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SME SME科技故事
蛇形的身體,長著布滿利齒的圓盤大口,再加上類似於水蛭的吸血特性,這不是恐怖片裡的變異生物,而是我們今天的主角——七鰓鰻。
七鰓鰻
美國恐怖片《血湖》中的吸血惡魔就是以它為原型創作的,但它本尊也好不到哪兒去。
在你搜索七鰓鰻的圖片時,瀏覽器會特意提醒你「圖片可能會引起不適」,大部分恐怖片都沒有這樣的待遇。
而且有傳聞說一位叫做維迪厄斯·波利奧(Vedius Pollio)的富有的羅馬人,他有一個水池,裡面滿是飢餓的七鰓鰻,他會把不稱職的僕人或任何他不喜歡的人扔進去。
不管這是不是真的,很明顯,即使追溯到古代,人們也有理由害怕七鰓鰻的襲擊。
不過誰又能想到呢,這樣一種充滿恐怖元素的生物,在歐洲竟一度被吃到滅絕。
七鰓鰻的分布還是比較廣泛的,它們生活在除了非洲以外、世界各地的溫帶沿海和淡水中,而且種類很多,現存的七鰓鰻種類約有38種,已知的絕種有5種。。
它們有發達的眼睛,表皮裸露無鱗,背上有一條長長的背鰭,向後一直延伸到尾端並環繞尾部形成尾鰭,頭部上方還有一個的鼻孔,身體兩側各有七個鰓孔,並因此而得名。
七鰓鰻身體結構
有趣的是在日本,它們也被稱為八目鰻,因為人們將兩側的鰓孔誤當作它的眼睛。
但是最有特點還是要屬它們那長滿鋸齒的花灑般的口部了,這也是它主要的吸血工具。
七鰓鰻的口部
七鰓鰻的頭部前腹面有呈漏鬥狀吸盤,張開時呈圓形,周緣皺皮上有許多細軟的乳狀突起。口在漏鬥底部,口兩側有許多鋒利的黃色角質齒。通過這種吸盤狀口部,它們可以輕鬆吸附到魚類及海洋哺乳動物體表。
一旦吸附到了受害者身上,七鰓鰻就會用它粗糙的舌頭不斷舔舐宿主,並用鋒利的牙齒撕碎宿主的表皮。除此之外它的喉部腺體還可以分泌一種抗凝劑,使傷口保持開放,這樣七鰓鰻就能持續以獵物的血液和組織為食。
在極少數情況下,七鰓鰻會專一地吸食一個宿主,直到只剩下骨架。不過大多數情況下,因為它們新陳代謝比較緩慢,而且沒有成形的胃,它們吃兩口就跑掉了。
所以在七鰓鰻生活的海域,漁民們會經常捕捉到身上有被攻擊後圓形孔洞的魚,甚至是仍然附著七鰓鰻的魚。
當然並非所有的七鰓鰻都要靠這種殘忍的寄生方式生存,現在已知只有18種七鰓鰻採用這種掠食生活方式。
比如美洲溪流七鰓鰻對人類和魚類都沒有危險。它們屬於濾食性生物,而成年後它們不再進食,靠儲存的養分,只活很短的時間。但是像海七鰓鰻(sea lampreys)就兇猛得多,它們甚至會對鯊魚這樣的大型生物下口。
魚身體上被七鰓鰻咬的洞
儘管近幾年有發生過七鰓鰻襲擊人的事件,幸運的是,人類一般不在它們的菜單上。
不過成年七鰓鰻的長度可達13至100釐米,所以當你野泳的時候,想著水中存在這樣一種吸血怪物,心中多少還是有些不自在。
雖然名叫七鰓鰻,但它其實不是鰻魚,甚至不屬於魚類。現有的脊椎動物可以分為無頜類與有頜類,我們所熟知的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及哺乳類五大類生物都屬於有頜類。
無頜類生物沒有上下頜,是迄今為止最原始的水生魚形脊椎動物。然而存活至今的只剩下盲鰻亞綱(Myxini)和七鰓鰻亞綱(Petromyzontida)的一些物種。
而七鰓鰻的出現時間可以追溯到五億三千多萬年前,甚至被稱為「史前殭屍魚」。
儘管七鰓鰻在地球上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但是它們的化石仍然很稀少,這些鰻魚一樣的魚是沒有骨頭的,他們鋒利的牙齒也不太可能被保存下來,因為它們是由角蛋白構成的,就像我們的頭髮和指甲一樣。
2018年,倫敦考古博物館的考古學家艾倫·派普(Alan Pipe)在倫敦官邸車站附近發現了幾排看起來像是七鰓鰻的牙齒。在此之前,英國只在約克郡和蘇格蘭南部發現了兩具七鰓鰻的遺骸。
七鰓鰻的牙齒化石
Pipe一份聲明中表示:「經過33年的動物遺骸研究,我們終於在歷史名城倫敦的中心地帶找到了這種難以捉摸的七鰓鰻的蹤跡。它被保存在泰晤士河附近的積水地面上。這實在令人激動。」
這一發現使考古學家們相信,在中世紀這是一個相當富裕的地區,因為七鰓鰻在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有錢有勢的人的最愛。
沒錯,這麼面目猙獰的生物,在歐洲一直被視為美味,當然並非你所想的七鰓鰻合唱團套餐:
七鰓鰻合唱團
被做成美食的七鰓鰻,賣相其實還是挺好的。不過有一說一,七鰓鰻全身只有軟骨沒有硬刺,魚肉彈性十足,口感細膩。而且含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質以及維生素A,營養還是挺豐富的。
都說《權力的遊戲》其實是「權力的餐桌」,原著小說可謂是妥妥的「歐洲中世紀飲食名錄」,七鰓鰻自然佔據了一席之地。
大多數英國王室成員都特別喜歡七鰓鰻。格洛斯特市(Gloucester)為了表示對王室的忠誠,每年聖誕節都會向君主獻上七鰓鰻派。
七鰓鰻派
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1068-1135)以貪吃七鰓鰻而聞名。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他的小說《一個孩子的英國歷史》(A Child’s History of England)中描述,67歲的亨利一世在諾曼第巡視期間,因為不顧醫生勸誡「過量食用七鰓鰻」,最後因為消化不良和發燒而死於馬桶上。
《英史》中所繪亨利一世的虛構肖像
雖然故事的真實性常受到質疑,但是後來的許多國王並沒有因此被「嚇退」。在約翰一世(1167-1216)統治時期的一份「聖旨」指出,在食用過七鰓鰻之後,國王和王后覺得其他所有的魚都是沒有味道的。
於是他們要求格洛斯特市郡長應該在轄區內購買或以其他方式購買儘可能多的七鰓鰻,然後將其放在麵包和果凍中交給國王的廚師。
根據皇家食譜的記載,約翰一世還對格洛斯特市處以40馬克的罰款(相當於現在的25萬英鎊),因為「他們在七鰓鰻問題上沒有給予他足夠的尊重」。
直到現在七鰓鰻仍然保持著它的皇家地位。1953年,格洛斯特的居民回歸到他們的傳統角色,為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加冕大典製作了一種特殊的七鰓鰻派,並在後來的25周年和50周年慶典上製作了更多的七鰓鰻派。
2012年6月,在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即鑽石禧年做準備時,由於過度捕撈、河流汙染、水壩新建等原因,當地水域的七鰓鰻幾近消失,格洛斯特不得不從北美五大湖進口七鰓鰻。於是兩磅黏糊糊的、冷凍的七鰓鰻被運到了格洛斯特。
當時格洛斯特民俗博物館(Gloucester Folk Museum)的薩拉·麥奇(Sarrah Maccey)為女王製作了這個派。她考慮了各種古老的烹飪方法,其中有一種是先用葡萄酒、醋、肉桂和七鰓鰻血來烹飪。
說來也挺有趣,歐洲被奉為美食的七鰓鰻,在北美卻是危害當地經濟魚類的主要入侵物種。20世紀20年代,海七鰓鰻通過大西洋航運運河進入五大湖,此後一直威脅著當地的魚類。
我們上文提到過,在海七鰓鰻的名單裡,鯊魚也是它們的「捕食對象」。它們在五大湖依附於本地鱒魚及鮭魚等重要的經濟魚類,並將它們的內臟全部吸出。這在一個捕魚業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地區是相當嚴重的問題。
這也難怪五大湖區漁業委員會發言人馬克·蓋登(Mark Gaden)甚至表示:我們更願意給他們送去一卡車的七鰓鰻。所以2015年七鰓鰻重新活躍在英國河流中時,北美洲的人們可能會對英國人的歡欣鼓舞感到不解。
為了保護當地的七鰓鰻資源,英國環保組織也一直在做努力,他們重新將七鰓鰻引入德文特河、大烏斯河等河流,以及移除一些人工障礙,便於其自由活動。
除了歐洲,日韓等國都有食用七鰓鰻的習慣。日本人會像對待鰻鱺一樣虔誠地料理七鰓鰻,常見的做法有蒲燒、白燒等。
蒲燒七鰓鰻
除了飲食,七鰓鰻在進化上也有獨特的地位,包括人類在內的脊椎動物,其實都是從類似七鰓鰻的原始魚類演化而來。現在看來是異類七鰓鰻,在數億年之前,它們的形態才是主流。
研究人員繪製的3億年前伊利諾斯州馬松溪河床
地球上最早出現的脊椎動物都沒有上、下頜,並且數量繁盛。隨著生命的演化,這些「無頜綱」動物現在幾乎都已經滅絕,只剩下盲鰻亞綱和七鰓鰻亞綱的一些物種。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些原始的形態一直沒什麼變化。南非曾發現一具3.6億年前的七鰓鰻化石,與現在的七鰓鰻幾乎一模一樣。
化石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七鰓鰻曾經是我們的祖先,七鰓鰻和盲鰻的共同祖先或許在5億年前就與我們的遠古祖先分道揚鑣了。但是現在的七鰓鰻仍然為我們提供了研究最早期脊椎動物起源的線索。
我們最初的直接祖先可能與七鰓鰻類似,它所具有的一些特徵後來發展成了上下頜、四肢等結構。而且由於七鰓鰻的適應性免疫系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它們的研究為脊椎動物適應性免疫的進化提供了有價值的見解。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的研究人員在研究七鰓鰻大腦後得出結論,在七鰓鰻從哺乳動物和人類的進化路線中分離出來之前,人類大腦的基本結構就已經確定。這項研究將大腦皮層的誕生時間從3億年前推到了5億年前。
以上的各種研究告訴我們,在談論人類的演化史時,七鰓鰻與黑猩猩都可以告訴我們一些有關我們祖先的信息,雖然它們和我們走了不同的演化道路。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發現了七鰓鰻基因組中存在一些與人類神經障礙有關的基因,包括阿爾茨海默症、帕金森症等。這意味著七鰓鰻可以作為研究人類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神經障礙致病機制的理想生物。
這樣看來,雖然七鰓鰻外表很恐怖,捕食行為讓人很不適,但是對人類的味蕾很友好,對生命研究也有重要的作用。
七鰓鰻的側顏也是挺可以的
所以遠古生物的肉會是什麼味道?來一份3.6億年來幾乎沒有變化的七鰓鰻你就知道了。
Lamprey. Wikipedia.
Matthew Taubf. Found: Teeth From a Medieval Sea Monster/Delicacy. Atlas Obscura. 2018.11.1.
Lamprey Pie History. What’s Cooking America.
Luther Urswick. Do Lampreys Attack Humans? Owlcation. 2020.1.21.
Suryanarayana, S. M., Pérez-Fernández, J., Robertson, B., & Grillner, S. (2020). The evolutionary origin of visual and somatosensory representation in the vertebrate pallium.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1–13.
探秘七鰓鰻:包括人類在內的脊椎動物都是從類似七鰓鰻的原始魚類演化而來. 神秘的地球 . 2015.11.6.
原標題:《面目猙獰的遠古「吸血鬼魚」,曾是暗黑美食還可能撐死過國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