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以下三幅圖是同一臺手機嗎?
「電致變色玻璃」
電致變色玻璃,原理是在玻璃中間加上一層導電薄膜,通過外加電場或電流來改變中間薄膜的顏色和透明度,從而改變玻璃的顏色狀態。
波音787客機較早採用了該技術,其客艙窗戶即是電致變色玻璃,可由乘客自行調節顏色和明暗。正是由於這種玻璃的存在,波音787淘汰了目前還在為許多客機普遍使用的遮光板。
該技術運用在手機後蓋上,用戶可以隨心所欲改變後蓋的色彩,無論是純色還是漸變。未來,廠家只需要發布一款手機,消費者就能獲得無數種、且只屬於自己的配色後蓋。
「不止於變色」
如果你認為這項技術只是「炫」而已,那麼你可小瞧它了。在裝飾性之外,變色後蓋還能極大擴展手機的日常功能。
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來電話時,手機後蓋直接換個顏色進行提醒;再細緻一點,星標聯繫人來電直接顯示五光十色,一般聯繫人來電顯示單一顏色,拉黑的聯繫人直接顯示黑色……
相比於聲音提醒,這種「顏色提醒」就像是清晨見朝霞、日間見藍天、黃昏見晚霞、夜間見星空一樣,詩意盎然。
當然,這僅僅是其中一個例子。實際的使用場景在兼顧裝飾性和功能性的同時,只會超乎你的想像。
「電量厚度不是負擔」
這塊玻璃的確需要通電,但是不必擔心,一個小紐扣電池的電量就足以保證它相當多的變色次數。
「只有在變色的時候,玻璃會耗電,日常顯色是不耗電的。就像 Kindle 只有翻頁才耗電而日常顯示不會耗電一樣」,vivo設計師雅雯解釋道。事實上,AMOLED 屏幕的息屏顯示功耗本身就可以忽略不計了,但這項技術的功耗比前者還要低得多,所以並不會對手機電量造成負擔。
相比普通玻璃,電致變色玻璃的厚度只增加了0.15mm-0.2mm的程度,這個數據在如今動輒8、9mm的5G手機面前,無需顧慮過多。
當然,一項全新技術在應用到手機上,需要考慮的因素遠不止耗電、厚度、重量,多重工藝的適配、手機本身的質感、乃至手機的配重和手感都必須要面面俱到。
挑戰頗多,但未來值得期待。
(鳴謝:@v星人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