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本來是一個非常讓人肅然起敬的頭銜,唯有造詣精深,承上啟下者,才可以有這個資格稱之為「大師」。
但是如今的相聲行業裡大師泛濫成災,我總結了一下,只要具備三個條件中的任意一項,那麼就可能明目張胆的以相聲大師自詡。
臉皮夠厚的演員,很快就能成為大師;年齡夠大的演員,也可以稱之為大師;在主流相聲行業裡,擔任某個職務的演員,也會被冠之以相聲大師。
在所有的相聲大師中,侯耀華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60多歲拜師常寶華先生,並且取代牛群,成為常寶華先生的首席大弟子。
這個年齡拜師學藝肯定完了,但是通過拜師,侯耀華第一取得了相聲行業的門票,從此可以正式收徒了,第二是在相聲行業裡的輩分,決定了他的話語權,再加上以侯門大家長自詡,侯耀華很快在演出的時候,就打出了大師的名號。
古語說本末倒置,切忌舍本而逐末。但是很多相聲演員,都始終在本末倒置著,要知道作為演員,作為相聲演員,本是什麼?是相聲藝術本身,是相聲本事,是創作出好的相聲作品,這才是相聲演員真正的本。
侯耀華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一代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這個名字就能讓他吃飽飯了,但是在發揚相聲藝術和侯門相聲的口碑上,侯耀華確實給侯寶林先生抹了黑。
侯耀華做出過很多的鬧劇,其中最讓人覺得捧腹的莫過於在侯耀文先生去世後不久,就開了一個代替弟弟侯耀文先生給楊志剛道歉的儀式,在這個儀式中,侯耀華第一次正式地把郭德綱逐出了侯耀文的師門。
侯耀華的道歉也是對弟弟侯耀文先生曾經收徒的一次否定,因為按照這個道歉儀式的邏輯,假如郭德綱的師父是楊志剛的話,沒有經過楊志剛的同意,侯耀文2004年的收徒就根本不成立。
在這次的道歉儀式上,侯耀文把郭德綱正式還給了楊館長,並且變相向相聲行業宣布,郭德綱是楊志剛的徒弟,從此侯耀文的徒弟裡,就沒了郭德綱這號人物。
相聲三大家侯馬常,對相聲有著突出的貢獻,因此相聲同行們以尊敬之情來冠之以三大家。不過要知道基礎是什麼?基礎是相聲,是對相聲的貢獻。
再者說了,侯耀華拜師常寶華先生,他姓侯,但名義上卻是常氏相聲的繼承者,以侯門大家長自居,並且把演員清理一遍本身,這就是典型的越俎代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