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光環境也可以發電 有機太陽能轉換效率高達25%

2020-12-04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弱光環境也可以發電 有機太陽能轉換效率高達25%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如果把市面上常見的晶體矽太陽能挪到室內或是弱光環境,人們會發現其發電量大打折扣,不過對於有機太陽能來說,室內或許才是它的主戰場,最近日本與法國團隊攜手研發出新型有機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在暗房中更高達25%,顯示其在室內的發電潛力。

有機太陽能製造材料多樣、製程也以低成本低能耗的塗布或印刷為主,依據不同製程也可以做成可撓或透明模塊,未來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對此法國原子能暨替代性能源局科技研究部旗下的能源技術與納米材料創新實驗室(CEA-Liten)與日本東洋紡織Toyobo攜手合作,想要研發出適用於室內的太陽能,開闢太陽能板的新版圖。

而最近研究有所突破,新型有機太陽能在亮度將近暗房的220 lux照明下,轉換效率高達25%,相較之下普通的非晶體矽太陽能轉換效率只有16%,新型有機太陽能的效率比非晶體矽太陽能高出60%。

其中Toyobo研發出一種特殊的太陽能材料,它可以溶在無滷溶劑中,因此科學家便能均勻地將材料塗在基板上,Toyobo和CEA-Liten也進一步優化溶劑和塗覆技術,除了成功以玻璃基板製造出小型電池,還利用常見塑膠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當作基板,製作出18平方釐米的有機太陽能。

根據新聞稿,該模塊在220 lux的照度下能夠產生130毫瓦(W)電力。Toyobo表示,未來會把材料提供給太陽能電池商,希望能在3年內商業化,有機會用在測量溫度、溼度,或是運動傳感器等方面。

原標題:弱光環境也可以發電,有機太陽能轉換效率高達25%

郵箱:chenchen#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有機太陽能在弱光環境也可以發電 轉換效率高達25%
    【來源:快科技】據外媒報導,最近法國原子能暨替代性能源署科技研究部旗下的能源技術與納米材料創新實驗室(CEA-Liten)與日本東洋紡織(Toyobo)合作研發出新型有機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在暗房中高達25%,在室內環境很有發電潛力。
  • 弱光環境也可以發電,有機太陽能轉換效率高達25%
    如果把市面上常見的矽晶太陽能挪到室內或是弱光環境,人們會發現其發電量大打折扣,不過對於有機太陽能來說,室內或許才是它的主戰場。最近日本與法國團隊攜手研發出新型有機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在暗房中更高達 25%,顯示其在室內的發電潛力。
  • 有機太陽能電池在弱光環境也可以發電 轉換效率高達25%
    ,轉換效率在暗房中高達25%,在室內環境很有發電潛力。 我們都知道,如果把市面上常見的矽晶太陽能挪到室內或是弱光環境
  • 弱光環境可發電有機太陽能研發成功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外媒報導稱,一種新型有機太陽能電池被成功研發,這種電池在暗房中的轉換效率高達25%,因此在室內環境很有發電潛力。據悉,Toyobo研發出了一種可以溶在無滷溶劑中特殊的太陽能材料,可以被均勻地塗在基板上,在此基礎上,CEA-Liten和Toyobo進一步最佳化了溶劑和塗覆技術,並最終使新型有機太陽能電池問世。據悉,CEA-Liten和Toyobo利用常見塑膠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當作基板,製作出了18平方公分的有機太陽能。
  • 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創新高,室內弱光環境下達25%
    若能將太陽能發電用在各種傳感器或是微小設備上,如為手機充電或是給智慧家電供電,也許我們就不用再擔心電池沒電,以及更換電池成本等問題。在研發室內太陽能之前,需要先考慮戶外與室內的環境、光譜等差異。據了解,室內可見光波長達到 380 nm~780 nm,如果把市面上常見的矽晶太陽能板移到室內或是弱光環境下,其轉換效率往往不佳,因此需要藉由分析材料的外部量子效率來尋找最適合的太陽能材料。
  • 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暴增32%(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這是一款半切單晶矽PERC產品,具有19.9%的效率和440W的功率輸出。公司透露,這款組件具有144個基於M6矽片的半電池,採用九主柵設計,正功率容差高達5%。傳統矽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的效率約為22%;而在2018年,OxfordPV研製出這款含有鈣鈦礦層的太陽能電池板,它的效率可以達到27.3%。(來源:微信公眾號「集邦新能源網」ID:EnergyTrend)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板...
  • 什麼讓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效率可能高達95% ?
    太陽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發電效率就好像是銀行的存款利息一樣,低得可以,目前世界上民用大多數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為10%至25%,效率稍微高一點的又貴得要死,導致了普及率一直不高。但是我們是唯利是圖-呸,我們是追求的人類,天與不取必受其咎,看著太陽那麼大的一張餅吃不到始終覺得有負蒼天,可惜了了。
  • 南開大學創下有機太陽能轉換效率17.3%的新紀錄
    矽晶太陽能為目前最常見的成本效益比最高的太陽光電技術,商業化轉換率達 15%~22%,更有 20~25 年的可用壽命,只是由於其轉換效率預期難以再突破,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其他更高效率、低成本與無毒太陽光電技術。
  • 新型弱光太陽能,為黑夜送上持久「光亮」
    近日,北京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郟東耀教授負責的團隊,發明了一套「新型弱光太陽能供電系統」。該系統引起了相關領域同行的廣泛關注。眾所周知,光是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並且我國幅員遼闊,有著十分豐富的太陽能資源。近些年,家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進入了尋常用戶家庭。
  • > 基於石墨烯的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達15.6%(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這是一款半切單晶矽PERC產品,具有19.9%的效率和440W的功率輸出。公司透露,這款組件具有144個基於M6矽片的半電池,採用九主柵設計,正功率容差高達5%。傳統矽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的效率約為22%;而在2018年,OxfordPV研製出這款含有鈣鈦礦層的太陽能電池板,它的效率可以達到27.3%。(來源:微信公眾號「集邦新能源網」ID:EnergyTrend)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板...
  • 日本如何獲得有機薄膜太陽能電池9.26%轉換效率?(上)
    圖2:吸收陽光生成激子(點擊放大)  有機薄膜太陽能電池經過以下步驟進行發電  有機半導體與Si半導體的最大不同點在於激子的庫侖力非常大。有機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庫侖力為數百meV,而Si僅為15meV。因此,Si即使在室內的熱能環境下,只要照射光,電子與空穴也容易分離。而有機半導體不同,由於電子與空穴間的庫侖力非常強,因此生成的激子不移動到施主與受主的界面的話,就無法分離。
  • 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有望從21.7%提高至25%
    最近幾年,德國的太陽能行業開始新一輪洗牌,晶矽太陽能企業如博世和西門子停止了太陽能業務,然而高科技設備製造商德國Manz集團另闢蹊徑,在薄膜太陽能領域取得突破。該集團此前宣布,已將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實驗轉換率由此前的20.8%提高至21.7%,超過多晶矽實驗轉換率1.3個百分點。
  • 提升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的新方法
    大多數太陽能電池都是由矽等無機材料製成的,有機材料太陽能電池具有輕巧、靈活、製造成本低的特點,甚至可以採用印刷製造的方式,因此無機材料太陽能電池受到了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儘管目前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要真正完全替代矽太陽能電池,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首先就是提高電能轉換效率,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是選擇正確的材料組合
  • 汙染導致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效率降低25%
    點擊「新能源門」免費關注 每天多了解一些行業知識眾所周知,太陽能電池板上的灰塵顆粒的沉積嚴重製約著光伏發電的效率
  • 半透明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未來窗戶就可以發電
    目前常見的晶體矽太陽能板顏色為湛藍色,對於重視建築美學或是住家外觀的人來說,可能對在屋頂上放置太陽能板頗有意見,而新一代的透明太陽能板或許能解決這些問題,可以當座建築物的窗戶或是天窗,發電同時還能保有光線與視野,這種發明或許是個改變建築業、發電與城市面貌的改革者。
  • 單晶PERC電池轉換效率突破24%!隆基再創世界紀錄
    研究人員表示,該模塊實現了16.6%的轉換效率,即使在經過2000小時的照射後,仍能保持約86%的初始性能。與目前主流的矽基太陽能電池相比,由於其轉換效率高、製造成本低,因此超氧化物太陽能電池有望成為下一代太陽能電...
  • 世界第一塊大面積碲化鎘薄膜弱光發電玻璃成功下線
    近日,凱盛集團旗下的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生產出的世界第一塊大面積碲化鎘薄膜弱光發電玻璃在四川成都成功下線,標誌著中國首條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年產80兆瓦碲化鎘薄膜弱光發電玻璃工業4.0示範生產線正式投產。
  • 汙染可能導致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效率降低25%
    眾所周知太陽能電池板上的灰塵顆粒的沉積嚴重製約著光伏發電效率,此前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創新的解決方案,例如使用無人機技術來清潔太陽能板。不過這些汙染物對太陽能電池板的發電效率影響到底有多大呢?杜克大學的工程師與印度理工學院甘地分校的科學家合作試圖尋找出答案。
  • 印度研發紙質基板有機太陽能模塊,兼具成本與環境優勢
    太陽能板的發電原理為將日照輻射轉換成電力,那麼也可以用室內燈光來發電嗎最近印度科學家就透過研發出紙質基板的有機太陽能模塊,兼具成本與環境優勢,1000 LUX 下功率密度達每平方公分 12µW(微瓦特),未來有望為小型電子設備供電。
  • 印度研發紙質基板有機太陽能模塊 兼具成本與環境優勢
    太陽能板的發電原理為將日照輻射轉換成電力,那麼也可以用室內燈光來發電嗎?最近印度科學家就透過研發出紙質基板的有機太陽能模塊,兼具成本與環境優勢,1000 LUX 下功率密度達每平方公分 12μW(微瓦特),未來有望為小型電子設備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