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進展
早在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方微信公眾號發表《關於避免人才項目異化使用的公開信》,已明確表示國家傑青和優青是人才項目,不是帽子。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1年度國家基金人才類項目申報工作會上,羅喜勝副校長做了申報工作動員。他提出:傑青、優青不是「帽子」,而是一個學術高峰,此類項目的定位是培養優秀學術骨幹或優秀學術帶頭人;各位老師應站在引領學科領域的角度來思考凝練科學問題、積極謀劃、勇攀學術高峰;每個申請人都要深入思考自己的優勢和學術標籤,在組織申報材料時應突出特色、系統地展現自己的學術成績、精心地謀劃未來的研究工作。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研部自然科學辦公室主任沈瑋介紹了國家現有人才計劃體系,詳細分析了基金委傑青、優青項目的定位要求和評審要點。她提到:在國家高度重視基礎科學研究和人才發展的背景下,學校通過校內項目部署打造了針對不同階段人才的培養和支持鏈條;在基金委人才類項目整個申報過程中,學校進行了從意向摸底、申報動員,到專題培訓、組織專家指導等全過程全方位的組織保障和服務。她建議老師們謀事在前,早日著手準備,不斷完善和打磨申請材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劉乃安教授以「人才基金項目如何成功」為題做了報告,從項目申請人和評審專家的雙重角度解讀如何撰寫人才基金項目申請書。報告中,劉乃安教授列舉大量正反案例,生動詳細地分析了申請書各部分內容的撰寫方法和常見問題。同時,劉乃安教授在報告中分享了關於人才基金的思考,他鼓勵青年學者儘早形成獨立的研究方向,勇於做冷門研究;他強調了學術聲譽的重要性,提醒科研工作者保持對科學探索的樸素情感和熱情,不忘初心、勇於探索、追求卓越。
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開信:
來源:科獎在線,綜合整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基金委
精 彩 推 薦
1
高校23個「新冠肺炎應對」領域國合項目獲通過
2
「國防七子」擬再獲一批部級重點實驗室
3
超6億科研經費,計劃攻關這些關鍵科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