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潛水遊世界第7802次分享
文章來源公眾號:好奇心實驗室
(ID:feizhengchang123)
中國人不太熟悉七鰓鰻(民間送外號殭屍魚、吸血鬼魚)。
這種古老、肥美、呆萌的生物,只能算是小別致長得真東西的典型,以及密恐患者的新噩夢。
但中國人不熟悉七鰓鰻實在很奇怪。因為這種長相怪異的原始動物,已經被歐洲人吃了近千年。但好萊塢卻很少聘請它,去做恐怖片主角。
仔細想想,原因並不奇怪。一個動物一旦作為食物,人類的審美就變得「怪異而扭曲」。
就像大閘蟹,它的長相不就是巨型裝甲蜘蛛嗎?擁有8條腿的同時,還擁有黝黑的腿毛,以及巨大的體型。
椰子蟹上樹,更是噩夢。
但見到比指甲蓋還要小的可憐無助的蛛蛛,也要尖叫避開的妹子,卻會開心地和這種巨型八腿怪獸合影。
如果蜘蛛長得跟人一樣大,想必很多地球人會當場嚇得暴斃。但遇到強壯而膚色如血的巨型螃蟹,卻一個個笑得跟花一樣。
就像中國人不太想看大閘蟹主演的恐怖片,西方導演可能也對拍攝七鰓鰻興趣寥寥。這就導致我們普通人了解七鰓鰻,缺少了一個直觀感性的渠道。
既然如此,就從理性上認識它吧。
七鰓鰻最嚇人的地方就是它的口腔。這個菊花一樣的吸盤,就是它賴以活命的本事。
不過一般七鰓鰻遊泳的時候不會讓同伴看到嘴,所以樣子還算正常。
菊花吸盤的位置
一位七鰓鰻現身說法,我們來認識一下它的口腔構造。
它的嘴是個漏鬥,圈出來的部分是真正的嘴。它可以緊緊貼附到魚類身上,吸取其血液與內臟。
(滑動看嘴)
這張圖清晰點,裡面有個類似舌頭的構造。比較粗糙,刮取食物的效率想必比較高。
(滑動看嘴)
最兩側的黃色小點點,是牙齒。不過七鰓鰻沒有骨頭,它的牙齒類似於人類的指甲。
吸附到受害魚身上後,七鰓鰻會用牙齒撕破魚的表皮,並從喉部分泌抗凝劑,使傷口持續暴露,以供自己長時間地吸取食物。
(滑動看嘴)
是的,七鰓鰻是一種營寄生或半寄生的生物。七鰓鰻的近親盲鰻,能從腮部鑽入魚體內,將魚的五臟六腑啃食殆盡,僅剩個軀殼。
不過七鰓鰻雖然牙口不錯,但胃不太發達,所以一般不會衝著一隻魚卯足勁了吸,薅羊毛只薅一隻羊(對魚來說真是好消息)。
它的身體構造如下圖。名字來源於身體側邊的7個鰓孔。
由於眼睛小,鰓孔大,日本老百姓曾以為七鰓鰻的鰓孔全是眼睛,給它起名為「八目鰻」。還一度認為八目鰻吃了能補眼,因為吃啥補啥。
日本人料理七鰓鰻的方式類似做鰻魚飯,可蒲燒、白燒,也可以做七鰓鰻味增暖鍋。
甚至北海道江別市以前還有過專屬七鰓鰻的節日。
七鰓鰻作為食物,有很多口感上的優勢。
第一,七鰓鰻沒有刺。它屬於最原始的脊椎動物,渾身上下靠軟骨支撐,也就是吃的時候的小脆骨。連黃色的密密麻麻的牙都能咬動。
第二,七鰓鰻古老,吃它相當於吃恐龍。
七鰓鰻遠比鰻魚古老,它的歷史可追溯到五億年前。當然比恐龍古老那是一定的。
雖然今天看來,七鰓鰻長相怪異,但它的長相代表了所有脊椎動物的祖宗,包括人類。不過我們大概五億年前就和七鰓鰻分家了。
第三,七鰓鰻油脂含量高,料理好了特別肥而且香。自古以來就是歐洲貴族的炫富聖品。
英王亨利一世於1100年到1135年間在位,他是徵服者威廉的小兒子。
作為一個還不錯的國王,他的死法看起來有點蠢:67歲高齡,不顧醫生勸誡,食用了大量七鰓鰻,導致消化不良在馬桶上身亡。
可能就跟一個中國皇帝,死於吃了太多青州之蟹胥一樣吧(不過中國沒有這樣的皇帝)。
後來的約翰一世倍加推崇七鰓鰻,甚至巧取豪奪格洛斯特市的七鰓鰻。他說,食用過七鰓鰻後,國王和王后覺得其他所有魚都是沒有味道的。
今天,在有關伊莉莎白二世的一些儀式上,七鰓鰻仍然是地方進獻的佳品。
法國人用波爾多紅酒料理七鰓鰻,西班牙有七鰓鰻海鮮燴飯,英國人有樸實無華的七鰓鰻派。
由於過度捕撈等原因(比如約翰一世這種搶七鰓鰻的),歐洲的本土七鰓鰻一度瀕臨絕種。
但所幸北美五大湖莫名其妙被七鰓鰻入侵,擁有血盤大口的遠古吸血鬼,嚴重威脅了當地漁業。美國人於是熱情接濟歐洲盟友,將七鰓鰻出口到西歐各國。
今天的食用七鰓鰻,一般是海七鰓鰻,因為個頭大,產肉多,味道好,甚至已經開始人工養殖了。
於是奇怪的一幕再次出現:當中國人像害怕巨型怪蟲一樣,對更大更茁壯的吸血鬼魚品種驚叫不已的時候,歐洲人卻願意為其出上更高的價錢。
資料來源:twitter、知乎、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