水綿的細胞具有複雜而精細的結構。它的細胞很微小,液泡、細胞質、帶狀葉綠體和細胞核的位置關係,單憑口述是講不清楚的,因此應該使用掛圖或者自製的水綿細胞立體模型來講述。有條件的學校,應當組織學生分組觀察或演示水綿的細胞。在低倍鏡下,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水綿細胞的結構。觀察時要思考它們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等問題,特別是藻類植物為什麼必須生活在有水、有陽光的環境中,要組織學生進行比較深入的討論,以促進學生的理解。(可嘗試讓學生觀察統計含衣藻水樣的燒杯中向光面和背光面、水的表層、中層和深層不同位置衣藻的分布密度。)

  藻類植物與人類以及對自然界的意義,可以讓學生自己收集有關資料或教師收集資料後讓學生討論。討論時要讓學生體驗自然界中藻類植物的多樣性,讓學生知道藻類植物中許多種類有著重要的經濟意義,還應該讓學生知道海洋環境汙染後出現的赤潮生物也是藻類植物,這樣能使學生從多方面認識藻類植物。在討論中更應該要讓學生認識到如何保護環境,保護藻類植物多樣性的意義。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

  1、常見藻類的生活習性、形態結構和營養方式;

  2、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

  難點:水綿的細胞結構。

  設計思想:

  通過觀察多種常見的藻類植物,使學生對藻類植物建立感性的認識,進而通過尋找它們的共性,得出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

  手段:採用觀察實驗、分析討論、教師歸納總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

  教學過程:(本課題參考課時為1課時)

  一、導入:

  出示一養魚缸(水已變成綠色),提出問題:魚缸中的水為什麼會變綠,什麼原因會使水變綠?

  組織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講解:魚缸中水變綠主要原因是因為水中存在著一種植物,即藻類植物。藻類植物的種類非常多,形態也是多種多樣的。下面我們開始學習藻類植物。

  二、講授新課:

頁次:1/2 上一頁 下一頁  

相關焦點

  • 2019中考生物複習資料: 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
    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     1、孢子植物:不結種子,只產生孢子,靠孢子繁殖的植物叫孢子植物。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     2、種子植物:絕大多數植物都是結種子的,並且都是由種子發育而成的,這些植物稱為種子植物。種子植物根據種子有無果皮包被,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 藻類是低等植物嗎?—藻類的分類與進化
    通常,人們常常將藻類歸為低等植物,因為藻類與植物一樣,都有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將光、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進行自養生長。
  • 藻類、苔蘚、蕨類、種子植物,你會區分嗎?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根據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兩大類。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種子繁殖後代,裸子植物的種子無果皮包被著,裸露,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著,能形成果實。孢子植物不結種子,都靠孢子繁殖後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
  • 2021七年級生物知識點: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七年級生物知識點: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可以分為四大類: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裸子和被子)。   2.藻類植物(提供地球上80%的氧氣)   ①結構簡單,是單細胞(衣藻)或多細胞個體;   ②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陸地陰溼處;   ③細胞裡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   ④全身能從環境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⑤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無根、莖、葉結構);使水變成綠色的是藻類!
  • 海洋中的藻類植物,你知道哪些?
    據統計,海洋中生長著一萬多種植物,而其中絕大部分是藻類。這些藻類主要有綠藻、黃藻、金藻、褐藻、甲藻、硅藻、紅藻、藍藻與眼蟲藻等。海帶和裙帶菜便屬於褐藻類的植物。海洋中的褐藻類植物首推巨藻最為高大。這些絲狀體又產生另一種孢子叫殼孢子,殼孢子散出後,附著在巖石上萌發成小紫菜。因此,可以說紫菜的生長史是由紫菜、絲狀體、小紫菜三個階段構成的。紫菜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與鈣、磷、鐵等維生素,味道鮮美,不僅可供食用,還可供醫藥之用。
  • 搞懂第三單元第一章第一節《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這19道題目
    第一節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考點一:植物的分類:已知的50餘萬種綠色植物可以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孢子植物又分為: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蕨類植物無根、莖、葉的分化D.苔蘚植物可作為空氣汙染的指示植物【解析】A、藻類植物的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藻類植物不結種子,用孢子繁殖後代,屬於孢子植物,如衣藻、海帶、紫菜等都是藻類植物。
  • 2020年中考生物重要考點總結: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一、蕨類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莖,而是它的複葉;地下部分是地下莖和根.     二、蕨類植物出現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
  • 第三單元第一節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教學設計
    第三單元第一節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教學設計   天津市河北區天慈中學趙婧   1.教材分析   1.1本課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新課標十大主題中第四大主題──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中的內容。
  • 2020中考生物複習: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生物複習: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裸子植物:種子裸露,無果皮包被。如松、水杉、銀杉、銀杏、蘇鐵、側柏。   2、被子植物(綠色開花植物):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 自然界中的生物——植物
    植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有葉綠素,沒有神經。 分為藻類、菌類、蕨類和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根據植物的形態構造及生活習性的特點,人們把植物又分為兩大類; 用種子繁殖後代的種子植物,用孢子繁殖的無種子植物(孢子植物)。 種子植物又分為被子植物(種子由果皮包裹,不能裸露出來的植物),如:西瓜、蘋果、白菜、玉米等。
  • 觀察|植物的演化
    視頻內容簡介:大約35億年前地球誕生,一億年後,在原始的海洋裡,出現了最古老的植物藻類,它們能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意味著綠色植物邁出了生命的第一步。隨著時間的推移,藻類植物在海洋中大量繁衍,為了爭奪更多的陽光,他們的扁平身體,一個扁平的類似葉子的組織變得越來越大。
  • 科學家在半水生藻類基因組中找到了陸地植物起源的部分秘密
    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無法找到最初登上陸地的植物,僅有的證據來自化石孢子 – 植物繁殖的種子。他們的論文「瑪格麗塔柱形鼓藻(Penium Margaritaceum)基因組:陸地植物起源的標誌」於5月21日發表在《細胞》雜誌上。 瑪格麗塔柱形鼓藻是一組淡水藻類,屬於輪藻門,雙星藻綱,鼓藻目,與約6億年前的第一批陸地植物有著共同的祖先。
  • 海藻專題 - 綠色浮遊植物
    「綠色藻類」是最多樣化的藻類組合,有7000多個物種。在綠色植物的兩大主要譜系中,一大部分被認為是綠色藻類,包括微觀和較大的綠色海藻。其他譜系包括幾組與陸地植物密切相關的綠藻。然而,與高等植物不同的是,這種交替是同形世代交替。在同形世代交替中,我無法區分配子體和孢子體。無性繁殖是通過營養性碎裂和孢子形成4個遊動孢子和不動孢子。有性生殖是通過運動配子(同形配子、異形配子、卵子和精子)。生命周期是單倍體、二倍體或雙單倍體。草坪式綠藻是水族箱中最令人頭疼的「問題藻類」。
  • 植物進化簡史,從藻類到花卉用了39億年
    肉眼所不見的單細胞藻類最早出現在約19億年前,肉眼所見的大型藻類最早可能出現在16億年前。到了5.4億年前的寒武紀,多細胞藻類繁盛,各大類群藻類植物的演化趨勢基本形成。這一時期海底壯觀繁茂的藻類植物,我們稱之為「寒武紀海底森林」。此後的十幾億年內,藻類植物主宰著地球。這是一類構造簡單,無根莖葉分化,具有光合色素的植物,我們稱之為原植體。
  • [思維拓展]植物的生殖與生活史
    1 概念  植物的生殖(亦稱繁殖),即植物孳生後代的現象,是植物的基本特徵之一。植物的生活史(又稱生活周期),是指植物在一生中所經歷的生長發育和繁殖階段的全過程。孢子植物的生活史指從孢子萌發開始,經過生長和發育階段,最後又產生同一種孢子為止所經歷的過程。
  • 蕨類植物,一種不產生種子和花朵的植物
    生活中處處可以見到各種形式多樣的植物。但是植物主要分為五種: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我們經常吃的蕨類植物。中國有四大長壽菜分別是蕨菜,馬齒筧,海帶和香菇。蕨菜又叫做龍頭菜、如意菜,是山區很常見的山野菜。它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很高。
  • 植物的演化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海洋中最早出現的植物是藍藻和細菌,它們也是地球早期出現的生物。隨著演變,水中的藻類登上陸地後演變成了低等的苔蘚植物。
  • 家有兒郎必收藏,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植物知識梳理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第一節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1、綠色植物的類群常見的綠色植物分為四大類:藻類植物、(  )、蕨類植物和(  )。2、藻類植物(1)生活環境及常見種類:大部分藻類植物生活在(  )中。有的生活在淡水中,如(  )、(  );有的生活在海水中,如(  )、(  )、(  )、馬尾藻、石花菜、石蓴等;還有一些種類生活在陸地上潮溼的地方。
  • 這些植物沒有真正的根——假根
    具有假根的植物進化水平相對來說比較低,莖、葉等結構也非常簡單。這類植物主要是低等植物中的藻類、高等植物中的苔蘚植物和少量蕨類植物。儘管假根的外形和真正的根很像,但不是真正的根。從來源上講,真根大多是由胚根發育而來,或者是中柱鞘細胞發育而來,也有的是從莖、葉生出來的;假根則是植物體的表面細胞或基部細胞延伸而成的。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藻類植物
    下面是我們為你講解的關於藻類植物的複習。   藻類植物   1、結構: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沒有根、莖、葉的分化。這種結構是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   2、生活環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陸地上的陰溼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