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文「啪」甩出5萬!郭德綱:我不想要您的錢,最想當您的徒弟

2020-12-05 今日瞎說

侯耀文掏出個紙包說:「這五萬你先拿著!」郭德綱沒接,侯耀文很生氣,把錢啪甩在桌上說:「德雲社不是你一個人的!」

2020年6月23日,恩師侯耀文去世13周年,郭德綱發詩文悼念:

一十三年一場大夢,五十九歲兩字無常。榮華富貴離不開人情冷暖,蓋世英雄躲不盡世態炎涼。沙鳥飛堤岸,孤雁落斜陽。霜跡板橋千古恨,孤身獨影路茫茫。

不了解郭德綱與侯耀文過往的人,只嘆郭德綱詩文才華之卓絕。而熟悉他們過往的人,則更能深刻的體會到文中悲愴與幽思之痛。

「瓦片尚有翻身日,何況我郭德綱呢!」

1995年,郭德綱第三次進京,這次不同以往,因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天津已經是待不下去了。郭德綱知道,此次來京,不成功便要真成仁了!

那幾年,郭德綱輾轉在海澱、大興、通州等處,尋著最便宜的房子住著,跑最遠的劇團跟班兒,每天都在為吃飯交房租發愁。

父親是警察,母親是小學老師。雖說郭德綱出身還算可以,但那個時候,父母一點忙都幫不上,遇到天大的難處,郭德綱也只能一個人撐著。

成名之後,在節目上,郭德綱曾多次提及當年「夜走黃村」的往事。他說,在北京吃苦多年,自己從來沒有哭過,那是僅有的一次。

那個時候,看不見光明,也不能回家,前途一片渺茫。他一邊給自己打氣「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另一邊,又在勸解自己「東風常向北,北風也有轉南時,瓦片尚有翻身日,何況我郭德綱呢!」

在北京漂了三年,郭德綱終是沒混出個名堂,但好歹能在茶館裡說相聲了。

1998年,郭德綱遇到張文順,然後拉之前熟識的幾個小夥伴,一起攢了個「北京相聲大會」。名頭挺大,實際名不副實,經常一場演出下來,臺上演員比下臺觀眾還多。

早在1997年,郭德綱就與于謙相識,但也僅限於點頭之交。

2000年,偶然一次機會,郭德綱被借調去跟于謙搭夥演出。兩個人是天生的默契,讓彼此都對對方留下了好印象。再後來,于謙就經常的跟郭德綱搭伴兒下鄉演出,一來二去就熟了。

郭德綱跟于謙合作了多年,但一直到2004年,郭德綱才邀請于謙正式加入德雲社。

很多人不理解,于謙後來講到:當時德雲社不景氣,進來不一定能賺到錢,自己當時是有正規編制的相聲演員,雖然早就想入夥,但是郭德綱仗義,不讓來。

「瞧這孩子,太難得,就是個兒有點矮了!」

2003年11月17日,北京相聲小品大賽拉開帷幕,姜昆、馮鞏、侯耀文、唐傑忠等眾多相聲界大碗出任評委。

兩天後,郭德綱跟于謙,登臺演出相聲《你好 北京》,最後僅勉強得了第三名。但臺下的侯耀文上心了,他覺得這個小夥子的表演不錯,當場就查了查名字,叫郭德綱。

大賽結束後,侯耀文打聽到郭德綱在天橋的茶館裡說相聲。晚上他就叫上石富寬,兩個人一身便裝,悄悄去了天橋聽郭德綱說相聲。臺下的侯耀文不時點點頭,但沒作點評,只是跟石富寬講:或許可以讓他來鐵路文工團試試。

到底是郭德綱哪一點打動了侯耀文呢?

這裡插播一個題外小傳,可以看出當年侯耀文的心境——

有一年,郭德綱在山東體育館演出,臺下的侯耀文曾對石富寬誇讚:

「老石,你瞧這孩子,臺上這相聲感覺、狀態,太TM好了!你聽他這嗓音,這麼洪亮,吐字又這麼清楚,太難得了!而且,這孩子這柳活,特別好,柳什麼像什麼。難得的是,他有調門兒,有高音。美中不足的,就是個兒有點矮了!」

不久,于謙去四川演出,侯耀文也在,侯耀文把于謙喊屋裡,問起:「你那個搭檔叫什麼來著?」「叫郭德綱。」「對,就他,我看過他演出,沒事兒到家裡玩兒。」

于謙回去後把這話講給郭德綱聽,郭德綱很樂,但他真沒敢多往前想。過完年,郭德綱和于謙去廣州演出,又碰上了侯耀文。侯耀文就說,晚上到我屋裡聊天去啊!

郭德綱後來回憶到:

「我當時以為只是嘴上說說,畢竟當時身份地位差距太大,晚上演完出吃完夜宵十一二點了,一想就別去了,別打擾人家休息了,就沒去。等到大半夜,有一師哥給我打電話,你怎麼還不來,先生這還等著你呢!我一看,壞了,我還以為就是鬧著玩呢!

我一進門,印象特別深,侯先生躺在床上,拿一毛巾被蓋著肚子,我一進來說:三叔,您沒睡覺呢。侯先生斜著眼:這不等著您嘛,我們幹哪行都不容易,是不是!倆人聊天,侯先生問你現在幹嘛呢,我說我就一民間閒散藝人,先生問你願意上我們單位來上班嗎,我說我當然願意啊!」

「我要收徒了,他們都說你挺適合,願意一塊嗎?」

要進鐵路文工團演出,也不是說進就能進的,還得需要一些正式考察。

回北京後,第一次去拜見侯耀文時,郭德綱緊張得不得了,在他心裡,侯家就是相聲的代名詞,高不可攀。

但這次見面,侯耀文對他們很客氣,還頗為關切。可是等到排練時,侯耀文就沒那麼客氣了。

郭德綱和于謙表演侯寶林先生的《夜行記》,連著說了好幾遍,卻總是缺少點北京味兒,語調也不那麼俏皮,包袱抖得也不夠響亮。侯耀文很不滿意,耷拉著臉,扔下一句「大活兒使不好甭想上場」,就走了。

作為一個草根相聲藝人,郭德綱好不容易有這麼個機會,能跟國家級專業團體合作,心想怎麼也不能讓人看扁了啊。他倆一直練到下午三點多,午飯也沒去吃。

侯耀文帶了些吃的,親自送過去,郭德綱說:「練不好決不吃飯。」

「行啊,這小子有股子倔勁!」侯耀文心裡琢磨,不錯,挺對脾氣的。自那以後,鐵路文工團只要有什麼演出,侯耀文就會叫郭德綱跟著一起去。

有一天,于謙在校園裡碰上侯耀文,寒暄起來,侯耀文讓于謙回去給郭德綱帶個話:

「你回去問問他,我現在這兒有個孩子跟我很多年了,我打算收他為徒,你問問郭德綱願意拜師嗎,願意我就一塊收了。」

于謙很驚訝,說也別等回去了,我這就給郭德綱打電話。電話通了,于謙把電話給侯耀文,「我要收徒弟了,他們都說你挺適合我的,你願意一塊嗎?」「我當然願意啦!」郭德綱在電話裡激動得不知道說什麼好。

這麼重大的事情,就這麼在電話裡定了。于謙講,我長這麼大,從來就沒聽說有師父收徒弟,從師父嘴裡說「他要願意我就收了他」,這是絕無僅有的事情。

「這五萬你先拿著,德雲社不是你一個人的!」

正當郭德綱摩拳擦掌,憧憬未來的時候。侯耀文的家裡出了大事。

2004年,侯耀文二次婚姻破裂,妻子袁茵帶走了女兒妞妞,轉身嫁給了戴志誠,猶如一根刺兒,扎進了侯耀文心中。這裡是題外話,暫且不表。

離婚後,侯耀文一度心生落寞,萬念俱灰。郭德綱很擔心他,絕不敢再去提拜師的事情,又聯想到德雲社當下也處境維艱,郭德綱覺得人生再次陷入了最低谷,一籌莫展,暗自神傷。

有天晚上,侯耀文突然來了郭德綱住的地方。才剛一個多月未見,侯耀文仿佛老了許多,雙眉深鎖,滿臉憔悴,頭髮也顯白了,郭德綱看得心疼,直抹眼淚。

這時候,侯耀文掏出個紙包,遞給郭德綱說:「這五萬你先拿著,咱爺們兒共同努力,不能讓相聲垮到咱們這兒。」郭德綱聽著,沒去接。

侯耀文生氣了,他把錢啪地甩在桌子上,說:「德雲社不是你一個人的,這是個相聲藝人和觀眾面對面的平臺,是屬於所有相聲人的。」

郭德綱很感動,都這個時候了,先生心裡還在想著相聲的興衰。他對侯耀文鞠了個躬說:「我不想要您的錢,最想當您的徒弟。」

侯耀文拍拍他的肩:「不是因為家裡出了事,這事兒早應該辦了。」

一段時間後,文工團開會,討論引進相聲演員的問題。說到郭德綱時,大傢伙兒卻頗有微詞,侯耀文在會上大發脾氣,拍著桌子喊:

「天天講振興相聲不就是要發掘有能力的年輕人嗎,現在發現了,怎麼忍心又拒之門外?」

「你給了他們笑聲,他們會一輩子抬著你!」

在文工團開完會後,感情上的打擊,加上一些外界的壓力,侯耀文病了,發著高燒,一個人反鎖在屋裡,躺在床上。

也不知躺了多久,迷迷糊糊地被一陣電話聲吵醒,剛一接通,就聽那邊郭德綱急切的問:「師父你怎麼了?手機打不通,幾次來你家敲門也沒人應。」原來此時郭德綱就在門外。

侯耀文硬撐著從床上起來,打開門。郭德綱看著侯耀文,臉色蠟黃,步履蹣跚,心裡一陣悲涼。郭德綱就問您是不是一直沒好好吃飯。侯耀文眼角泛淚,說:「吃不下,情這個東西一旦攤上了,任是鐵打的人也會化。」

郭德綱扶著侯耀文坐在床邊兒,握著他的手,寬慰說,當初自己還在天津時,有次犯了點錯,就被下放去打掃廁所,領導指著他的鼻子說,這要是在二十年前,你就得拿舌頭把廁所舔乾淨。這話聽得自己心裡直發冷。後來自己被迫離開天津去北京,日子混得很落魄,前妻又跟自己離婚,獨赴日本。他自己帶個三四歲的孩子,日子苦的沒法說。

最後他跟侯耀文說:「師父,振作起來吧,上天給人的一切苦難都是他能夠承受得了的,咬咬牙就會過去的。」 侯耀文聽了郭德綱的自述,拍著他的手笑了,「小子,你今天也給我上了一課。」

就這樣,那幾天,郭德綱一直陪在侯耀文身邊,給他做飯,一起喝酒聊天侃戲。侯耀文逐漸好了起來。

有段時間,因為父親住院,郭德綱演出時不在狀態,蔫頭呆腦的,侯耀文又生氣了。郭德綱一下臺,性急的侯耀文就發火,說:

「作為一個演員,不管在臺下有多大的委曲,有多少難事兒,只要一上臺心裡裝的就只能是觀眾,這是最起碼的藝德,你給我記住了!」

郭德綱低著頭反思,沒言語,侯耀文以為他不服氣,又語重情深地說:

「綱子,好好想想吧,觀眾是最多情的,你給了他們笑聲,他們會一輩子抬著你,綱子,咱自家的事兒只能打掉了牙往肚裡咽。」

郭德綱聽了,使勁點了點頭。

「我們相聲隊伍應該團結,給孩子一碗飯吃。」

2004年10月,侯耀文力排眾議,收郭德綱為徒,還為他舉辦了隆重的擺枝儀式,同時邀請了曲藝相聲各界名家和媒體,共同前來見證。

在拜師儀式上,郭德綱向師父獻花,侯耀文回贈禮物並囑託四個字:「好好學習。」

在隨後的發言中,侯耀文有一段肺腑之言:

「相聲隊伍,現在看來並不十分樂觀。因為大家現在所熟悉能看到的相聲演員,已經都在四十多歲以上。三十多歲二十多歲,有出息的,像個樣兒的,將來能成角兒的,真的是很難找。

就郭德綱而言,三十歲出頭,他會的傳統相聲,可能比我們有些個老同志要多得多,他的先天條件,要比我們現在一些盛名之下的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條件還要好得多。今天我收了他,他作為我的徒弟,感謝大家參加這個活動,不是為了我侯耀文一個人,是為了相聲這個隊伍的團結和壯大。」

有了師父侯耀文的提攜,郭德綱總算也成了半個體制內人士。郭德綱逐漸得到京圈相聲界的認可與接納。

2005年12月5日,《三聯生活周刊》刊發了一篇報導——《相聲界的草根英雄——郭德綱訪談》:

「郭德綱是中國相聲界的奇人」

「他在普通老百姓中間名氣很小,卻贏得了資深相聲迷的狂熱追捧。」

報導一出來,全國各大媒體迅速跟進,大家爭相去小劇社採訪郭德綱,郭德綱一時成了焦點人物,德雲社也跟著活了,茅草屋變殿堂!

從那時候開始,郭德綱聲名鵲起,德雲社凌雲而上。郭德綱的走紅,德雲社的崛起,一度瀕臨落寞的相聲,又重新熱鬧了起來。

其實侯耀文在技術層面,並沒有教給郭德綱多少活兒,但卻為他擋下了無數的暗箭。能投身侯門,無疑是郭德綱人生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有師父在,遇到天大的難處,師父也會和自己一起扛。

「他一路坎坷,勢必嫉惡如仇。」

然而,好景不長,天妒英才。

2007年6月13日,侯耀文突發心臟病,黯然離世,年僅59歲。當天,郭德綱正要在安徽某綜藝節目錄製直播,聞聽噩耗,淚如傾盆。

在郭德綱的自傳《過得剛好》中,有一章《哭師》,其中寫到:

「直播開始,現場沸騰了。導演大聲喊著:有請主持人郭德綱!我大步走出,迎著歡呼,迎著掌聲。燈光璀璨,音樂震天。一排冷煙花躥出,光華耀眼,從臺上望去,臺下的于謙一臉悲哀。我又何嘗不是?那一刻,煙花起處,我心悽然。」

「吾師一生,金車之富,侯門之貴;簪纓之華,紫藻之懋;雅流倜儻,王者之風。徒以潦倒之身等下之才,蒙先生青目,而得立雪侯門,榮幸之至。今高山猶在,流水無情,紙鳶斷線,舶落驚濤,白雲深處,黃鶴杳然。怒問蒼天,何奪我良師,而存粗材於世?伏地泣血,心痛無聲!」

師父侯耀文給過郭德綱的一個評語:「他一路坎坷,勢必嫉惡如仇。」

侯耀文去世事發突然,未及立下遺囑。侯門「遺產風波案」轟動一時,各種花邊報導和流言蜚語紛至沓來。

二哥侯耀華,在大侄女侯瓚尚未放棄繼承權的前提下,宣布繼承弟弟的遺產,侯耀華說:「侄女尚小,弟弟還有兩任妻子,我幫弟弟守護遺產。」

郭德綱雖是侯耀文愛徒,但這畢竟是侯門家事,不便插手,昔日一眾師兄弟亦選擇集體噤聲。但受這件事的影響,恩師的骨灰遲遲未得安葬,郭德綱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2009年6月,侯耀文生前所購玫瑰園房產被銀行催貸,侯瓚無力支付,聯合父親小女妞妞,於7月狀告二大爺侯耀華等人侵吞遺產。坊間流傳,侯耀文遺產高達8000萬。

最終,郭德綱頂住了外界的壓力,公開支持師妹爭奪屬於自己的遺產,並出2000萬買下了師父生前玫瑰園別墅,幫師妹渡過難關。

郭德綱強出頭,自然背了許多罵名,有人說他落井下石,趁機貪財,說他大不敬。侯耀華更是公開指責郭德綱:「你要規規矩矩做徒弟。」

面對外界質疑和指責,郭德綱選擇不理會、不回應,只希望能維護住師父最後的「尊嚴」和「體面」。

對於財產爭奪案,郭德綱在自傳《過得剛好》之《玫瑰園》一章中寫到:

「先生去了,他很乾淨地給自己畫了一個句號。但他不知道,另起一行之後,人間又上演了怎樣一齣戲!魑魅魍魎亂吼紛飛,恨霧悽悽催人淚垂。人做鬼,狗做賊,至這般又怨誰?滿座的高朋移在哪裡飲酒,骨肉的相知又在何處作陪?紅粉佳人變成了殘荷敗蕊,三千食客也忙著去把牆推。八寶山痛哭的有你有你!拍胸脯起誓的有誰有誰?」

一代宗師,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2011年3月23日,侯耀文去世4年,骨灰終於得以安葬。安葬儀式上,侯耀華與侯瓚「一抱泯恩仇」,侯門弟子悉數到場,卻唯獨不見郭德綱。

當日下午,郭德綱在微博賦詩悼念:

花經夜雨香猶在,月被雲遮光怎迷。先生浩氣垂千古,南北山頭獵獵旗。三尺土埋師徒義,兩段情緣死不渝。冷觀宵小空戚戚,羞與他人共典儀。

侯耀文骨灰安葬儀式4天之後,3月28日,郭德綱、于謙率德雲社眾人到天壽陵園祭拜恩師。在師父墓前,郭德綱嚎啕痛哭,長跪不起。

祭拜後,郭德綱在恩師銅像前叮囑徒弟們:好好說相聲,好好做人。

後來,媒體採訪郭德綱,為何師父下葬當日不去送別,郭德綱言:「我反正是對得起師父、他的孩子以及這件事情,這就可以了。」

侯耀文生前喜歡喝飲料,尤喜大瓶可樂,郭德綱當日祭拜時,奉上的祭品中就有一瓶可樂和一份酸梅湯。

可笑的是,竟有好事者跳出來,經過縝密的「理性分析」後爆料:郭德綱忤逆,這是慶幸侯先生「可算沒了」!

其實,當年追悼會結束後,郭德綱就把追悼會上的遺像請到德雲社後臺,紅蠟黃綾香爐供著。時至今日,在德雲社後臺侯耀文先生的遺像前,依然常年供奉著一大瓶可樂!

2019年11月13號,郭德綱在北展劇場舉行「我愛我師」專場,侯瓚突然現身德雲社後臺。當年事,不辯自明。至此,侯門第三代中與相聲有關的兩人,侯震與侯瓚,算是悉數都投了郭德綱陣營。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郭德綱感恩於侯耀文,承師遺志,先後捧紅了嶽雲鵬、朱雲峰、張雲雷、孟鶴堂等一票後生,德雲社分號遍及全國,還走出國門,中國相聲真的活了。

郭德綱常說自己沒多大能耐,但他完全可以說就是以一己之力,振興了如今的相聲行兒。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7歲學藝,40年彈指一揮,華發崢嶸。

郭德綱將這些坎坷經歷、江湖過往、恩怨情仇以及篤定之後的種種感悟,都寫進了《過得剛好》,這是郭德綱唯一親筆自傳。

山西作協副主席韓石山,在文章裡高度評價郭德綱:其遇事之洞達,論人之刻薄,兩相無涉又水乳交融,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看郭德綱的文字,最讓人感慨的便是他獨特的洞察力。這與他本人的親身經歷密不可分,沉沉浮浮,遍嘗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經得多、聽得多、讀得多,自然參透的就比一般人更多

你會發現,這個初中都沒畢業的男人,筆下功底絕非等閒,字字見血,句句真章,對人有很大啟發。

2019年9月,郭德綱重新修訂了最新版,在這裡推薦給諸位同好,一包煙錢,讀了,穩賺!

我是@今日瞎說 喜歡加關注。

相關焦點

  • 郭德綱的辛酸歷史,才明白侯耀文說的:一路坎坷,嫉惡如仇
    然而郭德綱在成名之前都過得非常艱難,為了養活一家人,9歲就開始學習相聲,12歲便走街串巷賣藝。青年時的郭德綱三次去北京闖蕩,想混出一番名堂,可是現實往往是殘酷的,沒錢沒人沒後臺的郭德綱只能從基層做起,在各個小劇場,打雜做零工,有機會就創作自己的段子。
  • 郭德綱悼念侯耀文先生字字含悲,沒有侯先生就沒有現在的郭德綱
    郭德綱拜師侯耀文先生是在2004年下半年,到了2007年侯耀文先生就去世了,也就是說兩人之間只有短短的三年師徒情誼,但是這三年卻是德雲社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三年。要知道在拜師之前的2004年上半年,德雲社演出的時候還是門可羅雀,因為誰也不知道到底到底郭德綱是何許人也。
  • 徒弟對郭德綱老師說過最溫暖的話,只要您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
    提起郭德綱老師,就會聯想到德雲社、于謙老師、相聲、以及郭德綱老師優秀的徒弟們。郭德綱老師不僅重振相聲行業,還培養出一群優秀的徒弟們,嶽雲鵬、張雲雷、欒雲平、孟鶴堂、周九良、張鶴倫、張九齡……都是觀眾們耳熟能詳的相聲藝人,如今也都被郭德綱老師培養成舞臺上的角兒,貼上他們的照片保證賣得出門票,而是座無虛席。
  • 侯耀華做過的最大鬧劇:代弟弟侯耀文道歉,把郭德綱還給楊館長
    但是如今的相聲行業裡大師泛濫成災,我總結了一下,只要具備三個條件中的任意一項,那麼就可能明目張胆的以相聲大師自詡。臉皮夠厚的演員,很快就能成為大師;年齡夠大的演員,也可以稱之為大師;在主流相聲行業裡,擔任某個職務的演員,也會被冠之以相聲大師。
  • 侯耀文骨灰兩年未入土 兩女兒爭8000萬遺產
    而侯耀文的徒弟馬雲路明確表示,「這是因為侯耀文的家屬遺產分配不清造成的。」侯耀文生前最親的徒弟郭德綱證實了此事的真實性。墓已經空了一年據侯耀文的徒弟馬雲路介紹,目前侯耀文的骨灰依然存放在八寶山骨灰堂,但實際上,侯耀文的哥哥侯耀華和侯耀文的徒弟早就在八寶山給他建好了墓。之所以侯耀文一直未能入土為安,是因為侯耀文的親屬對遺產分配不清。
  • 侯耀華違規抽菸被拍,搶亡弟遺產幸好有郭德綱,精明用在女徒弟上
    深圳禁菸條例明文規定在有些地方不可以吸菸,違者最高罰款可達五百,侯耀華在公眾場所吞雲吐霧可能是初來乍到不知道該地的規則,或者是不在乎罰款的那點錢。弟弟是郭德綱師傅,剛離世就收徒弟很任性,佔遺產險對簿公堂。侯耀華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並不陌生,不過他的知名大多是負面的。
  • 實拍侯耀文墓地:郭德綱在其墳前痛哭不已,一尊石像寓意深重!
    侯耀文,1948年7月17日,生於北京,是中國著名的相聲演員、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父親是侯寶林,代表作有《戲曲漫談》、《口吐蓮花》等等,獲得過美國華美藝術頒發的「國際藝術成就證書」,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在2007年的時候,因心臟病病逝,享年59歲。
  • 霸佔弟弟遺產,收性感女徒弟,代言假貨,73歲侯耀華又出么蛾子
    現在的時代發展太快了,只要稍微不學習,就不自覺被時代淘汰了。尤其是對於老藝術家們來說,這個時代對他們是不太友好的,層出不窮的黑科技,不斷湧現的新技術,無不在無聲向他們宣告他們的時代已經落幕了。很多網友看到這段視頻後,都表示侯耀華是不是又沒錢了,想要以這樣的方式「圈錢」呢?侯耀華的舉動之所以讓網友往這方面想是有原因,侯耀華老先生之前就有過「前科」。在大概十年前的時候,正值侯耀華人氣的巔峰時期,再加上那時候侯耀華的名聲還沒有那麼差,所以有很多廣告商找到侯耀華,想請他代言產品。而侯耀華為了代言費,不管什麼產品都一律接待了自己的囊中,毫不考慮觀眾的購買體驗。
  • 德雲社曬出開箱大合照,郭德綱與徒弟站位有講究,親疏一目了然
    近日,德雲社終於迎來了2020年的大開箱演出,郭德綱和于謙帶著一眾「九」字科的徒弟們,為觀眾上演了一場精彩的表演。而在演出結束後,全體演員也拍了一張大合照。不過合照的站位可不是隨便站的,而是充滿了學問。
  • 甩郭德綱,拋棄4歲郭麒麟遠走高飛的胡中惠,現狀如何?
    胡中惠甩郭德綱,拋棄4歲郭麒麟哪怕生下兒子後,郭德綱還是要一心往北京發展,但當時他的表演方式依舊沒有大受歡迎,更不要說養家餬口,自己整日還食不果腹,一次,兩次,長期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拜師侯耀文這時的郭德綱幾乎算窮途末路,他沒有退路,只能贏,而眼看是一位可塑之才,在于謙的牽線搭橋下,他成功拜相聲大師侯耀文為師。
  • 你們知道馮鞏和郭德綱在相聲界誰的輩分高嗎?
    馮鞏是馬季的徒弟,郭德綱是侯耀文的徒弟,馬季是侯寶林的徒弟,侯耀文是侯寶林的兒子,所以馬季和侯耀文平輩,馮鞏和郭德綱也平輩。不過在歲數上馮鞏1957年生人,今年61歲。郭德綱1973年生人,今年45歲。兩人相差16歲,在普通人看年齡上差一輩。此外,馮鞏1986年登上春晚以《虎年說虎》一舉成名,之後成了春晚的吉祥物,「我想死你們了!」讓馮鞏家喻戶曉。
  • 師勝傑去世,郭德綱罕見發文悼念「叔千古」,網友:關係不一般
    非主流相聲大師郭德綱更是發文:平生壯志三更夢,萬裡西風一雁哀。叔千古!德雲社一眾徒弟也是相繼表示自己對師勝傑的追憶之情。要知道,郭德綱是很少發文悼念誰的,9月份去世了幾位大師,也沒見他發文悼念的。網友猜測他倆的關係不一般。
  • 看看郭德綱怎麼對待徒弟,再看看馮鞏怎麼對待徒弟,難怪成大師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師傅都是德藝雙馨,用心對待徒弟。那麼作為相聲界的大師,郭德綱是如何對待徒弟的呢?現在正紅的嶽雲鵬,早年剛到德雲社的時候,卻經歷了千辛萬苦。那時候德雲社的徒弟中,曹雲金,何雲偉等人非常優秀,是徒弟中的佼佼者。但嶽雲鵬基礎很差,由於普通話水平不好,進步非常緩慢。到了年終評定成績時,一些當家人便建議嶽雲鵬離開德雲社。
  • 郭德綱收新徒再惹恩怨 一次得罪侯耀華馮鞏倆大佬
    郭德綱與徒弟曹雲金的罵戰才剛剛落幕,沒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這次捅了個更大的簍子,直接驚動了半個相聲圈,而掀起風波的還是因為一個徒弟。據卓偉曝料,郭德綱在春節前的生日宴上收了個新徒弟,讓人震驚的是,這名新弟子竟然是馮鞏的徒弟和侯耀華的義子,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郭德綱與侯耀華的矛盾,這之中會發生什麼故事不用想都能知道了。
  • 郭德綱說自己跟隨學過藝的老師有幾十位,看來楊志剛就是個分母
    不可否認的是,郭德綱以自身的相聲藝術造詣,贏得了太多人的欣賞,如果郭德綱沒有今天的成就,只怕也就不會有如此多的風波,比如說楊志剛與郭德綱的師徒紛爭。大家都知道,郭德綱的確是從天津走出來的,也確實與楊志剛先生學過本事,這一點就連郭德綱自己都不會否認。
  • 郭德綱為馮鞏新片打call,他對馮鞏的稱呼挺講究
    因為嶽雲鵬是郭德綱的弟子,而馮鞏之前一直被網上傳聞與郭德綱不和。事實上,馮鞏與郭德綱並沒有任何不和,所謂的「不和」也都是個別網友和媒體的斷章取義,以訛傳訛。因為馮鞏與郭德綱從來沒有合影,也從來沒有同臺過。再加上馮鞏是主流的代表,而郭德綱在一些主流相聲名家中是「三俗」的代表,所以,有些人就想當然的認為馮鞏與郭德綱有不和。
  • 哥哥》,金星怒罵沒規矩,郭德綱為何送他上節目
    眾所周知德雲社的規矩有多嚴,郭德綱教出來的徒弟怎麼可能沒規矩呢?並且燒餅可是從小就跟著郭德綱,雖然燒餅長相不是太好,用郭德綱的話來說,狗見了燒餅都會嚇一跳,長相的確不沾光的燒餅卻進入了相聲這行。起初郭德綱似乎不願意收燒餅這個徒弟,主要是燒餅太調皮了,可在燒餅父母的再三拜託下,郭德綱終於收燒餅為徒兒。
  • 推薦5本仙俠甜寵文:仙尊您的貓又爬牆了!「小短腿不想要了?」
    男子便是馨毒門家族最疼愛的長孫辛翰之,也是眾望所歸的未來少主。點擊卡片,免費閱讀《爆笑修仙,萌狐不準逃》文案:某個美好的夜晚,洛安安童鞋被一個西瓜砸到了修仙界,成為九尾狐幼崽一枚。好吧,從此順應天意成為白富美迎娶高富帥走上狐生巔峰。怎麼可能!「你確定你真的是狐狸嗎,你的智商讓我很懷疑!」又或者「你是得罪了天道嗎,不然怎麼生的這麼醜!」
  • 郭德綱曹雲金師徒互撕:揭開三段相聲界的黑歷史
    ,而這份合同包括「違約要賠償100萬、5年不得從事與相聲相關的工作」等條款(郭德綱曾否認有以上霸王條款)。縱觀相聲發展歷史百年,徒弟打師傅的,師徒寫大字報互相揭發的,地域門派鬥爭不休不止的,大有人在。▍二、徐德亮:因50塊錢與郭德綱撕破臉退社2008年,德雲社元老徐德亮在自己的博客上宣布,「為了自己的生活,也為了王文林老先生多掙些錢,二人將退出德雲社。」
  • 郭德綱:心有桃源,一任風吹雨打,且話桑麻!
    郭德綱,毛頭小夥時從被打壓被誤解的意難平,到如今的雲淡風輕,一代宗師終成長。侯耀文說過:「郭德綱一路走來。歷經坎坷,勢必要嫉惡如仇。」一路風霜一路歌,不低頭,踏實做藝,才藝雙全,木秀於林,受過欺負受過打壓,受不明真相的口誅筆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