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新能源門」免費關注 每天多了解一些行業知識
眾所周知,太陽能電池板上的灰塵顆粒的沉積嚴重製約著光伏發電的效率。此前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創新的解決方案,例如使用無人機技術來清潔太陽能板。但究竟這些汙染物對太陽能電池板的發電效率影響有多大?這個一直以來困擾著我們的問題,現在有了答案,來自杜克大學的工程師與印度理工學院甘地分校的科學家合作為我們解開了謎題。
杜克大學公民與環境工程教授兼主要研究者表示,其研究團隊發現,每隔幾周擦拭太陽能電池板後,其發電效率就會提高50%。仔細檢查這些塵垢後,發現其中有92%為灰塵,其餘為來自人類活動的碳和離子汙染物。雖然這些顆粒佔整個粉塵覆蓋率的一小部分,但它們對太陽能電池板的發電效率影響更大。
研究表明,人造顆粒因為很小及非常粘稠,使得它們更難清洗。你可能會認為通過頻繁地清潔太陽能電池板可以提升發電效率,但是清潔越多,損壞它們的風險就越高。
研究人員隨後利用了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ISS)的全球氣候模型數據來研究這些汙染物。該工具包括有關太陽光線被空氣中的顆粒阻擋的信息等。研究團隊發現,在阿拉伯半島,印度北部和東部等世界更乾旱的地區,沉積的塵埃使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效率降低17%-25%。這些數字是基於每個月清潔一次太陽能電池板的假設。如果每兩個月清理一次,發電效率將可能降低25%-35%。
研究人員還做出了預估,就印度的空氣微粒物質可能導致的發電量減少高達780MW。由此不難想像,在我國因為空氣微粒物質導致的發電量減少亦不會太低。
來源:cnBeta.COM
編輯:新能源門—東哥
往期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