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的發展離不開CMF(色彩、材料、工藝)
近日,vivo官宣了其品牌的智能變色玻璃技術,可以隨心所欲地更換手機殼的色彩。這樣買一款手機就可以獲得多款顏色效果。據了解,這種技術目前還處於概念探索,還無法量產。
手機行業的CMF玩法主要體現在後蓋上,
這幾年關於「變色」的話題也從未間斷過,比如漸變元素的融入、幻彩效果的實現,油墨塗料、光學設計、漸變處理工藝、微膜結構等技術不斷地推陳出新。華為、oppo、vivo、小米等主流品牌廠商關於手機殼CMF設計的競爭角逐也日趨激烈。本次,
vivo推出的玻璃變色技術則與之前不同,是通過電致變色的,可以實現顏色的可逆変化,相對的,機殼厚度要增加0.15-0.2mm,但功耗並不多,紐扣大小的電池就可以保證一定量的變色次數。
目前軍團成立了漸變色CMF(色彩、材料、工藝)行業微信交流群,小米、華為、三星、oppo、vivo、格力、蘇泊爾、九陽、海爾、廣汽、上汽、北汽、佛吉亞、富士康、比亞迪、伯恩、藍思等5000+終端、加工、設計公司、高校及材料設備供應商企業均已加入,長按如下二維碼或加群主微信13480805861,備註「漸變色」,加入技術交流群,與行業專家一起交流!
其實,玻璃電致變色技術早被其他行業廣泛應用了,比如跑車、航空航天、建築、家居等。而對手機來說,實屬是一次巨大的跨界,但vivo並不是最早提出這種設計的廠商。
早在之前,三星和一加手機就已經應用了。一加當時的這種設計靈感源自邁凱倫超級跑車720S上的可變色天窗,與vivo的靈感來源相似(vivo的來自波音747舷窗變色技術)。相比一加,vivo的這款變色面積更大,色彩選擇性更多,難度自然更大。下面一起看看其他的電致變色案例!簡單來說,就是
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實現顏色的可逆變化。在電場下,
膜層結構中的EC薄膜材料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後,產生對光的透過率和反射率的變化,進而實現產品外觀顏色及透明度的變化。這也是比較常見的電致變色原理。
註:氧化還原反應是一種化學反應,材料組成會發生變化,實質是電子的得失或共用電子對的偏移。比如下圖中,在電壓作用下,電致變色層材料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顏色發生變化,透明度發生改變。這種技術一般來說都是應用在大面積的比如汽車和飛機玻璃上,當應用在手機這種輕薄小巧的產品上時,難度就很大。
比如要控制鍍膜的厚度及蓋板玻璃的厚度,均一性、透光度、反應速度等諸多難題都要解決。拿下圖展示的是手機電致變色玻璃蓋板的膜層舉例,需要控制EC材料厚度及蓋板厚度的同時(玻璃0.15 EC0.05),保證鍍膜均一性(控制在0.01),將透明的納米級別線路做到玻璃上,使玻璃在通電與不通電狀態下呈現不同的顏色,難度非常高。
手機後蓋的電致變色技術目前各大廠商還處於探索階段,電量功耗的消耗及機殼的厚度問題是亟待解決的。能否成為未來手機CMF設計的新趨勢,還有待考量。小編認為,這種
一機一殼可更換多種配色,確實也提供了一種新的設計思路,有助於手機個性化的提升。同時,隨著變色技術的不斷提升,還可兼顧裝飾性與功能性,比如根據實際的使用場景設置不同的色彩信息提醒,試想一下,來電話時,你可以根據來電人群體的不同而設置不同的色彩提醒,比如星標、普通及黑名單性質等。手機的電致變色可以類比汽車氛圍燈,未來是要隨著使用者心情變化而自由切換,vivo的這種技術發布絕不是胡思亂想,
這背後是源於對消費者需求的調研、對手機CMF行業趨勢的洞察的。雖然只是概念設計,離量產還有一段距離,但這種創新的思維、跨界應用及大膽的嘗試還是很值得稱道的,你看好這種技術嗎?
全球首個CMF專項獎:國際CMF設計獎,正在作品徵集中。
2020國際CMF設計獎,申報截止日期9月30日,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製造商與設計師申報。CMF DESIGN AWARD 2020 報名申請表【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下載】,申請表填寫完整後,將參賽作品發送至此郵箱:award@cmfdesign.net。詳情可查看官網(http://cmfdesignaward.com)或官方公眾平臺(國際CMF設計獎)
推薦閱讀:
vivo X50發布,又一款AG手機,磨砂式漸變已成主流趨勢
陶瓷的秘密:華為P40 Pro+機身設計工藝解析
華為榮耀30近日發布,CMF亮點匯總,AG工藝持續火熱!
oppo Reno4首次用晶鑽工藝打造磨砂質感,升級版AG來了
為探索CMF深度與廣度,提升行業水平,軍團邀請到:
海爾、美的、格力、西門子、奧克斯、小天鵝、海信、康佳、TCL、松下、奧馬、長虹、飛利浦、創維、萊克、科沃斯、蘇泊爾、史密斯、美菱、九陽、海派、仁寶、羅技、華碩;Apple、華為、小米、三星、OPPO、聯想、中興、vivo、酷派、魅族、樂視、Motorola、傳音、努比亞、奇酷360、一加、美圖;微軟、intel;寶馬、大眾、廣汽、北汽、上汽、一汽、長安、長城、吉利、海馬、江淮、比亞迪、奇瑞、現代、中車、陝汽、東風、濰柴、蔚來、泛亞、小鵬、寶沃、伊狄達、開雲、同捷科技;佳普、老闆、正大、模德、奧普、櫻花、歐普、歐派、顧家、華帝;杜邦、庫爾茲、巴斯夫、陶氏、PPG、蘇威、阿克蘇諾貝爾、3M、艾文德、LG;武漢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湖南大學、吉林大學、江南大學、東華大學、同濟大學、中央美院、天津科技、天津工業、廣州大學、南京藝術學院、浙江理工、浙江工業、中國地質、南京理工、南京航空航天、北京理工、西南交通、廣東工業、華南理工、華南工業、華南農業、安徽農業、哈爾濱理工大學;北京服裝學院色彩設計研究中心、中國流行色協會、中國色彩中心、愛色麗&潘通、麗華創新製造、江南大學&卡秀堡輝聯合創新實驗室、榮格、YANG DESIGN等諸多業界同仁,分別來自家電、3C、汽車、家居、資源方、學術界、第三方平臺、設計企業等,共同探索CMF,助力行業發展。
CMF設計軍團免責說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對於行業的個人看法,作為分享交流。本文引用的圖文、數據等其它內容,來源於網絡或公開資料,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用於學習之用。任何商業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則產生的一切後果將由您自己承擔。如需轉載,請與軍團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