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兵器時代和熱兵器時代,有兩種武器十分相似,它們分別是弩和槍械,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把箭或子彈發射到遠方,是軍隊進行遠程殺敵的武器。小編發現很多人對弩和弓分不清楚。弓是最早出現的武器工具,弩是後來在弓的基礎上進行改造的,弩是在弓的結構上增加了箭道和弩機箭道相當於今天槍械的槍管,弩機相當於槍械上的扳機,弩在古代軍隊十分流行,為啥十分重視弩呢?因為古代徵兵,九成的兵都沒有使用武器的經驗,如果是戰爭吃緊的情況下,這一點十分致命,軍隊必須快速培訓新兵操作武器,弩比弓更好學。
但是近日小編聽聞,據專家分析稱,近來發現的弓弩射程竟是AK47的兩倍?「強弩最遠能射七八百米,是AK47有效射程的兩倍」我不禁汗顏,覺得專家還是術業有專攻,先科普一下,有效射程指的的是有效射擊距離;最大射程指的是飛行的最大距離。也就是說哪怕你的強弩真能飛行800米,那也傷不了人但問題是,強弩真的能射800米嗎?專家說秦弩的射程是AK47的兩倍遠,果真如此麼?結果出乎意料。
其實秦軍弩弓的遺蹟和殘留,考古學家們早就有大量的發現。經過準確測量,發現秦弩的弩弓皆為木製,長度為125--140釐米,弓弦的長度120釐米。這些弩都裝有原始的瞄準器具--望山,但是沒有標尺刻度,說明精度非常有限。首先,根據秦弩測量數據對秦弩到底屬於哪一種古代的弩弓進行排查。歷史上,弩按照發射方式的不同分為了擘張弩、蹶張弩和腰引弩三種,擘張弩尺寸最小,士兵使用雙手就可以拉開,射程也就最近。蹶張弩與腰引弩則尺寸大小逐漸加大,發射箭矢的力量也逐次增強,但士兵無法僅僅靠手將之拉開。前者需要手腳並用,後者更是要士卒依靠手腳和腰一起發力方能上弦。
古代計算弓弩的射程,用石dàn作為單位,1石相當於60斤,射程僅百步,古代的一步有五尺,一尺是23.1釐米,擘張弩的弓力最小,射程最短,才1石,也就是117米,如果算成有效射程,那就是七八十米,和專家說的800米相差太多!本著一種莫名而好笑的「自豪感」看待歷史問題本身,奉勸這位專家,凡事都要認真辦事,說話一定要經過大腦,不然貽笑大方,玷汙「專家」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