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研發紙質基板有機太陽能模塊 兼具成本與環境優勢

2020-10-12 索比光伏網

太陽能板的發電原理為將日照輻射轉換成電力,那麼也可以用室內燈光來發電嗎?最近印度科學家就透過研發出紙質基板的有機太陽能模塊,兼具成本與環境優勢,1000 LUX 下功率密度達每平方公分 12μW(微瓦特),未來有望為小型電子設備供電。

目前常見的矽晶太陽能板無法吸收室內光,矽晶太陽能的可吸收光譜有限,畢竟矽的能隙是 1.1 電子伏特,僅能吸收約 1,000 納米以下的近紅外光、可見光及紫外光,而室內可見光波長因不同燈光,約 380 到 780 納米,因此矽晶太陽能電池移到室內後通常轉換效率不佳,只有 10% 左右。

因此若想要開發室內可用的太陽能板,大多都另闢道路,不再使用矽晶圓,像是印度理工大學坎普爾分校(IIT Kanpur)就利用「紙」製造可以彎曲、垃圾量又少的可撓式太陽能基板,同時團隊還研發出特殊的阻擋層,因此才可以在上方建構 12×12 平方公分的有機太陽能子模塊(sub-modules),其有效面積為 108 平方公分,在 1,000lux 的冷光 LED 燈光下,性能可與矽晶太陽能相當。

團隊主要測試 PTB7:PCBM 與 P3HT:PCBM 兩種有機太陽能組合,在標準照明、以 AM1.5G 光譜的總照度 963.75W/m2 量測,兩種混合物有機太陽能光敏層的轉換效率達 4.23% 與 2.38%,團隊指出,這是紙質基材有機太陽能效率最高的紀錄。

IIT Kanpur 電機工程教授 S. Sundar Kumar Iyer 表示,1,000 LUX 冷光 LED 燈光下,功率密度達每平方公分 12μW(太陽能計算器使用需約 5μW),表現與轉換效率達 15% 的矽晶太陽能相似,在相同環境表現下,矽晶太陽能的功率密度為每平方公分 13μW,團隊則認為這證明有機太陽能在室內的可行性。

若是改用面積更小的紙質太陽能基材, PTB7:PCBM 與 P3HT:PCBM 的效率分別為 6.44% 與 3.37%,表現也是有紀錄以來最高,團隊指出,若採用效率更高的光敏層,有機太陽能的效率應更上一層樓,室內和室外應用都是理想的選擇。

科技新報

相關焦點

  • 印度研發紙質基板有機太陽能模塊,兼具成本與環境優勢
    最近印度科學家就透過研發出紙質基板的有機太陽能模塊,兼具成本與環境優勢,1000 LUX 下功率密度達每平方公分 12µW(微瓦特),未來有望為小型電子設備供電。因此若想要開發室內可用的太陽能板,大多都另闢道路,不再使用矽晶圓,像是印度理工大學坎普爾分校(IIT Kanpur)就利用「紙」製造可以彎曲、垃圾量又少的可撓式太陽能基板,同時團隊還研發出特殊的阻擋層,因此才可以在上方建構 12×12 平方公分的有機太陽能子模塊
  • 用紙做的有機太陽能基材,印度研發室內即可發電的可撓式模塊
    最近印度科學家就透過研發出紙質基版的有機太陽能模塊,兼具成本與環境優勢,1000 LUX 下功率密度達每平方公分 12µW(微瓦特),未來有望為小型電子設備供電。因此若想要開發室內可用的太陽能板,大多都另闢道路,不再使用矽晶圓,像是印度理工大學坎普爾分校(IIT Kanpur)就利用「紙」製造可以彎曲、垃圾量又少的可撓式太陽能基板,同時團隊還研發出特殊的阻擋層,因此才可以在上方建構 12×12 平方公分的有機太陽能子模塊(sub-modules),其有效面積為 108 平方公分,在 1,000lux 的冷光
  • 用紙做的有機太陽能基材,印度研發出室內即可發電的可撓式模塊
    最近印度科學家就通過研發出紙質基版的有機太陽能模塊,兼具成本與環境優勢,1000 LUX下功率密度達每平方釐米12µW(微瓦特),未來有望為小型電子設備供電。因此想要開發室內可用的太陽能板,大多都另闢道路,不再使用矽晶圓,像是印度理工大學坎普爾分校(IIT Kanpur)就利用「紙」製造可以彎曲、垃圾量又少的可撓式太陽能基板,同時團隊還研發出特殊的阻擋層,因此才可以在上方建構12×12平方釐米的有機太陽能子模塊(sub-modules),其有效面積為108平方釐米,在1,000lux的冷光
  • 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創新高,室內弱光環境下達25%
    若能將太陽能發電用在各種傳感器或是微小設備上,如為手機充電或是給智慧家電供電,也許我們就不用再擔心電池沒電,以及更換電池成本等問題。在研發室內太陽能之前,需要先考慮戶外與室內的環境、光譜等差異。據了解,室內可見光波長達到 380 nm~780 nm,如果把市面上常見的矽晶太陽能板移到室內或是弱光環境下,其轉換效率往往不佳,因此需要藉由分析材料的外部量子效率來尋找最適合的太陽能材料。
  • 弱光環境可發電有機太陽能研發成功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外媒報導稱,一種新型有機太陽能電池被成功研發,這種電池在暗房中的轉換效率高達25%,因此在室內環境很有發電潛力。這種電池是由法國原子能暨替代性能源署科技研究部旗下的能源技術與納米材料創新實驗室(CEA-Liten)與日本東洋紡織(Toyobo)合作研發。
  • 有機太陽能在弱光環境也可以發電 轉換效率高達25%
    【來源:快科技】據外媒報導,最近法國原子能暨替代性能源署科技研究部旗下的能源技術與納米材料創新實驗室(CEA-Liten)與日本東洋紡織(Toyobo)合作研發出新型有機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在暗房中高達25%,在室內環境很有發電潛力。
  • 弱光環境也可以發電 有機太陽能轉換效率高達25%
    弱光環境也可以發電 有機太陽能轉換效率高達25%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如果把市面上常見的晶體矽太陽能挪到室內或是弱光環境,人們會發現其發電量大打折扣,不過對於有機太陽能來說,室內或許才是它的主戰場,最近日本與法國團隊攜手研發出新型有機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在暗房中更高達
  • 弱光環境也可以發電,有機太陽能轉換效率高達25%
    如果把市面上常見的矽晶太陽能挪到室內或是弱光環境,人們會發現其發電量大打折扣,不過對於有機太陽能來說,室內或許才是它的主戰場。最近日本與法國團隊攜手研發出新型有機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在暗房中更高達 25%,顯示其在室內的發電潛力。
  • 有機太陽能電池在弱光環境也可以發電 轉換效率高達25%
    最近法國原子能暨替代性能源署科技研究部旗下的能源技術與納米材料創新實驗室(CEA-Liten)與日本東洋紡織(Toyobo)合作研發出新型有機太陽能電池
  • 沙特科學家研製出超薄無毒薄膜太陽能電池
    不過現在沙烏地阿拉伯科學家研發出不含銦的超薄太陽能,雖然效率比不上傳統矽晶太陽能,但是可以採用噴塗製程與可撓基板,不論靈活性還是可塑性,都略勝一籌。根據實驗,全新電池輕薄到能直接貼在肥皂泡泡上。在薄膜太陽能技術中,銅銦鎵硒型(CIGS)太陽能轉換效率最高,小面積電池效率已經達到20.3%,模塊的效率也已達14%。
  • 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工廠
    交谷太陽能浙江生產基地主要從事薄膜組件、單晶組件、多晶組件、雙玻組件、太陽能瓦,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獨立光伏發電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模塊結構薄膜太陽能模塊是由玻璃基板、金屬層、透明導電層、電器功能盒、膠合材料、半導體層..等所構成的。
  • 美國研發出有機太陽能玻璃電池,摩天大樓自發電將不再是夢
    最近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發出效率達 8% 的碳基有機太陽能板,讓摩天大樓自發電將不再是夢想。有機太陽能是用聚合物或有機生物來當作太陽能發電材料,具有輕薄、低成本、易回收、可撓等優勢,是一盞再生能源新星,未來有機會應用在電動車、飛機機翼、建築物、玻璃甚至是衣服上,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 沙特研製出超薄無毒薄膜太陽能電池
    不過現在沙烏地阿拉伯科學家研發出不含銦的超薄太陽能,雖然效率比不上傳統矽晶太陽能,但是可以採用噴塗製程與可撓基板,不論靈活性還是可塑性,都略勝一籌。根據實驗,全新電池輕薄到能直接貼在肥皂泡泡上。在薄膜太陽能技術中,銅銦鎵硒型(CIGS)太陽能轉換效率最高,小面積電池效率已經達到20.3%,模塊的效率也已達14%。
  • 可以貼在肥皂泡泡上,科學家研製超薄無毒薄膜太陽能
    ,雖然效率比不上傳統矽晶太陽能,但是可以採用噴塗製程與可撓基板,不論靈活性還是可塑性,都略勝一籌,根據實驗,全新電池輕薄到能直接貼在泡泡上。在薄膜太陽能技術中,銅銦鎵硒型(CIGS)太陽能轉換效率最高,小面積電池效率已經達到 20.3%,模塊的效率也已達 14%,只是共蒸鍍及真空濺鍍製程成本相當昂貴,目前科學家正努力研發出高轉換效率、製造成本又低的薄膜太陽能電池。
  • 美評估有機太陽能電池對環境的影響
    為更好地了解太陽能帶給能源和環境的利與弊,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學院研究小組的科學家日前表示,他們完成了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壽命周期等多項評估中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生產有機太陽能電池所需的總能源比生產普通無機太陽能電池的要少。 太陽能有望捧起石油能源產品的「接力棒」,承擔起為人類提供能量的重任。
  • III-V族太陽能電池技術-經濟性分析及降成本路線圖
    與晶體矽(c-Si)太陽能電池相比,III-V太陽能電池由於其優異的耐輻射性和在惡劣環境(包括極端溫度)下的良好性能而在空間應用中使用了數十年。III-V太陽能電池本身是薄膜形式的,通常只有幾微米厚,還可以從基板上移除,製成輕便的可彎曲的柔性太陽能電池,該特性在航空航天應用中極具價值,因為電池的重量直接關係總系統的重量也就是成本,而能將電池貼合到非平面上也是至關重要的。
  • 這片太陽能板是甜甜的馬卡龍色系,韓國研發 18% 環保型彩色電池
    韓國科學家研發出夢幻、帶點螢光色系的薄膜太陽能板,且它的優點不僅僅只有外表,科學家還採用對環境無害的材料製造,既具備可撓、易彎曲優勢,轉換效率也高達 18%。,雖然這幾年來因為裝置量逐年攀升與技術愈加成熟,其成本愈來愈低,就算不補助,太陽能競爭力已經能媲美傳統的燃煤發電,國際再生能源機構(IRENA)指出,預計 2021 年太陽能成本將會降到每度電 0.039 美元,跟 2019 年相比下降 42%。
  • 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暴增32%(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讓電池直接生長在矽襯底上是一項有前途的策略,能夠削減某些技術過高的生產成本。通過使用多孔矽,科學家能夠朝著以更低成本生產高性能III-V太陽能電池的目標邁進一大步。砷化鎵(GaAs)和其他III-V材料(按照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組命...
  • 研發出環保有機太陽能電池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研究團隊成功以環保方式,研製出一種高效有機太陽能電池,輸出效率創新紀錄。
  • 新興太陽能前進宇宙,鈣鈦礦與有機電池完成太空測試
    ,性能良好也比現有的太陽能電池更薄更輕,應用範圍相當廣泛,而現在它們的應用領域還擴至宇宙,科學家已經完成鈣鈦礦與有機太陽能的太空測試。過去幾十年來,矽晶太陽能一直都是太陽光電的龍頭技術,再生能源成本之所以能與傳統火力發電廠競爭,也是因為矽晶太陽能技術日益成熟、成本愈來愈低,但是科技日新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