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基材料公司董事長陳建志表示,偏光板佔營收比已低於9成,醫材、隱型眼鏡等其他產品營收佔比增加,盼成為一家多元產品的製造商。
針對智慧手機及手錶應用的摺疊偏光板預計7月開發完成,將具量產能力;他並透露,明基材偏光板「目前產能已滿到不能再滿,」,今年供應吃緊狀態將維持一整年。
陳建志指出,摺疊手機是面板產業熱門的話題,目前摺疊手機只能採用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明基材料也已開發供應OLED面板使用的偏光板,並與中國大陸生產OLED面板的廠商接觸,評估合作進軍摺疊手機市場的可能。
除三星率先推出摺疊手機,華為緊追其後,市場傳出多家手機品牌商也躍躍欲試,可望推出摺疊手機。
相較於傳統偏光板,陳建志表示,摺疊偏光板的製程不一,需要更薄形、且耐彎曲,原材料也不一樣,目前已和多家陸系面板大廠接洽中,同時也與手機大廠緊密聯繫,希望可能了解終端市場需求及應用,陳建志坦言,目前摺疊偏光板仍視客戶反應及接受度,摺疊用偏光板最快可能要2020年才會較為成熟。
由於中國大陸面板新增產能開出,去年以來,偏光板因供給有限,整體供需維持吃緊狀態,陳建志表示,偏光板價格已持平兩季,尤其過去超跌的大陸32吋偏光板已減產並漲價,反映合理價格,「未來明基材是否進一步調漲價格」,陳建志說,將視市場趨勢而定。
明基材近年積極調整產品結構,走向高值化發展,同時加快醫療、隱形眼鏡等新事業發展腳步,目前明基材偏光板共有三條生產線,陳建志說,將透過去瓶頸方式,今年希望產能年增約5%,以支應訂單需求。
他說,偏光板供需趨緊,但只有32吋面板用偏光板在近兩個月上漲,許多尺寸偏光板並未漲價。
明基材料統計,第1季合併營收新臺幣33億9181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5%,其中偏光板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近10%、醫材合併營收成長30%至40%。
明基材生產偏光板約6成多供應臺灣面板廠,主要為關係企業友達光電,也包括其他面板大廠,3成多供應中國大陸面板廠。
陳建志認為,5月美中貿易協商是否改變中國大陸對面板廠的補貼措施,將直接影響整體產業的競爭力與走向。由於目前偏光板出貨量跟不上中國大陸面板廠擴充產能速度,明基材料現有3條偏光板產線已採取去瓶頸措施,以提高產量,除一般電視、筆電、手機面板應用之外,也跨入車用顯示面板用偏光板市場。
隱形眼鏡方面,明基材料在臺灣市佔率約5%,並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新加坡市場去年上半年已交給當地最大隱形眼鏡業者行銷,去年下半年更進入香港市場,中國大陸市場今年第1季營收較去年同期倍增。
醫材方面,明基材料痘痘貼在東南亞、中國大陸已是第一品牌,最近即將推出針對傷口不易癒合的患者,推出居家使用的護理器材,這項產品已獲臺灣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可,可望在今年內上市。