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門診來了一位來了位小哥,就診年齡30歲,坐下來第一件事情,先取下頭頂的鴨舌帽,一眼看上去頭髮稀疏,髮際線向後退縮,頭髮油膩,顯得比實際年齡偏大,又是一個來看脫髮的,這也是比較常見的病例,現在看脫髮的年齡越來越年輕化
詢問病史得知,這位小哥平素身體健壯,沒有什麼身體不適,喜歡熬夜,經常對著電腦,工作壓力大,喜歡吃辛辣油膩的食物,是當下大部分年輕人的生活狀態,查體可見:頭髮油膩發光、頭髮稀疏、頭皮屑較多,頭皮瘙癢,頭皮可見少許紅色小疙瘩,頭皮刮點皮屑檢查:查見真菌孢子,性激素無異常,這就是我皮膚科經常診斷的「脂溢性脫髮」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老年人已經不再談論脫髮了,反而年輕人對脫髮的關注度大幅度上升,脫髮的群體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80、90後反倒成了脫髮的主力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了脫髮的行列,目前年輕人比較常見的兩大問題,一是不斷發胖的身材,二是不斷後移的髮際線,不少人都有脫髮的情況,年紀不大,頭髮倒是掉了不少
上圖數據讓人震驚:80後和90後人群成了脫髮佔比最高的群體,分別佔38.5%和36.1%。
更可怕的是,WHO(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平均6個中國人就有1個脫髮,30歲前脫髮比率高達84%。
什麼原因導致脫髮發病率如此之高,是家庭遺傳?內分泌紊亂?環境因素?還是精神壓力、心理問題?
皮膚科陶醫生回答你:疾病指南明確表示脫髮病因目前還不是完全清楚,與遺傳、內分泌、精神壓力、營養、感染、物理及化學等因素都有一定相關性
在我們皮膚科臨床工作中,大部分年輕脫髮病例往往都有一個共性:雖然各項化驗基本正常,但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睡眠不足、乏力、便秘等,當下年人生活工作壓力大,一睜眼想的就是房貸、車貸、孩子的教育,精神緊張,頭皮氣血運化不足,血液循環不暢,毛囊營養不足,影響毛髮的生長,經常面對電腦,熬夜,飲食不規律,喜歡吃甜食,辛辣、油炸食品,頭皮容易分泌大量油脂,滋生真菌,破壞毛囊,影響毛髮生長,這些成為脫髮不可忽視的幫兇,我想大家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近年來80、90後脫髮率反而比中老年人高。
髮際線後移,顏值也會大打折扣,本來是帥氣小哥哥,脫髮後感覺成了中年油膩大叔,脫髮不僅影響個人的形象,也給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帶來雙重困擾,嚴重影響身心健康,脫髮也成了皮膚科非常常見困擾患者和醫生的頑疾,有的治療時間相當漫長。
今天這位小哥診斷為「脂溢性脫髮」,注意休息及清淡飲食,可以外用抗真菌洗髮水或藥水,改善毛囊的炎症,脫髮會得到明顯改善,治療相對簡單。年輕人還有一類「雄激素脫髮」比較常見,一般有家族史,有一定遺傳因素,這類治療起來困難得多,主要採用藥物治療及毛髮移植手術。(後期文章也會給大家具體介紹)
如果大家也面臨著脫髮的困擾,不要掉以輕心,高度重視,及時到皮膚科就診,引起脫髮原因很多,需要皮膚醫生進一步檢查,查明原因,給予個性化治療,建議大家不要自行診斷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
雖然說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還是要學會放鬆心態,規律飲食,勞逸結合,遠離疾病,今天的科普知識就分享到這裡。我是皮膚科陶醫生,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轉發及關注,會經常與大家分享皮膚美容護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