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蠓蟲」出沒!有的會咬人...

2021-02-12 登封小七

最近登封的天氣越來越熱,很多人閒暇都會去逛個公園、吹個風,可十分鐘不到,身上就爬了很多「蠓」蟲。

這種蟲子不僅煩人,被咬了還會奇癢無比,簡直比蚊子還毒!

吸血蠓是一類完全變態昆蟲,發育過程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根據幼蟲孽生習性的不同,可分為水生型、陸生型和半水生型,依次為庫蠓幼蟲、蠛蠓幼蟲和細蠓幼蟲。

它們體長1-4mm,比一粒芝麻還小,多數為褐色或黑色,幾乎看不到翅膀。喜歡在野外成群飛舞,夏季公園內尤其多。人從它們中間穿過,有時候還會撞在臉上。但因為蠓蟲飛行速度快且沒有規則,所以非常難抓。

雖然它們看起來小小個,帶來的麻煩卻讓人很頭大——

● 過敏性皮炎、繼發性皮炎

● 傳播病毒:奧羅普切病毒、藍舌病病毒等

● 傳播寄生蟲:肝囊原蟲、絲蟲、血孢子蟲等

一旦人被吸血雌蠓咬傷,會出現紅點或者紅斑,就會渾身奇癢,而且越抓越癢,嚴重的還可能出現丘疹性蕁麻疹。如果忍不住撓破了傷口,之後可因感染出現大面積紅腫,甚至中心部位會出現水泡。有的可變成水皰,嚴重者可出現血管性水腫或全身性風團及大片瘀斑。

根據吸血蠓成蟲的群舞和刺叮時間不同,分為這兩種類型——白晝活動和昏-晨活動。其中,雌蠓的吸血習性及對宿主的選擇因種而異,活動也受溫度、溼度、風速、日照強度等自然因素的影響。而庫蠓多數在昏-晨活動,日出和日落有兩個吸血高峰期,晚間更明顯。細蠓和蠛蠓是在白天進行刺叮吸血活動,每次持續3-5分鐘。

●可用肥皂水外搽。保持被咬的地方乾淨,如果起泡一般都會不小心弄破,這時就用碘伏,大約每個小時擦一次,一定要保持乾淨。●皮膚症狀明顯者服用抗過敏藥物,繼發感染者選用抗生素。●如出現高熱、頭痛、噁心、嘔吐、意識障礙等嚴重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蠓蟲叮咬史。

① 出門穿長袖長褲:郊遊時穿長袖長褲,不要穿短褲短裙。② 隨身帶「傢伙」驅蚊:儘量遠離湖邊綠植茂盛區域,如果不可避免的話,儘量做好防護措施,如驅蚊手環、驅蚊紙巾、驅蚊液、清涼油等。③ 最好別噴香水:蠓蟲喜潮喜腐味兒,汗腥味也會誘蟲,這也是為什麼河道、水壩邊上成群結隊出現蠓蟲的原因!女性最好別用香水,身上寧肯多點肥皂味也不能有香水味兒。

④ 家裡紗網要「密而不漏」:普通的防蚊紗窗根本不能阻止蠓的入侵,一定要密!一定要細!(這個方法適用於一樓哦,因為小黑蟲飛不高)⑤ 將蠓蟲的「窩」剷除乾淨:填平坑窪、清除積水、堵塞樹洞、清除苔蘚。(吸血蠓飛行能力弱,如發現蹤跡,孳生地必在附近)

⑥ 必要時求助專業消殺公司:不過這種方法容易汙染環境,破壞生態,不建議普通市民輕易嘗試,必要時可求助專業消殺公司。

相關焦點

  • 蠓蟲咬人一身包 地下車庫和廚房角落成高發區
    醫生提醒大家,秋季蠓蟲來襲,大家注意避開「黑色小點點」,地下車庫、公園草叢、廚房角落都是蠓蟲出沒的地帶。38歲的章女士在假期裡帶兒子去了滿隴桂雨,在桂花從中和朋友們聊天遊玩,度過了快樂的時光。只是跟朋友們聊天時,總覺得腿上總是有像灰塵一樣的黑色點點,當時沒有在意,只是隨手撣掉,可總是過一會兒就又有了。
  • 西湖邊咬人的 不一定是蚊,可能是蠓
    我們查閱了相關資料:蠓蟲最適宜繁殖的氣溫在27℃~29℃,蠓蟲跟蚊子一樣,雄的吸食植物汁液,雌的吸血。  西湖邊這些「發包機」到底是蚊子還是蠓?錢江晚報記者一早趕到了大家提到中招最多的太子灣公園等地,幫大家起底這惹人厭的小黑蟲。  上午10點多,本報記者趕到太子灣公園。公園門口站著一位年輕保安,穿著長袖長褲的制服,戴著口罩。
  • 海邊頻遭小蟲叮咬「肇事者」原來是蠓蟲
    據了解,這種神秘的飛蟲屬於蠓類,俗稱「小咬」,蠓蟲飛行速度快且沒有規則,身體比芝麻粒還小,因其蹤影難以找到,故往往又被稱為「看不到」。市民海邊頻遭神秘小蟲叮咬前不久,李女士早上去海邊趕海,沒想到手、腿等裸露部位被咬了幾個包,開始李女士以為是被蚊子咬的,沒當回事,沒想到被咬部位卻奇癢難忍。
  • ...毛毛蟲|除蟲菊|蠍子|蟎蟲|毒蟲|皮膚|蠓蟲|螞蟻|跳蚤|蔬菜
    我國的蠓蟲北方出現在5~8月。從被蠓蟲叮咬後的照片還有蠓蟲可能攜帶傳播的病菌來看,雖不至於大害,但防範還是十分必要的!如何應對1.儘量避免衣著暴露,避免長時間出行午後減少戶外活動,外出時儘量戴帽子,使用頭巾遮住口鼻避免將蠓蟲吸入呼吸道。
  • 瀋陽蠓蟲暴增「泛濫成災」 成群結隊直撲人面
    這種小蟲兒學名叫「蠓蟲」,它們既不傷人也不會對園林植物造成危害。而且,隨著天氣的變涼,它們也鬧騰不了幾天了。  不丁點大的蟲兒成災了  「這蟲子也太多了!」昨天上午,記者在南運河畔的陽春園內看到,到這裡休閒散步的市民無一例外地有一個習慣性動作:用一隻手或兩隻手拼命地在自己的臉部周圍晃動,像是在驅趕什麼東西。有的市民一邊散步,一邊無奈地自言自語。
  • 大連海邊出現神秘咬人蟲,很多人中招
    據了解,這種神秘的飛蟲屬於蠓類,俗稱「小咬」,蠓蟲飛行速度快且沒有規則,身體比芝麻粒還小,因其蹤影難以找到,故往往又被稱為「看不到」。 「以前以為是蚊子,後來才發現不是,是一種會飛的黑色小蟲子,咬人特別厲害,真是癢的鑽心,而且特別不容易好。」 「我被咬過多少次了,咬完的包不能撓,一撓一大片都紅腫,而且還出水。」
  • 廣州小區蛇出沒街坊心慌 專家:無毒蛇不咬人
    廣州小區蛇出沒街坊心慌 專家:無毒蛇不咬人 2017-07-06近日,有住在廣州市荔灣區的街坊報料,自己小區裡最近不時有蛇出沒,有街坊曾經看到過長約1米的綠色青蛇在小區的溝渠爬過。對此,小區物管已經在小區放置驅蛇粉並貼出告示,將加強排查,保證居民的安全。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的張亮說,小區裡出現的是一種無毒不咬人的翠青蛇,街坊無須驚慌。
  • 靖西這種小蟲子比芝麻小,咬人比蚊子還癢!...
    蠓蟲飛行速度快且沒有規則,所以非常難抓。雖然它們看起來小小一隻帶來的麻煩卻不小過敏性皮炎、繼發性皮炎傳播病毒:奧羅普切病毒、藍舌病病毒等傳播寄生蟲:肝囊原蟲、絲蟲、血孢子蟲等一旦人被吸血雌蠓咬傷,會出現紅點或紅斑,就會渾身奇癢,而且越抓越癢。
  • 橫縣這種小蟲子比芝麻小,咬人比蚊子還癢!···
    蠓蟲飛行速度快且沒有規則,所以非常難抓。雖然它們看起來小小一隻帶來的麻煩卻不小過敏性皮炎、繼發性皮炎傳播病毒:奧羅普切病毒、藍舌病病毒等傳播寄生蟲:肝囊原蟲、絲蟲、血孢子蟲等一旦人被吸血雌蠓咬傷,會出現紅點或紅斑,就會渾身奇癢,而且越抓越癢。
  • 紅樹林公園大量蠓蟲叮咬遊人 管理部門:化學消殺會破壞生態
    為讓更多的市民了解蠓蟲的來源及做好防護工作,昨天上午,福田區環水局組織深圳市紅樹林管理機構及生態專家,召開媒體見面會,就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蟲患問題向廣大市民作進一步說明。 據生態專家王勇軍介紹,蠓類俗稱「小黑蚊」、「墨蚊」或「小咬」,是吸血騷擾人畜的重要雙翅目昆蟲。人被叮咬後會出現局部反應或奇癢,甚至引起全身性過敏反應。目前尚未發現蠓蟲傳播疾病。
  • 蠓蟲一點也不「萌」,防治一定要上心
    而隨著生活時間的延長,人體會逐漸耐受、皮損可能會越來越輕微,甚至無反應。因為蠓蟲的叮咬奇癢無比,所以很多人會對叮咬處使用大量的止癢產品,這是錯誤的。用過多的止癢產品反而會適得其反,使用太多的止癢藥物可能會引起過敏,會使叮咬處的狀況更為複雜。既然不能撓也不能用大量的止癢產品,那我們要怎麼做呢?梅梅這就告訴你!1、可用肥皂水外搽。
  • 蠓蟲一點也不「萌」,防治一定要上心!
    記住,被蠓蟲叮咬後出現的紅疙瘩千萬不要用手去抓!使勁抓撓會導致皮膚破損可能會引起感染,出現皮膚大面積紅腫,甚至可能引發水皰,嚴重者可出現血管性水腫或全身性風團及大片瘀斑。
  • 蠓蟲叮咬比蚊兇狠,教你3招來防範
    除了蚊子之外,還有一種蠓蟲,比蚊子更厲害!因為蠓蟲不像蚊子高飛,而且多為集體活動,所以會集中咬腳,而且一咬一大片。大部分情況下,被蠓蟲叮咬後的紅點部位,不像蚊子叮後那樣癢,紅腫情況也相對較為輕微,且能較快消退。    專家表示:蠓蟲的繁殖期由4月開始,而暑假則是高峰期。常見類型的蠓蟲不會傳播疾病,若被叮可立即用清水或加入肥皂清洗患處或用冰敷,可緩解瘙癢。
  • 科普 我與蠓蟲(小咬)那些不得不說的事兒
    圖片來源:臺灣小黑蚊防治手冊我們的鄰居,臺灣和香港地區其實也一直飽受蠓蟲的侵擾。與普通的市政公園不同,生態公園講究的其中的生態完整性,大面積化學消殺勢必會破壞整個公園的生態完整性,到那時生態公園就不是今天大家所看到的生態公園了。目前只會針對園區內所有的排水管與排水口進行定點消殺,這也是對生態園區影響最小的消殺行為了。在具體的防治策略部分,因內地的防治可見資料較少,草莓姐姐查到臺灣的小黑蚊防治手冊中,主要倡導社區防治中個人防蠓的重要性。
  • 會咬人嗎?
    西瓜蟲又名鼠婦、潮蟲,是潮溼陸地上常見的一種害蟲,會食用瓜類幼苗、十字花科蔬菜幼芽、嫩根及草莓等漿果,所以很多人看到它都會消滅它,那西瓜蟲怎麼消滅掉?會咬人嗎?一、西瓜蟲介紹:1、西瓜蟲最怕什麼?西瓜蟲怕青蛙。
  • BP人工神經網絡實驗,蠓蟲分類(美國1989年建模賽題)
    實驗結果:選用不同的擬合方法也會得到不同的擬合結果,下圖分別為線性插值擬合和傅立葉四次擬合的結果:C、1stopt驗證:原始碼://以下為部分代碼;(美國1989年建模賽題) 兩種蠓蟲Apf和Af已由生物學家Grogan和Wirth於1981年根據他們的觸角長度和翅長加以區分.
  • 會不會咬人?專家這樣說
    蟲子通體黑色,身形細小,尾巴尖尖,不會咬人,但會讓皮膚感覺有些癢。記者在網上看到,有市民反映,寶安區新安街道也有此類情況,只要經過樹下或者風一吹,便有黑蟲子「從天而降」,行人被嚇得「落荒而逃」。有市民則表示,周末去到大沙河生態長廊遊玩,也發現身上掉落有很多黑蟲。不僅如此,甚至曬在陽臺的被子和衣服也時常有此類蟲子「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