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孔雀不用到動物園 石獅一市民家裡就有養

2020-12-03 閩南網

  孔雀是一種很珍貴的動物,一般只能在動物園或孔雀園裡才能看到。不過,在咱厝一市民家裡,就可以看到孔雀。近日,記者在靈秀鎮彭田村老蔡家裡,見到他養的孔雀。

  記者了解到,去年6月份,一次偶然的機會,老蔡在福州的朋友家裡見到孔雀,「第一在朋友家看到孔雀時就有養孔雀的念頭」。於是,老蔡花重金向朋友買下4隻家養孔雀,帶回石獅。

  老蔡說,剛買回孔雀那會,他還不懂得怎麼養孔雀,是自己上網查看餵養方法和了解孔雀的吃食,慢慢的才懂得怎麼去餵養孔雀。老蔡的鄰居們看到老蔡養起孔雀,十分好奇,紛紛跑到老蔡家裡觀看,特別是開屏後的孔雀,更是美豔無比。而老蔡是一位對待他人友善、熱情的人,對於鄰居們的到來從來不會「拒之門外」,他說,「我很樂意把這種快樂帶給別人。」採訪中,記者看到老蔡親自餵養孔雀,對於孔雀的吃食分量,他也是一手抓,可以看出他在餵養孔雀時非常用心。

  (記者劉巧麗郭雅霞文/圖)

相關焦點

  • 蘇州一市民家裡養了對孔雀 籠門沒關出逃
    原標題:小區住戶養了對孔雀 熱議:這對寶貝業主私人能養麼?   成先生說,昨天他晨跑時發現這對孔雀時,雌孔雀正停在對面居民樓一戶人家的陽臺邊緣處,幾聲鳴叫後,又見一隻雄孔雀飛了過來,和它落在一起。「聽鄰居說,後來有自稱是孔雀主人的業主來把它們帶回了家。」成先生提出質疑,孔雀是國家保護動物,不是只有動物園才能飼養嗎?怎麼能養在小區呢?!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該小區,不少居民說見過這對孔雀,但對在小區內飼養孔雀,大家意見不一。
  • 石獅一市民門口擺捕鼠夾 沒想捕到一隻黃鼠狼
    石獅一市民門口擺捕鼠夾,沒想捕到一隻黃鼠狼誤入捕鼠夾的黃鼠狼N本報記者 華健 文/圖本報訊 「店外放置鼠夾抓老鼠,沒想老鼠沒見著,卻逮住了一隻黃鼠狼。」昨日上午9時,在石獅市區佳豪城市花田園二期旁開店的陳先生,像往常一樣開店,聽到旁邊「吱」一聲響,他禁不住看了一下前晚放置的老鼠夾。 「當時我看了一下,確實給嚇到了,老鼠夾上面夾著一隻黃鼠狼,左前腳已被夾傷。」店主陳先生對記者說。說著,陳先生就拿出裝在籠子裡的黃鼠狼,只見它長約40釐米,全身黃色,嘴烏黑,左前腿被鼠夾夾傷,已不能動彈,時不時還放出燻人臭味。
  • 孔雀不是想養就能養
    孔雀不是想養就能養 日前,鐵嶺發布報導 銀州區鐵西金鼎盛世城小區 飛來一隻孔雀 居民們認為這是件寓意吉祥的事兒
  • 鄭州市民街頭拍到藍孔雀 自掛店鋪門頭(圖)
    可昨日,鄭州一位市民在上班的路上,看到街邊一店鋪門頭上「掛」著一隻孔雀。  報料  店門頭上有隻孔雀  昨日早上7時許,網友@Fly6252013發了一張微博圖片。圖片中,一公司門頭上,停了一隻大鳥,垂下長長的尾巴。
  • 貴州:孔雀飛進居民家 「蹭吃蹭喝」想安家
    近日,貴州遵義的冷女士家裡,不知打哪兒飛來了一隻孔雀,不僅不怕人還「賴」上了冷女士,打算在她家「安家落戶」。5月3號上午,去天台晾衣服的冷女士,剛走上天台就發現了一隻孔雀,而且與她的驚訝相比,孔雀倒顯得十分鎮靜。
  • 一隻孔雀從寶山逛到嘉定,後來被救到了一個很神奇的地方|申晨間
    記者了解到,最近幾年,經常有孔雀在嘉定出沒。大約三四年前,也是在這個時節,一隻孔雀還曾闖進嘉定安亭蘇先生家的院子,跟他家的雞一起爭食玉米。兩年前,家住嘉定外岡鎮的沈女士在寶錢公路滬宜公路路口,一次發現了兩隻孔雀。最終,這些流浪的孔雀都無一例外地住進了瀏島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過起了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
  • 杭州一隻藍孔雀被捕捉後送到動物園並囑咐園方這是家養的孔雀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有研究表明野生動物是攜帶新冠病毒的源頭。浙江杭州江幹區有城管執法人員周三(19日)巡查時,發現有藍孔雀飛入一屋苑內。該孔雀是某住戶所飼養,原想等疫情過後送到動物園,未料它逃出屋外。藍孔雀事後已送到動物園,將幫助它儘快適應野外放養的生存環境。
  • 探訪嘉定瀏島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流浪」的孔雀們被救助到這裡
    陳碩說,這隻孔雀不懼怕陌生人,大家圍著它看,它不飛也不跑,照樣氣定神閒地一路閒逛。因為它是靠著路的一側行走的,這可能是它沒有被過往車輛傷害的原因。嘉定區野保站工作人員陸萬鵬告訴記者,藍孔雀生活在熱帶雨林裡,相比其它鳥類,它飛不高,主要棲息在山裡高大的喬木上。遇到危險時,會張開雙翼,向山下滑翔飛去。
  • 市民在家養黃金蟒 不堪重負將其捐予動物園
    家住重慶市九龍坡的趙先生養了一條黃金蟒當寵物。3年後,當初比筷子長不了多少的黃金蟒長到了四五米,趙先生心裡有點發怵,不想養了,可這黃金蟒究竟該如何處理呢?24日,趙先生將自己親手養大的黃金蟒送到了重慶市動物園。
  • 家裡掛孔雀畫好嗎 家裡掛孔雀的風水寓意解析
    時至今日,國畫藝術不再只是掛在博物館或畫廊供人欣賞,更多人將其融入我們的生活中,作為裝飾畫掛在家裡,修身養   原標題:家裡掛孔雀畫好嗎 家裡掛孔雀的風水寓意解析     中國繪畫藝術在歷史的長河裡得以發展和壯大,經過數千年的豐富、革新和發展,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
  • 另類寵物受市場追捧 林業部門:不建議個人養
    除了養孔雀,還有人養這些松鼠市民羅先生3個月前購買了一隻手掌大小的松鼠。羅先生說,因為家裡6歲的女兒喜歡,所以花450多元買來的,買回家後餵松子麵包等食物,用一個大紙盒下面鋪好木屑做成小屋子就可以養了。每隔一兩天羅先生就給松鼠洗個澡,家裡小孩跟松鼠玩的時候他就囑咐孩子洗手。
  • 保定動物園管理處:市民不想養鱷龜 最好是燉了它
    最近,河北保定市民隗(音偉)先生竟然在市區清水河裡抓到了一隻5斤多重的大鱷龜,幾天的興奮勁兒過去後,並不想飼養這隻大龜的隗先生犯了難,怎樣處理掉這隻大鱷龜呢?保定市動物管理處最終給他指了一條明路:如果不想養鱷龜,那也千萬別放生,因為它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系統,最好的辦法就一個——燉了它。
  • 孔雀飛進昆明一小區 賴在屋頂兩天不下樓(圖)
    張女士也趕過去湊熱鬧,只見在3樓一戶人家的防盜籠頂上竟然站著只孔雀。  這是只孔雀通體灰褐色,尾巴不算長。「孔雀不怎麼會到居民小區裡來?」圍觀的人群既好奇又興奮,不斷猜測這隻孔雀的來歷。有人認為是家養的,也有人認為是偷偷從動物園裡溜出來的。」放心吧,孔雀是會飛,等它休息夠了難說就飛回去了。」最後,有人提議,大家都不要打擾它,估計過不了多久它就會飛走。
  • 朝陽群眾家裡飛來一隻大鳥 仔細一看竟是孔雀
    中國常州網訊 「家裡飛來一隻大鳥,看著像孔雀。」4月17日上午,朝陽派出所接到了王先生的報警電話,稱家裡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據報警人王先生介紹,當天他正好到弟弟家吃飯,準備上樓時,發現不遠處的圍牆上蹲著一隻鳥,「起初以為是只野雞,藏在樹陰底下。」王先生抓了好久,最終把這隻「鳥」給抓住了,細細一看,竟然是只孔雀。「我心想孔雀是保護動物吧,就把它帶回弟弟家,緊接著就報警了。」王先生還說,「周圍鄰居說昨天就看見這隻孔雀了。我看這隻孔雀沒人料理,挺可憐的,希望公安機關幫助保護好它。」
  • 蚌埠一市民把大鱷龜送到張公山動物園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蚌埠日報全媒體微信消息,8月2日,家住勝利西路的王先生向蚌埠日報求助,他們家中養了一隻很大的鱷龜,如今要搬家,住樓上養起來不方便,外來物種不能放生,思來想去希望送到動物園,這樣以後還能去看看。
  • 家裡養棵它,一年開花300天,見過的人都誇太漂亮,像孔雀開屏
    但是它株型奇特,花色絢麗多彩,在南方一年開花300天,而且花量很大,密密麻麻見花不見葉,好似孔雀開屏,家裡養一棵,見過的人都誇:太漂亮了!漳紅纓的美麗不似牡丹那麼張揚和華貴,但五彩繽紛、豔而不俗,加之枝藤特殊可隨心意造型,故而在不同的養花人手中能呈現出不同的美態,可以說千變萬化,讓人更能體驗出養花的樂趣。
  • 永松路美食城院子裡「藏」著一個小動物園 有猴子孔雀好玩也危險
    過年期間一家人和和美美出去吃火鍋,沒想到卻突發意外,媽媽竟被火鍋店旁邊養的猴子抓傷了手,急忙趕去醫院打疫苗,受驚之外還花了2000元。  吃火鍋突發意外 女士被猴子抓傷右手  2月19日下午,西安市民印先生反映說,中午陪著媽媽到永松路風味美食城裡的薛壩子重慶老味火鍋吃飯,50多歲的媽媽去設在門外的洗手間時,看見洗手間外有大籠子,裡面養著猴子和孔雀等動物
  • 西安市民養的娃娃魚長到1米多 家裡的水池無它容身之地
    西安市民養的娃娃魚長到1米多 家裡的水池無它容身之地時間:2019-04-29 14:34   來源:北青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西安市民養的娃娃魚長到1米多 家裡的水池無它容身之地 這條娃娃魚10年前買回來時40釐米長,現在都長到1米多了,家裡的水池都不夠它伸展。
  • 市民在小區養藍孔雀 稱非保護動物可當寵物養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劉君鵬)最近,有住在西安北郊陽光大道留園小區的業主給我們反映,原來小區內綠地裡陸續建起了房屋出售,甚至還有業主在小區裡養起了孔雀。實際情況真是這樣嗎,來看記者的調查。
  • 雲南野生動物園收容巨型孔雀鱉
    孔雀鱉有個豬鼻子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說到甲魚,大家都不感到陌生,甚至有人還吃過:不就8公分左右、1斤多,長著像烏龜一樣的殼嗎?日前,雲南野生動物園收容一隻長相奇特、極具觀賞性的巨型甲魚——孔雀鱉。目前,雲南野生動物園正為這隻孔雀鱉建造新家,爭取早日同遊客見面。據了解,5月6日,王先生和蔣先生在西雙版納州打洛口岸購買了兩隻大甲魚。由於他倆是佛教教徒,買了這兩隻甲魚後打算把它們放生,他們聯繫到雲南野生動物園,希望野生動物園能夠收容這兩隻甲魚。昨日,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從打洛接回兩隻甲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